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俄羅斯空降部隊一直是世界級的王牌。在整個俄羅斯的作戰體系中,空降部隊更是一支披堅執銳的決定性力量。從蘇聯到今天的俄羅斯,其空降部隊一直擁有自20世紀30年代延續至今的輝煌歷史和卓越戰績。
特別是二戰後,蘇聯憑借成熟的空突技術和強大戰力,讓其空降兵在布拉格、努爾蘇丹等地屢建奇功,堪稱「不敗神話」。然而,在俄烏沖突中,承襲了前蘇聯光榮傳統的俄羅斯空降兵,卻在基輔戰場卻遭遇挫折,這不得不讓世界其他國家看到,空降部隊的作用已經跟以前不同。而對中國也有很大的啟示,那就是在未來收復台灣的時候,不能僅僅憑借空降兵就完成占領。

俄羅斯空降王牌折戟,「閃電戰」不復昔日輝煌
2022年2月25日晚9時許,一則震撼世界的訊息傳來: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空降兵主力已封鎖基輔西部。然而,這場被寄予厚望的「閃電戰」卻未能如願以償。

烏克蘭基輔市市長凱瑞琴科隨即表示,基輔已進入防禦戰階段。這場圍繞基輔的軍事行動,不僅是俄烏沖突初期的關鍵一役,也暴露了俄軍在戰術執行和戰場應對上的諸多問題。
俄軍的作戰計劃堪稱大膽且富有創新性。空降兵作為先鋒突擊力量,搭乘卡-52直升機,在缺乏充足空中和重型裝備掩護的情況下,僅用3小時便拿下了位於基輔北部的安東諾夫機場(霍斯托梅爾機場)。
按照俄軍戰前部署,占領機場後,後續部隊和補給將透過伊爾-76運輸機迅速抵達基輔最前線,形成對烏克蘭首都的快速合圍。這一戰術設計體現了俄軍經典的「中心開花斬首+分進合擊」戰法,旨在透過快速占領關鍵節點,癱瘓烏克蘭的指揮中樞,進而瓦解其抵抗意誌。

然而,烏克蘭軍隊對俄軍的戰術意圖有著清晰的認知,並迅速做出反應。烏軍國民衛隊快速反應旅在俄軍空降兵降落並占領機場後,立即對機場實施了反攻。烏軍不僅出動了地面部隊,還動用了BM-27「颶風」火箭炮和SU-24攻擊機對機場進行火力覆蓋。


烏軍的快速反擊使得俄軍未能有效控制機場,大型運輸機無法起降。已經起飛運載後繼機降部隊的俄軍伊爾-76運輸機隊不得不放棄機降計劃,中途改道白俄羅斯部署後續進攻。俄軍的斬首行動因此宣告破產。
此次行動中,俄軍第31獨立近衛空中突擊旅作戰失利,傷亡慘重。余部被迫轉移至頓巴斯前線,並被當作普通陸軍部隊使用。
要知道第31獨立近衛空中突擊旅是俄軍的「拳頭」部隊,該部隊參與過二戰,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此外,還曾被外派到南斯拉夫和哈薩克遂行維和任務,可謂戰功累累。
這一結果不僅令俄軍的作戰計劃受挫,也使得空降兵在基輔方向的作戰行動失去了原本的戰略意義。
在基輔方向的作戰受挫的同時,俄軍在其他方向的進攻也未能取得預期的突破。盡管在凱瑞米亞方向,俄軍初期進攻較為順利,但隨著烏軍的頑強抵抗,戰況逐漸變得焦灼。在其他方向,俄軍更是面臨越來越強的抵抗,難以實作快速推進和大縱深貫穿烏克蘭國境的戰役意圖。
可以說這一次俄羅斯的空降兵突襲行動的失利,讓很多人感慨。因為使用空降兵占領機場,占領首都進行斬首、扶持傀儡政權一整套操作,正是當年蘇聯的慣用手法。比如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就是這種機降中心開花斬首+地面分進合擊的標準戰法。
但是到了今天,這種方式卻在烏克蘭折戟,這不能不令人感嘆,昔日王牌力量竟然如此不堪,也有很多人開始回望當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蘇聯空降部隊的王牌之戰了。
前蘇聯空降兵的傳奇一幕,也締造了今天俄羅斯空降部隊的底氣
1968年1月,華約組織成員國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共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主導下推行了一場被稱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改革運動。
然而,蘇聯領導人對杜布切克等人要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不能容忍,將「布拉格之春」視為對蘇聯在華約領導地位的挑戰,因此決定,用武力扼殺「布拉格之春」。

1968年8月20日晚11時,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布拉格國際機場接到一架蘇聯民航飛機發來的訊號:「機械事故,要求迫降」。按照航空慣例,布拉格機場同意了這架蘇聯民航飛機的請求。在機場的引導下,飛機成功降落。
然而這架飛機根本不是什麽民航班機,而是由蘇聯空軍的安-12運輸機塗上民航塗裝偽裝的。這架飛機剛一降落,數十名蘇軍突擊隊員就沖出機艙,迅速占領了機場塔台,隨即占領整個機場,隨機運來的空勤管制小組接管了機場的航空控制權。
突擊部隊剛剛占領布拉格機場,從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的駐地機場起飛的蘇軍第103近衛空降師就乘座30架安-8、安-12型運輸機,在戰鬥機和轟炸機掩護下,以每分鐘1架的間隔降落在布拉格機場。1小時後,落地完畢的蘇軍第103近衛空降師從機場出發直撲布拉格市區。
空降兵奇襲布拉格機場同時,在蘇聯領導下的華約成員國全面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地面軍事行動也發動了。在時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蘇聯陸軍總司令的伊凡·格裏戈裏耶維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將指揮下進行,蘇、波、匈、保、民德五國組成的聯軍分路突擊,攻入捷克斯洛伐克。
在東德方向,來自蘇軍駐德部隊集群的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5個坦克師直搗布拉格。
由蘇軍駐德部隊集群第20近衛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及其指揮的5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坦克師、1個空降師、保加利亞人民軍一部負責切斷捷克斯洛伐克西部邊界線。
在捷克斯洛伐克東部,由蘇聯喀爾巴阡軍區第38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為基礎組織喀爾巴阡方面軍,包括8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坦克師和1個炮兵,從東向西進入斯洛伐克地區……
五路大軍從五個方向上對捷克斯洛伐克進行向心攻擊,再加上蘇軍還動用了一系列運輸航空兵和前線航空兵集團軍對捷克斯洛伐克進行全面空運空投,將空降兵輸送到捷克斯洛伐克全國各個節點,對捷軍進行繳械。
在進攻開始6小時後,蘇軍就完全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幾十萬捷軍還在被窩中就被全部繳械,北約軍隊更是沒有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
僅僅經過一個晚上,8月21日早晨蘇軍就全面占領布拉格,杜布切克和聯邦議會主席斯姆爾科夫斯基、總理切爾瓦克等五人被蘇軍逮捕並挾持到莫斯科。
在入侵捷克斯洛的行動中。蘇軍以空降兵為拳頭奇襲布拉格機場、並以機場為彈板快速控制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軍事行動,被作為當代閃擊戰以及空降兵使用的經典戰例被載入世界空降兵戰史。

俄羅斯空降兵帶來的啟示,收復台灣絕不能重蹈覆轍
今天的俄羅斯空降兵,已經無法再復制當年的輝煌。因此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俄羅斯空降部隊自突襲安東諾夫機場慘敗後就沒有任何空降作戰行動,而是轉而與陸軍協同作戰,陷入消耗戰。
俄烏沖突中俄軍空降部隊所遭遇的問題,也凸顯了現代戰爭中大規模空降作戰的局限性。隨著防空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戰場上的防空火力愈發強大,空降部隊面臨的威脅也日益增加。
比如以自行高炮為例,其不僅火力兇猛,射速高達數千發/分鐘,還配備了自動搜尋瞄準雷達,能夠對空降兵形成致命威脅。如果敵方在空降地點附近隱蔽部署了此類防空武器,空降部隊在降落過程中將遭受巨大損失。
因此我們可以從俄烏沖突中的空降作戰中,為未來收復台灣做一些參考。要知道與烏克蘭相比,台灣地區的防空火力也不能小覷。而且島內地形復雜,東部多為山區,適合空降作戰的區域十分有限。
整個台灣島僅有西海岸約1萬多平方公裏的狹小地域適合空降,而這些區域無疑是台灣當局防禦的重點。如果我軍實施大規模空降作戰,敵方必然會提前在周邊布置重兵,空降部隊很難形成優勢。
此外,現代防空武器的存在也使得空降作戰的風險大幅增加。如果敵方在空降區域隱蔽部署了自行高炮等防空武器,我軍空降兵在降落過程中將面臨巨大威脅。一分鐘數千發的射速,足以對空降部隊造成淪陷性打擊。
而且俄空降兵突襲安東諾夫機場失敗也很好地證明了,即使控制了機場,但是哪怕敵人機場周邊有一門火箭炮,後續部隊就無法順利空降,整個突襲行動只能失敗。而且台灣島內的面積實在太小,總共也才三萬多平方公裏,可以說對方可以在全島任意地點發生火箭炮或飛彈,就能摧毀我軍戰占領的機場跑道。
因此,現代戰爭中,空降作戰的實施必須更加謹慎,充分考慮防空火力、地形條件和敵軍防禦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那麽現代的空降作戰的方向在哪裏呢?俄羅斯在痛定思痛之後,正在重新考慮空突部隊的重要性,並著手重組和擴充。在俄軍戰鬥序列下的眾多部隊中,首先被選中的就是鏖戰在沖突前線的第31獨立近衛空中突擊旅。
該旅擁有成熟的空突作戰經驗,是值得信任的俄軍空突「鐵拳」。同時,該旅是原蘇聯近衛104空降師的唯一傳承,繼承了98年編改前近衛104空降師的大部人員裝備和完整歷史。據前空軍軍官,維拉迪摩·沙馬諾夫上校說,重組後的部隊將由包括傘兵團,炮兵團,防空飛彈團的三個團組成,在人員和裝備上較現在將有很大擴充。
而俄羅斯戰略和技術中心專家謝爾蓋·丹尼森采夫在分析中也認為:「雖然現在談論第104師的具體目標和目的還為時過早。但應該理解的是,我們已經不再會用經典的傘降方式遂行空突任務了。」
可以說單單靠空降兵完成戰鬥任務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透過俄烏沖突的前車之鑒,未來我們針對台灣的行動將采用更綜合更高效的方式,我們都可以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中華網軍事:俄軍「鐵拳」正「斷劍重鑄」

2.鳳凰網:俄空降兵突襲基輔機場:經典戰術背後的帝國往事
3.排頭檔案:堪稱軍事奇跡!復盤俄軍首日進攻,200空降兵激戰十幾小時立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