
先聊一下【西遊記】中取經計畫的劇情設定問題:佛祖要推廣自己公司的核心產品(佛法),所以提前培養猴哥這麽一個問題制造者(不懂皈依),制造了市場需求(三界需要佛法來化解戾氣、規劃人心)並得到了利益相關的權威第三方(天界)的認同,然後找準目標市場(人間最強者李世民的大唐),在讓計畫負責人(觀音)做局讓李世民主動透過取經計畫的立項申請,再然後依次讓內定的計畫牽頭人唐僧、第一骨幹猴哥、第二骨幹黑羆精、第三骨幹依次入組歸隊。然後取經四人組在一切皆已安排好的內部通道「艱難」地成功取經,形成邏輯閉環。
但是這樣下來,劇情明顯就平淡了許多,比如要是真的猴哥、黑羆精、黃風怪這三桿火槍組團成功了,取經路上那麽幾十場災難就不好合理地安排出來了,有幾個妖怪能敵得過這三桿火槍聯手火力全開呢?所以作者又故意讓觀音利用職權之便篡改了兩個內定名額,分別是讓豬哥替代黑羆精、沙僧替代黃風怪。

所以,我們如果真正看懂了原著,對於每一個妖怪的出場順序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的。比如唐僧最初那兩個隨從必須在猴哥即將登場時死去;原來那批白馬必須在小白龍入組時報銷;被八戒搶了名額的黑羆精必須在八戒前一個身位登場。因此,黃風怪也必須在沙僧入組前擋在前面亮相。反著來是什麽樣的,順著來是什麽樣的,作者都給大家暗示得明明白白了。
在收服豬哥繼續向西之後,大家應該都知道接下來該輪到黃風怪登場了,只是黃風怪又將以怎樣一種方式登場來演繹它那種特殊而又尷尬的角色呢?

師徒三人一路上看似家長裏短地插科打諢,但實際上句句透露著職場的生態和講究。
三人見到一戶人家,便打算去投宿。豬哥立馬說正好自己肚子餓了,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猴哥立馬調戲他過於留戀口腹之欲,意思是工作覺悟不高。豬哥立即回答說自己不能跟猴哥比,猴哥可以不吃不喝,但自己這一路上已經忍饑挨餓很久了,暗示工作待遇不如意。唐僧便接過話說豬哥如果有怨言就不如早點回家,這是拿開除工作在敲打豬哥。
豬哥還是很會混職場的,立馬給唐僧跪下了,瞧瞧這尊重領導的勁。並把矛盾引向猴哥,說是猴哥故意汙蔑他,自己是個直腸子的癡漢子,餓了就直說,沒那麽多意思,但猴哥過度解讀,非說自己迷戀人間。然後又擡出觀音菩薩,暗指自己這份工作是觀音菩薩安排的,唐僧必須要給觀音面子。然後再次向唐僧表態,自己是恨苦修行,絕對無怨無悔。
唐僧顯然對豬哥的態度相當滿意,扶起了豬哥。豬哥起來後,嘴裏碎碎念,繼續挑著擔子,往前走。說明豬哥內心還是有情緒的。

到了投宿點,戶主是一位向佛的老者。按道理,既然是同道中人,老人應該高興地接待唐僧師徒才對,但是老人在得知唐僧師徒的來歷和目的之後,各種勸唐僧趕緊回家。這是在鋪墊後面的事情會比較困難。
唐僧同誌再次猶豫了,擱那靦腆了半天,半晌不答。
還得是猴哥,他直接懟了那老者,你不想借宿給我們就明說,但也不要這麽打擊我們取經積極性。

那老者註意到猴哥之後,表示很怕怕,這特麽跟混黑社會一樣的。
唐僧又向老者解釋了猴哥的來歷,猴哥也接過話茬介紹了自己降妖伏魔的本事,但那老者還是帶著家人進入了後院。這個時候,唐僧的嬌氣與埋怨又開始發作了,他以為老者一家是徹底躲避他們了,便怪猴哥和豬哥兩人長得太醜,把人嚇跑了。
豬哥對職場的理解比猴哥是要更加有經驗一些,趕緊表示自己歸隊以後已經特別加強自身形象建設了,比高老莊事情好多了。猴哥又繼續表示跟自己無關,要豬哥平時多收拾自己的醜。明明是自己挑起來的事,但唐僧卻表示相貌是天生的,猴子你不要這麽擠兌小豬豬。這其實在暗示唐僧在管理心理上已經慢慢偏向於八戒了。

誰知道老者是進去做接待準備去了,這時才帶著一個少年(服務員)把他們迎了進去。
喝茶聊天之際,唐僧又重新開機當初那個話題,問老者為什麽要勸退他們的取經計畫。
老者這才把八百裏黃風嶺(黃風怪)的事情丟擲來。
猴哥表示,原來就是這點事!妖精不可怕,那是自己業務範圍內的菜。
然後,豬哥又非常幽默地展示了自己的驚人飯量,一人把人家全家的飯吃光了,還說只吃了個半飽。暗示豬哥的養護成本其實很高,也暗示職場那些虛頭巴腦對領導投其所好的鉆營者對資源的掠奪和侵占欲望很強。
吃飽喝足休息好了之後,師徒三人再次上路,來到了黃風嶺。關於黃風嶺的環境和氣氛描寫就不介紹了,反正妖風陣陣,一看就是要出大Boss的地方。
然後,突然一陣狂風襲來。
唐僧又不出意外地膽顫心驚了。猴哥還是沒有通職場的人情世故,擱那說,刮大風不是正常的嗎?有什麽好怕的!你領導的面子往哪擱呢?你這不是明著打臉領導膽小嗎?你要覺得領導的害怕是有原因的嘛!
唐僧表示這狂風不簡單,猴哥還不懂味道,擡杠追問有什麽不同尋常之處?最後,還是豬哥會來事,趁唐僧滔滔不絕地解釋狂風的可怕之處時,主動給唐僧下台的機會了,說風太大,大家趕緊找地方躲躲。

猴哥為什麽後面會被唐僧和豬哥擠兌得要死呢?說實話,還是性格太硬了,且不太會給別人台階下。只見猴哥又把豬哥給懟上了,說豬哥不中用呀,風大就想躲,遇到妖怪怎麽辦?理是這麽個理!但豬哥是自己非躲不可嗎?人家是替唐僧提出要躲一躲的嘛!你這麽不識時務,不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當然,這只是說明猴哥性格不夠圓滑,不代表猴哥不可愛哈。
豬哥作為一個資深職場人,應對這種事情是信手拈來,便說「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總之,得讓唐僧體面地躲起來,多會來事的豬!
猴哥繼續針鋒相對,表示自己有抓風之術——跟聞香識女人是類似的意思,要對這大風進行專業鑒定。
最後,猴哥抓了一把風,聞了聞,表示這味道確實怪了點,應該是虎風。

然後都帶讓讀者喘口氣的,就躥出一只斑斕猛虎把我們唐師傅嚇得從馬上摔下來了。一看領導墜馬了,豬哥立馬扔了行李要誓死保護領導,持著釘耙就去打虎去了。
那猛虎立馬自己給自己剝皮(暗指露出本來面目),站到一邊叫停豬哥,說自己是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是在奉命巡山。網路熱門歌曲中「大王叫我來巡山」就是來源於此。
豬哥表示,管你是啥,只要嚇到了我家領導,就得讓你見識見識我厲害,自報身份之後,叫人家趕緊讓路,不然性命難保。
那妖精見豬哥在自己的地盤還這麽囂張,便不服就幹,跟豬哥打起來了。

但一見豬哥久戰不下而唐僧又擱那害怕得要死,猴哥決定出手了。
也正在這時,那老虎也敗了,猴哥便收住手讓豬哥往死裏打。但最後被那老虎精用「金蟬脫殼」之術給跑了,並順帶擄走了在路邊哆嗦念經的唐僧。
那妖怪跑回去之後,便跟黃風怪匯報了這些情況,表示來菜了,自己捉來了唐僧。

這個時候,咱們可得見見黃風怪得領導心術了,他表示自己聽說唐僧是奉旨意取經的神僧;他手下有一個徒弟,名喚孫行者,神通廣大,智力高強。問虎先鋒是怎麽捉到唐僧的?其實想從側面了解猴哥的戰鬥力。
但虎先鋒詳細介紹之後,黃風怪才發現猴哥根本沒出手。於是,黃風怪便表示,虎同學你冷靜點,咱還是先別吃唐僧了,他那個徒弟聽說很恐怖。
虎先鋒表示我們當妖怪的哪有見人不吃的道理呢?這不是壞了規矩嗎?
黃風怪繼續下套穩住虎先鋒,說吃了唐僧怕猴哥找麻煩時沒有退路,等猴哥走了之後再吃才穩妥。再說這不跟吃泥鰍黃鱔一樣嗎?先養他個三五天,吃起來更幹凈衛生、口感更好嗎?

就這樣,唐僧暫時被保住了,關押在了後洞!然後,唐僧直接在念叨,寶貝徒弟,你們快來救我呀,來晚了我可就小命難保呀!還一邊嗟嘆,一邊淚落如雨。哪像個出家聖僧、取經鬥士呢?
黃風怪為什麽要暫時保下唐僧呢?因為唐僧是他原本的富貴主人,雖然他名額也被占了,但是要是能幹掉猴哥或者八戒,他依然還是有機會的。我本來就是你的追求者、意向人,現在你的原配死了,跟我搭夥過日子不很好嗎?別人咱不了解,但按照唐僧的尿性,肯定會表示,我沒有什麽徒弟,以後你就是我徒弟了。

猴哥和豬哥那邊發現唐僧不見了,豬哥是直接給哭上了,也不是豬哥真正有多關心唐僧的死活,而是唐僧不見了,自己等了這麽多年的重新上岸機會泡湯了,所以便哭了。而鋼鐵硬漢猴哥則對豬哥說,哭什麽哭,哭不能解決問題,只會顯得自己沒出息,咱們還是先去周圍找人吧!
不久之後,猴哥也找到黃風洞跟前來了,然後是直接叫陣,武力威脅要人。
黃風怪接到訊息後,故作驚恐,表示不知道如何是好,並責怪虎先鋒不該惹禍上身。其實就是在逼虎先鋒當炮灰。
虎先鋒果然上當,表示自己願意出去捉猴,到時候人肉、猴肉一起吃。

黃風怪繼續下套,表示洞裏的兵馬任他挑選,只要虎先鋒能捉住那猴子,自己還跟他結拜為兄弟。但醜話說在前面,你要是挨揍受傷甚至丟了性命,也別怪我。朋友們,在職場之中,聽到老板跟你說這話時,記住要多上點心哈!黃風怪能不知道猴哥(猜測)和虎先鋒分別是啥戰鬥力嗎?就是讓虎先鋒先去試水的!
黃風怪為什麽要讓虎先鋒去送死呢?因為虎先鋒死了,他的行為空間就大了。抓唐僧的人不是他,而且他還保住了唐僧的性命,是跟猴哥死磕到底還是雙方談判,他都掌握了主動權。
啥也搞不清的虎先鋒出去之後連三五個回合都沒頂住,在被打跑了,還被猴哥死死地追擊,最後被原地看守行李的豬哥一釘耙打死了。

猴哥趕到後,跟豬哥說,師父已經找到了,要豬哥依然在這守行李,由自己去救師父。但特別有意思的是猴哥特意提出了,打死虎先鋒的功勞算豬哥。這就是職場之中的親兄弟明算賬呀!
豬哥表示只要能撈到功勞,誰願意打妖怪而不願意收行李呢?畢竟不是誰都像猴哥一樣是搏擊深度愛好者。便順著竿子往下爬,哥哥說得有道理,你放心去吧,行李交給我了。
猴哥再次來到了黃風洞,黃風怪這個重要角色終於要登場了!

最後,簡單說一說,作者為什麽要在黃風怪登場之前做這麽多的鋪墊?其實主要的目的有以下幾個:
第一個自然是烘托出黃風怪這只妖怪的非同凡響。無論是之前那老者的語言鋪墊和之後的虎先鋒兩次戰鬥鋪墊,都是在營造氣氛。
第二個則是用一些細節去揭露取經團各成員在思想、性格、能力上的各種不成熟,甚至就是缺點。比如唐僧的退卻恐懼之心,毫無擔當意識;比如豬哥的好吃懶惰、摸魚耍滑心態;比如猴哥的棱角鋒銳、不通圓滑。
第三個便是希望讀者要明白職場之中,文戲比武戲更有味道和營養,打打殺殺那幾下子永遠就是一個形式,不可能體現太多深刻內容的。
讀西遊、品人性,咱們隨著猴哥的成長之路,一直讀下去,會發現等到猴哥知道什麽時候該把什麽樣的妖怪往死裏打的時候,什麽時候遇到什麽妖怪要找什麽樣的神仙出面幫忙或調解的時候……也會真正感覺猴哥成熟、理性了,也會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懵懂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