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國軍有5大主力,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這5個軍基本上全為美式裝備部隊,解放戰爭在各戰場都是主力。國軍5大主力特點各不相同。
第5軍最擅長進攻
第5軍是民國第一支現代化裝甲部隊,1937年由 裝甲兵團擴編,組建第一個機械化師第200師,1938年擴編成立第5軍。
1939年11月,杜聿明率領第5軍參加桂南會戰,擊斃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成功收復昆侖關。
第5軍裝備蘇制T-26坦克80余輛、德制「豪須」裝甲車100輛、美制福特卡車400多輛、摩托車40多輛。軍屬重炮團擁有150公釐榴彈炮24門,各師均配有大量的山炮、野炮。這樣的裝備,在國軍中雄踞第一,攻擊能力最強。
解放戰爭中,邱清泉率領第5軍在華東和中原地區作戰,歷次重要戰役中擔任救火隊長,大大小小無數戰鬥,轉移指揮部達300次以上。
1947年2月,第5軍與中原野戰軍作戰,5軍45師133團1營2連抵抗住3縱7旅圍困猛攻,造成我軍重大傷亡。此後民權戰役、豫皖蘇戰役讓中野傷亡巨大。
1947年8月,梁山阻擊戰,第5軍和整84師合擊華野宋時輪10縱,10縱重大傷亡受撤退,傷兵、後勤、醫療、物資全部丟棄。
1948年6月,豫東戰役最後階段,第5軍采用大迂回戰法,突破華野防線,我軍被迫撤退,幾千名傷員被俘虜。
1948年12月,淮海戰役中第5軍在陳官莊被包圍,困守40多天,1949年1月9日全軍覆沒。第5軍是最後被殲滅的國軍五大主力。
第十八軍擅長防守
第18軍是5大主力裏成立最早的軍,1928年組建了第11師,1930年組建第18軍。
作為陳誠的起家部隊,18軍骨幹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生,內部凝聚力很高,作戰時各部相互配合,非常頑強。
抗戰中,18軍參加了淞滬會戰、鄂西會戰、棗宜戰役、湘西會戰,1943年長江石牌要塞保衛戰最為出名。
解放戰爭中,胡璉率領18軍(整編11師)華東和中原地區作戰,胡璉外號「狐貍」,在軍事行動中狡詐精明,是我軍最為頑強的對手,數次逃脫我軍圍殲。
1946年9月,劉伯承元帥指揮下,中野阻擊第5軍,計劃主力圍殲整編11師。張鳳集大戰,中野3縱和7縱圍殲整11師11旅32團,激戰3天中野傷亡很大,敵人32團最終突圍成功。
1946年12月宿北戰役,粟裕大將圍殲整69師和整11師,胡璉迅速龜縮宿遷地區固守,我軍未能圍殲。
1947年臨朐南麻戰役,胡璉據守後修建大量子母堡,粟裕指揮華野第二、三、七、九縱隊未能攻克,只好撤圍。
1947年中野挺進大別山,整11師進行圍剿,數次造成中野重大傷亡。
1948年12月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被中野7個縱隊包圍,雙堆集戰鬥中18軍老虎團幾乎拼光,雙方傷亡慘重。最終,18軍全軍覆沒,胡璉乘坐裝甲車逃出包圍圈。
第74軍戰績最大
1937年8月,抗戰爆發後不久74軍成立,這支部隊參加淞滬會戰,蘭封會戰,上高戰役,雪峰山戰役,長沙會戰等大小戰役,打滿抗戰全場,每戰都是主力。
抗戰時期,74軍在王耀武軍長帶領下戰果輝煌,贏得「抗日鐵軍」、「虎賁師」稱號,榮獲國民黨最高獎勵「飛虎旗」。
1946 年,74軍整編為74師,換上全套美械裝備,全軍3萬余人,駐防南京成為禦林軍。蔣校長贊譽整編74師是國軍第一主力,10個74師就可以統一全國。
張靈甫出任整編74師師長,此人性格急躁、多疑、火爆。1936年,他懷疑妻子吳海蘭有外遇而將其槍殺,被關押入獄。不久抗戰爆發,張靈甫從監獄被釋放,在74軍擔任團長。抗戰中英勇無畏,被王耀武賞識提拔為軍長。
解放戰爭中,整編74師進攻蘇北解放區,連克淮安、淮陰,切斷了華中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聯系。二戰漣水,整編74師靠偷襲拿下漣水,接著攻占宿遷,迫使華野主力北撤山東。
國軍在華東地區作戰,每戰整編74師都沖在最前面,立功最大兵力損失也最大,開戰以來傷亡超過萬人。
1947年5月,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中,整編74師被包圍,華野1縱、4縱、6縱、8縱、9縱共5個主力縱隊15萬人連續3個晝夜攻擊,殲滅整編74師。
新1軍新6軍最驕橫
1942年10月,駐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成立新1軍,下轄新38師、新22師,鄭洞國擔任軍長。1944年,孫立人擔任新1軍軍長。1944年5月,新6軍在印度成立,廖耀湘任軍長。
這2個軍在緬甸作戰,取得輝煌戰績,是最早裝備美械的部隊。這2個軍裝備非常強,1個師的重武器數量就超過國內1個軍。
每個師下轄3個步兵團,2個炮兵營,工兵、輜重兵、通訊兵各1個營,另有衛生隊和1個特務連,配屬1個戰車營。每團3個步兵營,迫擊炮、平射炮各1個連,另有通訊連、全團約3000人。
每個軍裝備有22000支步槍、4000多支衝鋒槍、1400挺輕重機槍。每個軍擁有60門和81迫擊炮約600門、戰防炮100余門、火箭筒108具、75公釐山炮52門、105公釐榴彈炮12門。
在印度,新1軍新6軍補充吸收了一批文化水準較高的青年學生,兵力達到4萬人,官兵整體素質遠高於國內國軍。
解放戰爭,新1軍和新6軍在東北戰場作戰,是5大主力中最驕橫的部隊。有幾個原因:
1、最早裝備美式武器,裝備水平在13個美械軍裏最好,各方面都按照美軍標準打造。
2、孫立人、廖耀湘都有國外留學經歷,2個軍的兵員素質也超過其他3個軍。
3、在東北戰場接連取勝,東野初期時1個縱隊打不過國軍1個團。在華東、中原戰場上,國軍1個軍才敢單獨行動;在東北戰場,新1軍和新6軍的1個團就敢於單獨出戰。
後來,新1軍和新6軍在東北戰場上被整團整師殲滅,實力逐漸下降。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中,廖耀湘兵團打下彰武後猶豫不定,後來決定向營口撤退。攻克錦州後,東野主力對該兵團展開追擊,10多萬兵力全軍覆沒,新1軍和新6軍也被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