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預警機橫空出世,平壤順安機場一架伊爾-76頂著巨型雷達罩亮相,西方衛星照片一出,整個東北亞懵了。
這雷達比中國空警-2000還大,直徑硬生生多兩米,北韓這窮得叮當響的國家,半導體連手機都造不下的地方,咋搓出個預警機?
15個月,從支撐架到成型,這速度不慢,可技術從哪兒來的?誰在背後撐腰?

土辦法還是大國撐腰?
這架預警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2023年秋,高麗航空一架伊爾-76突然從雷達上消失,半年後在順安機場西北角現身,背上多了個支撐架。
2025年3月雷達裝好了,直徑11公尺比空警-2000的9公尺還誇張,空警-2000雷達蓋住2、3號發動機間距,北韓這是直接橫跨2號到3號全寬,T/R模組多到能鋪滿一張桌球桌。

北韓有這技術嗎?半導體工業爛到連個像樣顯卡都造不出,T/R元件得靠堆民用級模組,硬生生用數量拼效能。
供電更是用的老掉牙的D-30KP-2發動機,功率撐死也就夠飛機的,咋餵飽這雷達怪獸的?散熱更別提,高空風冷都未必搞定。
偏偏這架預警機成型了,網友猜測是俄烏戰爭後,北韓拿炮彈換了A-100圖紙,硬抄了個加大版;而中國邊境黑市上,電子元件從來沒斷過貨,空警-500的三面陣設計,保不齊就被「借」了。
網友調侃:「北韓這是拿算盤攢了個5G基站,土是土,但管用!」從零到有,北韓硬是用笨辦法加外援,搞出了個技術怪胎。

飛得起來,能打幾拳?
光看外形,這預警機夠唬人的,11公尺雷達罩,三面陣設計,探測距離看起來比空警-2000的370公裏還遠點。
俄羅斯A-50U才300多公裏,活活被比下去,可這架預警機真能飛嗎?伊爾-76機齡40年,加個大雷達,重心偏了,氣動布局也得改,沒風洞測試能穩住?北韓連米格-29都修不利索,哪來的改裝本事?

預警機不是飛個雷達就完事,還得指揮空軍打仗,北韓現役主力是30架米格-29A和一堆米格-23MD,數據鏈還停在80年代,壓根跟不上現代節奏。
這雷達再厲害,沒高速數據鏈,連自家飛機都指揮不了,成不了「空中大腦」,供電散熱也懸,D-30KP-2發動機撐不住大功率,雷達一開,熱量堆滿,飛半小時會不會「燒機」?

網友吐槽:「這不就是個天上大喇叭,喊得響,打不動。」
2025年2月北韓跟俄羅斯談蘇-35采購,要是真買了,配上新數據鏈,這預警機就能串起空戰網。

400公裏視野,盯著南韓F-35和日本F-15都不虛。
技術糙歸糙,能飛起來就是威脅,北韓這是拿命拼了個半成品,但這半成品已經夠嚇人了。

戰略沖擊:東北亞的天空變了
這預警機一出,東北亞的天平晃了,南韓E-737以前獨霸半島,24小時盯著三八線北邊隨便看。
現在呢?北韓這11公尺大雷達一掃,首爾到釜山全在眼底,E-737的「上帝視角」被拉平了。

2025年3月5日南韓緊急加飛巡邏,生怕被反超。
日本也頭疼,黃海和日本海的動靜,北韓都能瞅一眼,F-15起飛都得掂量。

北韓潛射彈道飛彈剛試射成功,高超音速彈也在路上,這預警機要是串起來,等於多了個「發現即摧毀」的殺手鐧。
美軍F-35再貼著鴨綠江飛,保不齊就被鎖住,網友驚呼:「這哪是預警機,這是空中核按鈕啊!」平壤的算盤很清楚:核武器震懾夠了,預警機再補一刀,逼美日韓坐談判桌。

蘇-35要是落地,數據鏈一對接,俄羅斯的影子藏不住,到時候邊境黑市要是查實,中國也得背個「技術外溢」的鍋。
2025年這架預警機要真飛起來,首爾得改防空預案,日本得重新排海空棋局,連美國都得掂量駐韓部隊的日子。
北韓硬是從技術荒漠擠進玩家圈,這一步,夠狠夠野,東北亞的天,真的變了 。
文/編輯:小葳
資訊來源:
新浪網:觀察者網:衛星圖曝光!北韓首架預警機現身,雷達直徑遠超中國空警-2000!哪兒來的技術? 2025-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