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目前最清晰的沈飛六代機,久違的二元推力向量,形成優勢刻不容緩

2025-04-16軍事

目前試飛的當然是有人駕駛的型號,後期它必然還有對應的無人僚機,這樣可以形成有人和無人的空戰組合。推力向量的出現,說明我們有意在未來開發出具備自主空戰能力的無人僚機,搭載具有大離軸發射能力等的空對空飛彈,這樣在近距離格鬥方面,基本有穩穩的勝算。

出品:川陀智庫(第5546期 獨家先發)

可以認為,目前最清晰的沈飛六代機目視影像已經出現了,就是這張,為什麽說是最清晰的,因為之前我們看到的沈飛六代方案無法辨別機腹特征,一方面是因為低可視度塗裝的緣故,導致機腹細節無法呈現,另一方面是因為從地面往天上看,大部份情況下是背光,也導致機腹細節無法辨別。

圖片解讀:沈飛方案可以說兼顧了隱身和超機動性,尾部的二元推力向量特征顯著,鋸齒邊緣,後期如果衍生出無人僚機,那也是非常能打的角色

那麽,現在互聯網上流傳的這張圖,就已經清楚展示了進氣道的位置,還有尾部的一些特征。當然,和我們之前猜想的一樣,進氣道在兩側肋下,適合大迎角飛行,這是提高機動性的一個特征。因為在仰角較大的情況下,進氣效率它自己需要高一些,對進氣道的形狀是有要求的。沈飛方案畢竟是六代機,所以安裝推力向量其實也是一種必然。

圖片解讀:早期的影像雖然也能判斷基本的情況,但是機腹細節無法看清

這張圖也清楚呈現了二元推力向量尾噴的存在,這進一步說明機動性仍然擺在第一位。在突出隱身的時代,也如此兼顧機動性,這說明沈飛的六代方案有可能出現無人平台,我們已經為今後衍生出無人的,具備超機動性效能的僚機做了一些鋪墊。

圖片解讀:我們看了六代方案,再看殲20,顯然六代更加科幻,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突飛猛進的一個標誌

我們經常說六代機,到底什麽是六代標準,目前世界上比較統一的觀點是需要六代機其實是個體系,它並不是一種型號的戰機,而是一個體系,或者我們應該認為六代機是一個由多個平台構成的空戰體系,並不是特定某個型號的戰機,這是與之前四代、五代機不一樣的地方。那什麽是多個平台,就是在一種平台上衍生出有人和無人戰機,沈飛方案就具備這樣的能力。

圖片解讀:兩款隱身戰機同款的想象圖,一個突出遠端隱身對地打擊能力,一個突出空中優勢格鬥能力,定位是非常清晰的

目前試飛的當然是有人駕駛的型號,後期它必然還有對應的無人僚機,這樣可以形成有人和無人的空戰組合。推力向量的出現,說明我們有意在未來開發出具備自主空戰能力的無人僚機,搭載具有大離軸發射能力等的空對空飛彈,這樣在近距離格鬥方面,基本有穩穩的勝算。

我們結合當前的局勢,美軍日本自衛隊在我周邊大量部署F35隱身戰機,形勢上是比較嚴峻的。要對這些隱身平台形成代差優勢,我們就需要盡快列裝六代機,這個目標是刻不容緩的。形成壓倒性優勢,那也意味著能快速殲滅這些敵對勢力的空中力量。畢竟代差優勢都出現了,那也就不用比劃了。本文由 @川陀智庫 獨家先發,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