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果敢同盟軍奪取臘戍?緬北迎來大變局?

2024-07-31軍事

自從果敢「四大家族」灰飛煙滅後,奪取了果敢老街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就逐漸淡出了中國網友的視線。

但是就在前幾天,根據當地媒體訊息,果敢同盟軍不聲不響整了個大活!居然把臘戍(Lashio,也被稱為臘戌)給攻占了!

臘戍是啥地方?緬北重鎮!北撣邦的首府!這也是幾十年來,緬北各路民地武第一次打下大城市!

同盟軍占據這裏,不亞於劉邦取得關中,諸葛亮獲取西川,對同盟軍的意義非常重大。

但是呢?很快,緬軍否認了這種說法,緬軍發言人佐敏吞表示,同盟軍攻占臘戍的訊息並不屬實。他說,叛亂分子已經滲透到臘戍市郊區的一些街道,緬軍「正在奮力清除他們」。

那麽,臘戍戰事到底是咋回事?又會帶來什麽影響呢?

臘戍,對中國人來說這個地方非常陌生,但是在緬北地區,卻是妥妥的知名大城市。

早在明初,朱元璋的養子沐英平定雲南以後,在西南部邊境設立了麓川宣慰司,下轄雲南瑞麗、隴川,緬甸臘戍、孟密等地,臘戍被納入中國版圖。

明末的時候,南明永歷朱由榔小朝廷抗清失敗,被迫退入緬甸,但最後卻被緬甸王莽白出賣,殺了南明逃難大臣300多人,並將永歷俘獲,交給了追過來的吳三桂,永歷隨後被吳三桂殺害。

【鹿鼎記】中韋小寶譏諷吳三桂弓弦絞殺朱由榔的情節,說的就是這段歷史。

朱由榔被殺後,他的隨從中有一個來自南京的武舉人楊高學幸免於難,逃到了中緬邊境「科幹」地區躲藏,並陸續招攬了一些南明遺臣,勢力不斷擴大,最終取當地的一些土著部落而代之,成為了當地部落首領。

到了楊高學孫子楊獻才這一輩,光復大明的夢想已經沒人提了,為了讓更多的內地、藏區馬幫商隊到當地經商,楊獻才將「科幹」改名「果敢」,以果敢部落的名義向清政府稱臣納貢,正式成為了當地土司。

當然,因為山高路遠,清政府並沒有對這裏進行實控,而是在臘戍附近的登尼設立了「木邦宣慰司」,命楊氏土司永遠鎮守果敢,讓果敢實質上進入了清朝版圖。

所以在那個時候,臘戍是屬於整個「大果敢」地區的。

後來英國占領緬甸,土司勢微,家族內鬥,緬英當局步步蠶食,而楊氏土司又不敢反抗,不得不把華人人口占到90%的臘戍,拱手讓給了緬英當局。

這樣一來,原本繼承了宣慰司法理土地的大果敢,變成了偏守一隅的小果敢。

抗戰中,臘戍為中國戰場起到了關鍵作用,臘戍是曼德勒--臘戍中央鐵路的終點,也是滇緬公路的起點,無數美援物資,就是在臘戍從火車上卸車,然後由南洋華僑機工團冒著日軍的轟炸運回中國的。

可以說,沒有臘戍這個後勤轉運站,就沒有正面戰場僵持階段。

抗戰勝利後,緬甸獨立,隨後緬甸政府采取金錢補償的方式,要求撣邦各土司(包括果敢)放棄世襲治權,實施地方自治,並由政府軍進駐,楊氏土司被迫答應。

從此,臘戍正式成為了緬甸政府的法定實控區。

在1971年,緬共人民軍彭家聲部曾經以中國知青為主力,發起滾弄戰役,意圖拿下滾弄和臘戍,在緬北打出一個華人控制的區域,但激戰40天,仍然戰敗了。

從此,臘戍成了所有果敢人的意難平。

後來緬共各軍區和緬甸軍政府和解後,彭家聲一直向緬甸政府索要果敢故土臘戍,但因為實力不濟,被緬甸軍政府拒絕。甚至後來的白所成,也曾經聲索過臘戍,只不過後來需要緬軍支持來對抗同盟軍,才放棄了聲索而已。

那麽,為啥果敢始終忘不了臘戍呢?

原因也很簡單,相比深山裏的果敢老街,臘戍可以說是緬北最富庶的大城市了。

臘戍為緬甸撣邦轄下的縣,其區域面積為12867平方公裏,下轄4鎮,分別是臘戍鎮、木邦鎮、孟崖鎮、當陽鎮,總人口61萬人(2014年數據,是整個果敢的3倍多),而且經過緬甸幾十年的摻沙子,華人(包括中國各少數民族)人口仍然占到了60%,以漢語為通用語言(但是在刻意的「去中國化」下,官方語言和公立機構的招牌都是緬文)。

這裏作為緬北重鎮,是緬甸曼德勒往木姐、中國的必經之地,貿易繁榮,而且周邊礦產豐富,附近的包德溫礦區為緬甸最大的鉛、銀、鋅產區,還有茶葉和紅玉等產出。

同時,這裏是撣邦教育資源集中所在地,有臘戍大學、臘戍電腦大學、臘戍科技大學等等,還有60多所華文學校,是緬北華人的文化中心,相比連個大專都沒有的果敢,這裏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了,對於長遠發展非常關鍵。

所以對於同盟軍來說,拿下這裏,就有了興業之基。

對於曾經丟了果敢的彭家來說,為啥緬甸政府軍敢動自己一特區(果敢),不敢動二特區(佤邦)呢?就是因為佤邦實力強大,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裏,人口80萬人以上。

地盤大、人口多,就可以多收稅,多征兵,緬甸政府軍就會投鼠忌器。

相反,果敢呢?總共才2700平方公裏土地,不到20萬人口,緬甸政府軍欺負起來自然就沒什麽心理負擔。

所以,就算同盟軍打下了老街,單憑小小的果敢縣,不足以自守,必須像佤邦那樣,抓住機會擴張地盤(就像佤邦滅坤沙那樣),打下一塊1萬平方公裏以上的土地,控制60萬以上的人口,才有底氣自保。

那麽富庶的臘戍,就是最好的目標,而且這裏還是「果敢故土」,同盟軍有足夠的「法理依據」,所以這次連「打擊電詐」的旗號也不打了。

更重要的是,這裏還是緬甸東北軍區所在地,該軍區範圍內有軍區司令部、果敢軍分區(現在已經沒了)、第99機動師,第7、10、12、16、17野戰旅等部隊,再加上各路民團和警察武裝,大概有1萬左右的兵力。

武器裝備方面,東北軍區擁有輪式突擊炮、裝甲車、火箭炮等裝備,有軍工廠,還有一個軍民兩用機場,去年果敢之戰時,轟炸果敢老街的戰鬥機,就是從這裏起飛的。

對同盟軍來說,拿下老街之後,這裏就是最大的威脅,畢竟這裏距離老街只有120公裏,如果緬軍把從北韓搞來的M-1991 240公釐多管火箭部署在滾弄一線的話,就可以直接炮擊果敢老街了。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臘戍拿不下來,老街就談不上安全。

現在敏昂萊大將被民盟折騰得沒功夫去管老街,但一旦緬甸內鬥結束,不論是民盟勝利還是軍政府勝利,以他們奉行的大緬族主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控制緬北,那麽臘戍就是最完美的前進基地。

所以,趁現在緬甸政府軍和PDF(緬甸軍政府扣押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高層翁山蘇姬後,民盟組織起來武裝鬥爭的部隊)打得不可開交,不如趁亂拿下臘戍,不僅排除老街的威脅,而且還能獲取緬北最多的華人人口,讓經濟實力和軍隊數量都獲得飛躍式發展。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雖然臘戍價值巨大,但臘戍同樣也比果敢老街難打多了(老街算是圍下來的,不是打下來的)。

臘戍防線分城區和外圍,外圍是老象山和AD橋,特別是老象山,是緬軍花了幾十年建設而成,坑道密集,易守難攻,裏面囤積了大量武器彈藥。城區內有12保(你可以理解為保甲制度的遺留),地形復雜,對於叢林遊擊戰出身的同盟軍來說,這種巷戰還真的是個巨大的考驗。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從7月3日同盟軍誓師開始打臘戍開始,只用了23天,就把臘戍拿下了!讓臘戍這個華人故土,時隔70多年,再次回到了華人手中。

之所以這麽快,有兩點原因。

第一是同盟軍的斬首戰術。

7月21日,同盟軍突襲了緬軍41團522營和717營組成的聯合戰術指揮部,打死了在這裏的東北軍區的總參謀長丹津溫上校,此時他是臘戍防線的總指揮。

為啥讓總參謀長當總指揮呢?因為司令梭丁少將在7月18日的時候剛剛因為作戰不力被敏昂萊撤掉,換成了原99師的師長索萊準將,索萊人生地不熟,只能讓丹津溫暫時頂上。

但萬萬沒想到,索萊準將剛剛上任3天,丹津溫就死了,自己趕鴨子上架成了總指揮,雖然索萊也算是個資深軍官,但短短幾天讓他熟悉整個防禦體系並有效指揮,還是有點難為他了。

然後在7月25日淩晨,同盟軍突襲了東北軍區司令部,並徹底占領,緬軍群龍無首,防禦體系基本崩潰,大批緬軍投降,只剩部份仍在抵抗。

第二是同盟軍出神入化的無人機戰術。

不得不說,彭家聲去世後,同盟軍已經被彭德仁改造得脫胎換骨,從一支遊擊隊,變成了一支正規武裝,而且擁有自己的技術兵器部隊----831無人機大隊。

這支無人機部隊雖然花錢多,但戰果同樣也最輝煌,1027行動中,開戰僅10天,就斬首了在猛古戰術指揮部指揮作戰的99機動師師長昂覺倫準將,在隨後的圍困老街戰鬥中,又拔除了老街外圍幾乎所有的緬軍據點,最終逼迫老街守軍「和平撤離」,在事後的表彰大會上,831大隊榮立特等功。

而在這次臘戍之戰中,831大隊同樣屢建奇功,拿植保無人機改裝的「轟炸機」能攜帶122公釐的炮彈,一枚炮彈下去,一個據點就完了。至於窗戶裏的火力點,則用自殺式無人機攜帶炸藥飛進去炸。說實話,這套打法,俄烏都防不住,更別說緬軍了。

再加上臘戍的緬軍有相當一部份本來就是在老街投降過的,士氣低落,再投降一次也沒什麽心理負擔,所以在軍區司令部被端了之後,就再也沒什麽能阻攔同盟軍進軍了。

從目前情況看,同盟軍並沒有完全控制臘戍全城,但緬軍的大勢已去,如果沒有強力增援的話,臘戍的遺失,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本來,緬軍想扭轉臘戍戰局,可以從曼德勒調兵。但如今曼德勒同樣面臨德昂軍和人民防衛軍的攻擊,實在是沒有力量大舉增援了,所以只是空降了一些特種部隊支援,但對整個戰局來說,杯水車薪。

看來看去,可能最後臘戍的緬軍,也要走「老街模式」了,以讓出城市為代價,換取有生力量的撤出,先保住曼德勒。

也許,這對於緬軍來說,算是最不壞的結果了。

#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