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近日大肆抓捕國內非法移民,為此不僅派出軍隊鎮壓抗議,甚至準備「逮捕」加州州長。然而如此「強勢」的川普,卻不得不放低姿態尋求中國的幫助,其「窩裏橫」的特點暴露無遺。
據觀察者網6月10日的報道,中美代表團9日在英國倫敦舉行了經貿談判,美財長貝森特、貿易代表格里耳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全部與會,可見美方對此次會晤的高度重視。為什麽說此次中美經貿談判,是美國在向中國「尋求幫助」?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此次中美談判是在川普輸掉「關稅戰」的背景下舉行的;另一方面,據【紐約時報】9日的報道,由於中國的嚴格管控,美國的稀土庫存即將耗盡。

正是在這兩大背景下,中美代表齊聚倫敦,商談「經貿問題」,很顯然,川普政府除了向中國推銷美債之外,就是希望中國在稀土出口問題上「高擡貴手」,否則美國的戰爭機器就要「打滑」。根據美媒的報道,今年4月川普對華發動關稅戰之後,中國對7類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了出口管制,其中就包括釤,這是一種「特別不為人所熟知」的稀土金屬,但卻具有極高的軍事價值,「幾乎全部用於軍事用途」。
按照【紐約時報】分社社長基思·布拉德舍的說法,釤金素是制造飛彈、戰鬥機、智慧炸彈的關鍵,只有釤磁體能夠在足以融化鉛的高溫下「保持磁力不衰」,每架F-35戰機上大約需要約23公斤的釤磁鐵。而糟糕的是,這種稀有金屬只有中國才有出口,美國為了找到該金屬的替代品,已經花費了「十多年」時間,布拉德舍直言不諱地指出,稀土礦產是此次中美倫敦談判的「核心問題」。
很顯然,離開了中國稀土,美國的戰爭機器就要「打滑」,越是高精尖的武器裝備,就越受制於中國稀土,美國軍工巨頭洛馬集團就曾表示,稀土是「支持客戶任務的關鍵材料」,而有關稀土供應鏈的問題,「最好由美國政府來解決」,於是,川普團隊不得不求助於中國。那麽,中國是怎麽打贏稀土翻身仗的?要知道,當年咱們可是白菜價賤賣,不賣還不行,WTO判定中國「必須賣」,為何現在反過來能夠卡美帝的脖子?

其實主要也就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出口管制,另一方面是萃取技術。就出口管制來說,單純限制出口是無法在WTO過關的,而咱們一向強調「遵守世貿規則」,因此咱們主要透過提高資源稅和環保標準,來降低產量,提高價格;與此同時,整合各種亂七八糟的開采小作坊,打造稀土產業巨頭,從而對稀土的開采與出口進行有效的管理,最終實作了對稀土行業的全鏈條監管。
就萃取技術來說,徐光憲院士團隊的串級萃取理論,使得中國對單一高純度稀土的生產提到高全球9成以上,成本僅為歐美的1/4;與此同時,電驅開采技術使得稀土采收率提升至95%,浸取劑用量減少80%,氨氮排放量降低95%,解決了汙染難題。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使得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能夠工業化生產高純稀土金屬的國家,這意味著,就算美日能夠在別國買到稀土,最終也得拿到中國來提煉,否則買來也沒用。

因此,目前中國的稀土精煉產能占到了全球的92%,實作了從資源到加工的「雙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再牛掰也繞不開中國的稀土產業鏈,川普再窩裏橫,面對中國也只能「平等相待」,甚至還要放低身段「請求」幫助。那麽中國會放開軍用稀土產品的出口嗎?恐怕很難,【紐約時報】就指出,「美國官員的首要任務,就是讓中國恢復稀土出口,但外界預計,中方並不會完全取消出口限制」。
正所謂「寇可往,我亦可往」,想當年美西方對中國種種卡脖子,現在輪到中國來卡超級大國的脖子,當真是「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