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靜
介紹帶兵體會、交流裝備操作、實施專長化任教、帶領士兵創新攻關……新的士兵制度貫徹執行以來,很多優秀軍士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在戰備訓練、教育管理等工作中發揮骨幹作用,成為聯系軍官和義務兵的「橋梁」和「紐帶」,成為基層全面建設的「酵母」和「種子」。
習主席對軍士隊伍高度重視,強調他們是「部隊中非常基礎的骨幹力量」,要求他們「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這些重要論述,精辟概括了軍士隊伍在部隊建設中的地位作用,不僅為他們履職盡責、建功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各級黨組織加強軍士人才隊伍培養提供了重要遵循。
軍隊的基礎在基層,基層的主體在士兵,士兵的中堅在軍士。軍士是我軍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人才群體,他們自身軍事素質過硬,多為訓練尖子、技術骨幹、操作能手,在部隊戰鬥力建設中發揮著「兵教頭」作用。在遼寧艦入列之初,有一支被譽為「航母龍骨」的軍士骨幹隊伍,分布在艦上各個專業崗位,幾乎每個人都獲得過軍級以上單位的表彰獎勵。作為中國第一代航母水兵,他們從零起步,透過不懈努力,在航母交接入列前半年就實作全員自主獨立操作裝備,提前3個多月實作全面接管所有裝備。
經過國防和軍隊改革,特別是隨著新的軍士培養使用政策的頒布實施,一些原來由軍官擔任的崗位改由軍士擔任,軍士參謀、軍士分隊長、軍士教員等一批「軍士+」人才競相湧現,軍士在生成、儲備和提高部隊戰鬥力中的地位作用愈發凸顯。把這支隊伍搞過硬,強軍興軍就有穩固的基石。各級黨組織必須按照【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的要求,依據【內務條令】對軍士職責的規定,下大力「建設對黨忠誠、專業精通、愛崗敬業、作風過硬的軍士隊伍」。
把軍士隊伍搞過硬,崗位歷練、專業訓練十分重要。前段時間,經媒體報道,火箭軍某旅高級軍士群體走進人們的視線。這些軍士平均服役時間21年,精操作、懂維護、善管理,先後培養幫帶上千名骨幹。該旅之所以能夠鍛造出一批又一批獨當一面、堪當大任的高級軍士,離不開重要崗位培養、戰鬥任務磨礪。從近年來幾場局部戰爭看,無論戰爭形態怎麽演變,班組行動、模組組合、小群作戰的作戰樣式都不會變,而且作戰行動越深入,這種鮮明特征越凸顯。誠如有人所言,機械化戰爭是「師長的戰爭」,資訊化戰爭是「營長的戰爭」,未來戰爭則是以軍士為主體的「班長的戰爭」。對各級黨組織來說,為打贏未來戰爭準備好軍士人才,必須按照政治上忠誠、軍事上過硬的目標,深化崗位練兵、強化實戰錘煉,建強「復合型」班長骨幹隊伍、鍛造「工匠型」高技能人才隊伍、打造「專家型」軍士參謀隊伍。
政策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域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培養好軍士人才,離不開良好的政策保障。我軍【軍士暫行條例】【軍士職業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法規制度的施行,為完善軍士隊伍的遴選補充、培養使用、教育管理、選拔晉升等提供了基本依據和制度支持,軍士人才隊伍培養的規劃藍圖正由頂層設計逐步向基層延伸落地。各級黨組織只有學好用好這些政策制度,區分不同崗位類別,提前規劃成長路線圖,使軍士職業發展路徑更加順暢,培養使用機制更加完備,才能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士人才,為戰鬥力建設增添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