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本期將繼續講述「飛虎隊」誕生的歷史……
宋子文與陳納德的有關援華空軍的方案終於有了實施的可能性,然而從蔣介石的備忘錄內容中,我們可以發現他所爭取的優先作戰機種並非陳納德所支持的戰鬥機,而是戰略轟炸機,因為這是當時國民政府唯一能夠將戰火帶往日本本土,以迅速終結這場戰爭的方法°。在那份備忘錄中,蔣介石明確指出當時中國有136座機場可供美國的戰略轟炸機使用,大多數的設施都十分良好,且因為處於內陸偏遠地區而不易為日軍占領,其中距離東京最近的機場只有650英裏。
很少人知道,中美兩國最早的計劃,是安排誌願隊成為一支裝備B-17轟炸機的戰略轟炸部隊,對日本本土發動奇襲
蔣介石相信借由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將會為日本民眾帶來強烈的反戰情緒,進而迫使東京方面停止其擴張行動,與中國政府達成有利於中國與歐美國家的停戰協定。這份備忘錄於1940年12月8日終於得到了美國總統的正面回應,在白宮一場午宴上,羅斯福在摩根索、宋子文以及宋子文夫人張樂怡面前講了這麽一句話:「如果中國能轟炸日本,那真是一件好事。」
羅斯福總統的表態讓宋子文振奮不已,將其視為中國在外交上的一大勝利,不過摩根素仍舊告誡宋子文,指出假若中國空軍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中國的軍民可能會遭受到侵略者強烈的報復,而宋子文則堅定的回答這位美國財政部長,表示無論中國人是否要轟炸日本,日軍都已經在屠殺中國人了,所以已經沒有影響。在確定了蔣介石與宋子文的立場後,摩根索也轉而采取了支持中國的態度,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可以把戰略轟炸機部署到加拿大,那麽透過夏威夷與菲律賓將飛機派駐中國的正當性當然也存在。在達成了共識後,宋子文隨即於12月9日寄送一份中國地圖給摩根索,上面清楚標明了中國軍隊控制下各飛行基地的所在位置,因此一場協助國民政府爭取轟炸機的戰鬥,就開始在美國政府各部門中上演了。
12月12日,蔣介石向羅斯福總統發了一份電報,內容是對羅斯福總統提供國民政府一億美元貸款的行動表達感激之意,但是又再度呼籲美國政府趕緊執行「特種航空部隊」的相關計劃,並二度表示這是阻止日軍向東南亞擴張的唯一方法。那麽,蔣介石與宋子文所希望爭取的是什麽樣的飛機呢?根據12月16日一份蔣介石傳給摩根索的電報指出,中國政府所需要的飛機為「飛行堡壘」(Flying Fortress)轟炸機,也就是由波音公司所生產之B-17轟炸機,當時這款轟炸機也才剛進入美國陸軍航空軍服役兩年多而已,是一款全新的飛機,所以蔣介石提出這樣的要求,著實鼓起了很大的勇氣來測試美國的誠意」。
羅斯福、赫爾、摩根索、史汀生與諾克斯等人於12月19日聚到了一起,研究由蔣介石所提供的中國軍事地圖後,確認了由湖南省的芷江空襲日本本土的計劃是完全可行的。摩根索於12月20日將這份計劃告訴了宋子文,他建議中國政府以月薪一千美金的代價聘請美國陸軍航空軍的B-17空勤人員到亞洲作戰,他們會先將B-17轟炸機駕駛到菲律賓,接著於當地接受中國空軍的聘用後,進人中國執行戰鬥任務,B-17的五名機組人員主要由美軍人員擔當,中國空軍只需要提供機槍手與無線電通訊人員即可。
可惜的是,當時在美國爭取B-17轟炸機的並不是只有中國而已,當時英國人也在積極爭取美國政府將這款新銳轟炸機出口到英國,其目的並不是要轟炸德國本土,而是要針對德國潛艇進行反潛任務。從1940年8月13日開始,德國海軍的潛水艇就已經開始對英國實施海上封鎖作戰,每年英國由美國進口的4300萬噸物資中,平均只有3600萬噸可以順利抵達英國本土,基於維系自己的生存考量,英國人自然而然是不會在爭取轟炸機的問題上松手的。面對倫敦與重慶兩個分別在歐洲與亞洲與法西斯作戰的友邦,美國政府決定於1940年12月23日的「四巨頭」會議中決定B-17轟炸機的去向,但是在此之前他們希望陳納德可以於21日以自己過去在中國的經驗,親自向摩根索報告中國戰場的情況,乃至於究竟什麽樣的飛機最適用於中國空軍。
1940年12月21日,陳納德在宋子文與毛邦初的陪同下前往摩根索的住處,他先讓陳納德介紹中國各軍用機場以及日本占領區內的情況後,開始向陳納德提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問陳納德,假若中國有計劃對日本實施戰略轟炸,那麽首要的裝備為何?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陳納德的答案是戰略轟炸機固然重要,但是戰鬥機也是必要的,不過宋子文立即打斷他的話,強調爭取轟炸機的必要性超過戰鬥機」。
B-17轟炸機因為也可充當巡邏機使用以對付德國潛艇的原因,而被馬歇爾調到英國去了。
在被問到何種轟炸機可用於執行轟炸任務時,陳納德除了B-17轟炸機外,還推薦了洛克希德公司所生產的「哈德遜」轟炸機,他指出這款飛機的作戰半徑雖然只涵蓋1000英裏,無法來回執行轟炸東京的任務,但依舊能夠對長崎、神戶與大阪等城市進行破壞。在回答摩根索關於這些轟炸機是否能夠在夜間執行轟炸任務的問題時,陳納德表示由於沒有戰鬥機具備如此長程的飛行能力,無法提供護航任務,所以建議所有的轟炸任務都要在夜間進行。
「哈德遜」轟炸機
為了爭取B-17來華作戰,陳納德也認為將這些轟炸機部署於不同的飛行基地,以躲避日軍追剿的建議是可行的。他指出在國民政府控制區與日軍占領區的邊境就有兩座機場可供B-17起降,其中一座還有1800碼的跑道,可讓多架B-17停放,另外還有四座基地可裝備「哈德遜」轟炸機。1940年12月22日,摩根索便帶著陳納德的建議,邀請海軍部長諾克斯與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一同到戰爭部長史汀生住處聚會,希望能為供應B-17轟炸機到中國的計劃進行「四巨頭」會議前的最後定案。
不過在聽完這些建議後,馬歇爾將軍首先質疑了中國人是否有指揮與操縱B-17的能力。另外他也表示英國人對B-17的需求非常急迫,他們就算不要戰鬥機,也不可能答應把轟炸機轉讓給中國。盡管有摩根索與赫爾兩人的強力支持,不過提供B-17轟炸機給中國的計劃最後還是在馬歇爾的反對下胎死腹中,所以到了12月23日的正式會議上,也只有戰鬥機的問題被提上了台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