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北上】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宣部文藝局、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廣播電視規劃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播電視局有關負責同誌出席會議。歡娛影視演員白鹿作為劇中「夏鳳華」飾演者受邀出席,分享角色塑造心得與收獲,她表示「能與這麽多優秀的、經驗豐富的前輩和老師們合作,學習到很多,飾演夏鳳華是一次從外形到心靈的雙重巨變,生活和時間的磨礪使她成長,自己很榮幸成為她」。同時,白鹿認為自己作為青年演員,要彰顯與踐行自己的使命和擔當,要給青年觀眾樹立好的榜樣,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紮根現實 運河兒女精神引共鳴
電視劇【北上】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運河沿岸一群少年從年幼時相知相伴,到長大後在各行各業中奮鬥、用實際行動回饋家鄉和社會的故事。作為一部聚焦時代變遷的現實主義作品,該劇透過鮮活的人物群像與細膩的生活圖景,勾勒出運河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
研討會上,白鹿以「夏鳳華」飾演者的視角,深情講述了角色與自身的聯結:「我從小在運河邊長大,在我眼中,大運河就像劇中所呈現的那般,是一個充滿市井生活氣息的地方,見證著無數人的命運起伏,承載著運河人的生活百態」。夏鳳華堅韌、自強,既有風風火火的沖勁,也有靜水深流的沈穩,這種精神不僅是運河兒女的縮影,更是當下青年奮鬥者的寫照。
為貼近角色,白鹿經歷了從外形到心靈的雙重蛻變:剪短發、戴牙套、塗黑皮膚,從細節還原人物特質;深入劇本理解角色成長軌跡,透過與角色的心靈互動展現新時代的時代精神:時刻保持拼搏進取,責任擔當的精神,持續在自己的領域中發光發熱,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透過與姚曉峰導演、趙冬苓老師、徐則臣老師等主創的探討,白鹿逐漸將「夏鳳華」的鮮活生命力註入熒屏。
以劇為媒 深耕創作傳遞正向價值
白鹿在【北上】研討會發言中還提及青年演員的使命和擔當,即透過角色給青年觀眾樹立好的榜樣,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她表示:「真正能讓我們青年演員行穩致遠的是紮實的演技,能被時代記住的是那些我們傾情演繹的經典角色。」白鹿真誠地講述了與戲骨前輩們的合作讓自己受益匪淺,前輩的敬業態度也激勵著她不斷精進演技。這種謙遜進取的態度,正是歡娛影視對青年演員培養理念的生動體現。
歡娛影視堅定以人為本的價值核心,堅守「以劇塑人,以人創劇」的培養理念,歡娛影視文學部、經紀部等多部門組成的劇本評估組會從題材、主題、價值觀、故事情節、人物成長等多維度對劇本及角色進行評估與推薦,為演員提供專業建議與更廣闊的演繹空間,鼓勵演員在多題材作品中提高專業素養。
除【北上】外,白鹿還參演過【警察榮譽】,聶遠、楊蓉參演過電視劇 【大河之水】【大山的女兒】,許凱、趙弈欽、羅澤楷等演員參演過電影【1921】【出發】等作品,以角色展現「時代楷模」形象,以影視劇作品為載體,堅守職責弘揚正氣。
歡娛影視始秉持「內容為王」的創作理念,聚焦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觀的融合,不斷拓寬創作題材範圍,接連推出【鬢邊不是海棠紅】【傳家】【正好遇見你】【五福臨門】等兼具文化底蘊與時代精神的作品,並鼓勵演員以優質角色傳遞社會正能量。未來,歡娛影視將繼續攜手青年演員,以匠心之作記錄時代脈搏,為觀眾呈現更多兼具口碑與影響力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