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克倫尼民族防衛軍(KNDF)向媒體證實稱,國管委一架失蹤的戰鬥機被發現在克耶邦(克倫尼邦)帕桑鎮附近墜毀,已發現飛機殘骸及兩名飛行員的遺體。
一位武器專家表示,墜毀的戰機是FTC-2000G戰鬥攻擊機。7月3日中午,在帕桑鎮附近的克馬漂村周邊發現了兩具遺體,推測為軍方戰機飛行員及墜毀戰機殘骸。
國管委軍方釋出的聲明稱,一架執行訓練任務的戰鬥機因機械故障或惡劣天氣,於7月1日晚在奈比多附近突然失聯。
此前,6月10日,軍方一架F-7型戰鬥機曾在實皆省勃萊鎮墜毀並起火燃燒。
緬甸國家政局變動後,軍方已有12架軍機損毀,包括Mi-35P、MI-17、Eurocopter 365、K8、F7及FTC-2000G等型號。此次墜毀的戰機是第13架失事軍機。
據悉,這款俗稱「Guizhou JL-9」的戰機兼具高級教練機和輕型攻擊機功能。BBC緬甸頻道曾報道,FTC-2000G戰機國際市場售價達850萬美元。
關於軍方墜毀戰機,BBC報道稱,克倫尼民族防衛軍(KNDF)副總司令馬維釋出資訊表示,克耶(克倫尼)地區的克倫尼武裝聯軍成功擊落了一架軍方戰機。
馬維副總司令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釋出了相關照片,並配文稱:「烤了一只鳥,一個營——這是克倫尼戰士的戰果。」
BBC的一位軍事新聞訊息人士表示,這架戰機是在克倫尼地區帕桑鎮附近的「大石村」被發現的,但無法確認是否由KNDF及其聯軍擊落。
此外,部份克倫尼地區的訊息稱,在戰機殘骸附近還發現了兩具遺體。
BBC仍在核實軍方失蹤的戰機與克倫尼武裝聯軍發現殘骸,聲稱擊落的戰機是否為同一架。與此同時,克倫尼武裝聯軍在7月初攻占了軍方駐紮在帕桑的卡拉雅134營,並繼續對卡拉雅-135營發動攻勢。在占領該營地後,軍方持續發動空襲,直至7月3日淩晨。
盡管克倫尼民族防衛軍(KNDF)釋出聲明稱,克倫尼武裝聯軍在克耶(克倫尼)地區成功擊落了一架軍方戰機。然而,由緬甸軍方「公民抗命運動」(CDM)官員組成的緬甸軍事與安全事務研究小組(MDSI)分析認為,該戰機被擊落的可能性較低。
MDSI成員、CDM高級軍士長瑙耀表示,軍方戰機從雷達上失聯的日期與武裝發現戰機的日期相隔超過一天,因此更可能是墜毀而非被擊落。
他解釋稱:「如果是在7月1日晚間被擊落,相關訊息不會拖延至今才曝光。」
據他透露,這架軍方戰機墜毀於帕桑鎮附近的大石村一帶,可能是為支援帕桑戰役而執行空中火力支援任務的戰機。
他還援引當地目擊者說法稱:「當時有兩架戰機飛來提供空中支援,其中一架被發現起火並失控盤旋。」
結合7月1日晚間多名居民目睹戰機起火的證詞,以及軍方事後才釋出戰機失聯通告的時間線,他推斷武裝是在軍方公布訊息後才尋獲了殘骸。
據悉,帕桑發現的戰機殘骸屬於軍方從國外采購的FTC-2000G型教練攻擊機,該機型需由兩名飛行員操作。
KNDF新聞發言人向媒體證實,在墜機現場發現了兩具遺體。
CDM軍士長瑙耀指出,這兩具遺體應為正副飛行員,並透露該機型通常由少校級和上尉級軍官駕駛,因此死者很可能是上述軍銜人員。
關於墜機原因,他分析稱:「可能FTC-2000G存在技術缺陷,發生了機械故障或惡劣天氣導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