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今的亞太局勢而言,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特別是如今中美兩國關系極其微妙,各方在軍事上的一舉一動,都會引來外界的高度關註。

而隨著中國海軍「遼寧」、「山東」兩大航空母艦,已經完全形成戰鬥力,更加新銳的「福建」艦,也在穩步換裝新型艦載機,中國對周邊局勢的掌控力,開始呈現出了指數級的增長,使得海軍編隊的「出遠門」也已經變成常態。
01.解放軍雙航母戰鬥群抵近日本 ?
根據台灣島內媒體【中時電子報】在6月10日報道稱,按照日本統合幕僚監部,於9日所釋出的跡象圖顯示,中國海軍的「山東」號航母戰鬥群,已經於當天進入沖繩以東、硫磺島以西的水域;而「遼寧」號戰鬥群,則早在6月7日,就被發現位於日本最南端小島南鳥島的周邊,並面向硫磺島方向航行。

因此綜合資訊可以判斷, 解放軍雙航母戰鬥群已經在硫磺島周邊成功會師,突入了傳統狹義上的第二島鏈,直接逼近日本本土。
單純從實力的角度上來說,解放軍這次所派遣出的兩支編隊當中,除去2艘航母之外,囊括了3艘055型萬噸驅逐艦,3艘052D型飛彈驅逐艦,3艘054A型飛彈護衛艦,以及兩艘901型綜合補給艦,一艘903型快速補給艦。

光是計算軍艦上所搭載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駭人的672個 ,其中還有近一半是尺寸巨大的850mm級垂發,具有發射射程超2000公裏的「鷹擊」-21型海基反艦彈道飛彈的能力。
光是計算這一型飛彈的射程,就已經能夠覆蓋美國軍隊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基地關島。或許是這一訊息過於勁爆,在一經報道之時,就直接登上了台灣媒體的熱搜榜第一名。
02.為什麽台灣媒體如此的高度關註 ?
之所以台灣媒體對此如此關註,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解放軍在航母套用上的特殊需求。不同於美國海軍所奉行的「由海向陸」戰略,解放軍現階段的任務目標,依舊是圍繞著「區域拒止\反介入」作戰體系進行建設,並在大規模交戰背景下,實作「體系破擊」。

在這一想定的前提下,解放軍雙航母在亞太地區的運用場景,絕非是一些人所設想的「南海決戰」,而是在「台海有事」的前提下,組建由雙航母構成的水面「拒止」大隊,前出西太平洋, 與前來亞太地區「馳援」的美國航母編隊,進行和平時期的「軟對抗」。
必要時,也有可能會轉變為「硬對抗」, 並盡可能地拔除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基地,為我方的後續行動提前取得先機。因此, 解放軍雙航母編隊這一次前出日本周邊,在性質上與幾周之前的圍台演習高度相似,更像是一次對統一的「預演」。
恰逢在一周之前的香格裏拉峰會上,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還公然叫囂「武力保台」,如果解放軍不在這個時候,釋放出足夠大的決心,那麽台海地區局勢必然會出現進一步出的惡化趨勢。

盡管在近幾年,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也曾前出過像阿留申群島這樣的「美國門戶」,但性質上更像是一次例行的遠航訓練,而非實戰化的威懾。但近幾日的這一次「近逼」,則幾乎是將實戰意味極強的雙航母戰鬥群,直接「拍」在了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橋頭堡」。

好比是當著對手的面主動「拔劍」,讓對手看一看這「鋒芒」。因此,但凡台媒當中存在有識之士,都會明顯體會到,解放軍的這次行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是針對日本與美國,實際上就是在同時敲打島內的獨派勢力,與美軍內部的「鷹派人士」。
03.局勢未來會如何發展 ?
實際上,任何一個明眼人都知道,台灣海峽「小兩岸」的問題,之所以長期以來被視作是太平洋「大兩岸」的延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國立場飄忽不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政府內部已經出現了一個聲音,傾向於將自身對「戰略模糊」策略,轉變為更加激進的「戰略清晰」,也就是釋放明確的「保台」訊號。

在拜登時代,拜登本人就不止一次地刻意「口誤」,盡管後續白宮迅速「找補」,強調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不變」,但這種試探,最終還是演變為了更加清晰的美國官方戰略。
而較之於民主黨政府,本屆共和黨政府盡管擅長於在地緣問題上做「交易」,但很顯然,川普不願意背負任期內失去台島這一棋子的「大鍋」,同時由於其對手下班底「忠誠大於能力」的核心要求,導致美國政府在外交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失能」。以川普為首的美國領導層,不僅對於自身的軍事能力認知不足,對於美國在工業上的潛能也出現了誤判,進一步增大了中美雙方滑向戰爭的風險。
面對這些變化,中國所需要實施的策略其實非常明確,那就是「以戰止戰」。從過去的尋求對美平衡,開始轉向為對美實施戰略威懾,必須要讓對手明確收到一個訊號:若是膽敢介入中國周邊事務,那麽就必然要面臨戰略層面上的巨大損失。

平心而論,中國已經不止一次強調,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中國對於接替美國霸權也有任何興趣。但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霸權繁榮」之後,顯然是聽不進去這些「勸告」的,再加上如今美國領導層上的失能,未來的局勢只會是危上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