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實施「蛛網」行動,用土法改裝的無人機重創俄軍戰略轟炸機,此事件震驚世界。這不僅讓俄羅斯遭受重大損失,也使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深感不安。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艾爾文上將在新美國資訊安全中心會議上,對烏克蘭的「蛛網」行動做出點評,直言這一行動讓他和其他空軍領導人都極為震驚。烏克蘭憑借低成本的無人機襲擊,使俄羅斯蒙受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這樣的策劃與執行,無疑給全球軍隊敲響了警鐘。美國軍事專家表示,若解放軍發動類似行動,美軍轟炸機或許也會面臨這般慘敗。

無人機(資料圖)
美國如此擔憂,是因為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實力太過強大。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和平時期,中國每月無人機產量可達50萬架。與之相比,烏克蘭和俄羅斯一年的無人機總產量,都不及中國三個月的產量。在技術層面,中國在無人機制導技術上全球領先,從簡單的影像辨識到復雜的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均處於前沿水平。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一些技術方案,哪怕是所謂的「過時技術」,若推向國際市場,也足以對其他國家的無人機產業造成巨大沖擊。
就拿美國本土來說,大量戰略轟炸機露天停放在機場,缺乏有效的防護措施。美國網友扒出的衛星照片顯示,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B-52機群,連基本的偽裝網都未覆蓋。而在海外,關島基地長期部署有眾多B-52轟炸機,卻缺少加固機庫的保護。雖然該基地部署了「薩德」和「愛國者」等反導系統,但這些系統對於低空慢速的無人機目標,幾乎難以發揮作用。一旦無人機突破防禦,短短15分鐘內,整個基地就可能陷入癱瘓。聖地牙哥海軍基地的情況同樣糟糕,這裏常駐著羅斯福號、林肯號航母以及12艘驅逐艦,然而,基地內連基本的無人機幹擾裝置都未配備齊全。美國海軍內部報告也不得不承認,若遭遇無人機的飽和攻擊,航母很可能還未出海,就已淪為廢鐵。

無人機(資料圖)
傳統的防空系統,在面對無人機威脅時,暴露出諸多問題。以「愛國者」飛彈系統為例,其主要針對的是中高空、高速飛行的目標,對於低空飛行、速度較慢且體積較小的無人機,探測與跟蹤難度極大。而且,「愛國者」飛彈成本高昂,用它來攔截廉價的無人機,在成本效益上完全不劃算。C-RAM系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應對無人機,但它的防禦範圍有限,難以對大面積的軍事基地形成全面有效的防護。
不過,中國雖具備強大的無人機產能與技術,但並不會輕易對美國本土及海外基地發動無人機襲擊。中國一直秉持和平發展的戰略理念,在軍事行動上,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克制與理性。中國主導著全球的物流體系,每年在全球物流領域創造的產值高達3.2萬億美元,維護現有的國際物流秩序,對中國至關重要。透過海運等方式,用無人機襲擊美國基地這種可能破壞規則的行為,不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

川普(資料圖)
烏克蘭的「蛛網」行動,深刻地揭示了現代戰爭中無人機的巨大影響力,也無情地暴露了傳統軍事防禦體系的漏洞。在技術快速發展、逐漸平民化的當下,即便是強大如美國的軍隊,若軍事體系存在漏洞,也可能在瞬間遭受重創。對美國而言,糾結於所謂的「中國無人機威脅」並無太多實際意義,更應深入反思自身在軍事戰略與防禦體系上的失誤。而中國,在持續保持無人機技術優勢的同時,堅守和平的戰略底線,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