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指揮晉南戰役的李天佑突然病倒。 根據地建設正處於緊要關頭,李天佑因怕耽誤工作而不願接受治療。
上級領導得知此事後,要求他趕赴延安。 領導輪流為他做思想工作,李天佑才同意去西安治療。
他幾乎不知道這種治療實際上為他創造了一段婚姻。
無意識的善舉
1937年9月,李天佑接到通知,部隊決定在山西平行山口阻擊日軍。
聽取上級部署後,李天佑主攻,率686團連夜趕往平行山口。 戰鬥爆發後,他趁機搶占制高點,在整個戰役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0月,率部在廣陽伏擊日軍,一戰殲敵千余人。
憑借戰功,李天佑於1938年擔任第343旅副旅長、代旅長,率部轉戰呂梁山,建設抗日根據地。
接下來的兩個月裏,李天佑不僅要與日軍作戰,還要考慮根據地的建設。 他很少按時吃飯或睡覺。 結果,我得了胃病。
當時正值戰爭時期,有人能吃得好,能按時吃飯就更難得了。 我軍很多將領都有老胃病。
李天佑這次的病很嚴重,幾次都痛苦不堪,但建立基地卻刻不容緩。 完成工作後,李天佑還想好好養病。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上級領導的耳朵裏。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領導當即決定將他調回後方休養。 不過,如果直接調到西安,李天佑未必會同意。
因此,領導首先要求李天佑來延安,幾位上級輪流看望李天佑。 每一位來的領導都勸他先保重身體。 面對領導的勸說,李天佑無奈,只得同意去西安治療。
當晚,李天佑正在八路軍辦事處的房間裏研究檔。 門外來來往往的都是過夜的客人。 基地區所有房間都住滿了,唯有一對老夫婦還沒有房間。
李天佑見狀,當即決定把自己的房間讓給夫妻倆。 他從警衛室借了一張床,在地板上湊合了一夜。
老兩口十分感激,第二天臨走前還不停地向李天佑說謝謝。 夫妻倆問李天佑姓名,李天佑說:「不用問,記住我是八路軍就行了。」
讓李天佑沒想到的是,今天的小插曲,竟然讓他和這對老夫妻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久後,由於他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組織決定將他送往莫斯科治療,並到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理論知識。
艱難的回家路
抵達莫斯科後,李天佑首先在療養院接受治療。 此時,他和陳昌浩住在同一個病房,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陳昌浩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政治委員。 他比李天佑年長很多。 聊天中我無意中得知李天佑還沒有老婆,所以想幫他找個媒人。 他說,回國後,他會介紹一個女孩,名叫杜琪媛,是一位美麗又有才華的女子。
這時,李天佑只是笑了笑:「我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國?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 此時的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與杜啟元的緣分會更加長久。
幾周後,李天佑接到了前往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的通知。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他不能再留在這裏了。 李天佑決定立即回國。 他聯系了和他一起學習的盧東升和劉亞樓,告訴了他們自己的想法。
很快,幾人商量確定了先繞道蒙古再返回延安的計劃。
但令幾人沒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在烏蘭巴托駐紮了大量軍隊。 計劃此時失敗了。 由於無法透過日本人的搜查,他們只好在這裏打零工養活自己。
就這樣兩年過去了,日軍還沒有撤離這裏。 李天佑實在是忍無可忍,不能再耽擱了。 他必須盡快返回中國!
和他一起的人是苗子將軍,知道他們不能強行進去,經過打聽,終於從牧民那裏聽到了好訊息。 有一種方法可以繞過日本的封鎖。
可還沒等他們高興,牧民們就給幾人潑了一盆涼水。 原來,這條路橫跨一片大沙漠,是著名的無人區。 如果沒有精靈指引道路,就算是神也無法透過這裏。
日本人知道這一點,並沒有封鎖這條路線。 因此,這條路線成為了幾人回家的必經之路。
即使面對這樣的困難,李天佑等人也沒有膽怯。 革命尚未成功,國家仍在遭受侵犯。 怎樣才能在國外安心安穩的生活呢? 一定要回延安!
看到他們的決心,牧民們深受感動。 幫助幾個人找到了蒙古導遊。 就這樣,李天佑等人牽著駱駝,冒著烈日,冒充蒙古商人。 踏上回家的路。
一路上,黃沙漫天,烈日當空。 雖然幾人都準備了水壺,有節制地喝水,但很多烏龜的水還沒到一半就已經見底了。
雖然精靈將李天佑等人送到邊境後就離開了。 但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能阻止他們返回延安。
1943年,八路軍在邊境看到幾個乞丐一樣的人。 這些人見到他們,看上去都非常興奮。 當士兵走近詢問時,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名陸軍將軍。 在八路軍的幫助下,李天佑等人終於回到了延安。
認識杜啟元
1944年的一個仲夏夜,中央政府組織了一場舞會。 李天佑受邀參加。 他和杜啟元就是在這裏相遇的。
此前,杜啟元這個名字已經透過很多人的口耳相傳傳到了李天佑的耳中。 在蘇聯的時候,陳昌浩想要保護的就是杜啟元,作為他的調停人。 回國後,李國華把他介紹給了杜啟元。
所以,當得知杜琪媛也會參加舞會的時候,李天佑決定看看杜琪媛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才女? 怎麽會有人這麽欣賞她?
閃爍的霓虹燈下,看著對面美麗的女孩,李天佑優雅地邀請杜啟元與他共舞,女孩羞澀地將手遞給他。
看著這個雍容華貴、謙虛自信的男人,杜啟元也暗暗喜歡上了。 他們在舞池上翩翩起舞,成為最耀眼的情侶。
幾天後,李國華和李天佑出現在杜啟元家門口。 透過李國華的介紹,杜啟元知道,那天和他跳舞的人,竟然是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英雄。
這次兩人見面,李天佑向杜啟元講述了自己從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經過。 我了解到,李天佑在困難的環境下仍然堅持革命。 杜啟元對他的敬佩和好感漸漸與日俱增。
嶽父:就是他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了解,杜啟元決定向對方承諾一生。 隨後他帶著李天佑去看望了他的父母。
也是在這個時候,李天佑才意識到,杜啟元出身於一個大家族,祖上出了不少一品官,而二品、三品官在家族中卻算不了什麽。
家雖大,但杜啟元家也算窮,只能說是書香世家。
受過教育的杜琪媛是一位有追求的新女性。 1937年,當她得知共產黨主張抗日後,立即申請加入共產黨,並行誓以革命為己任。
由於她有知識、有文化、性葛文柔、能力強、顏值高,根據地領導很欣賞她,想和她談媒。
正因為如此,在發現李天佑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之後。 領導想讓兩人成為一對,就介紹了陳昌浩和李國華。
經常在國外打拼的李天佑,平時根本沒有打扮的心思。 可一想到這次要去見杜啟元的父母。 他依然翻遍衣櫃,換上幹凈整潔的衣服,希望讓嶽父母知道他是一個可靠的人。
沒想到,那天他們才剛到杜啟元家,杜啟元還沒來得及把李天佑介紹給他的父母。 杜先生興奮地抓住了李天佑的手。
李天佑一頭霧水,心想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位老先生? 為什麽我還沒來得及見到嶽父,他就抓住了我?
杜啟元也急忙上前攙扶著父親,一邊領著他回家,一邊向父親介紹道:「爸爸,他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李天佑,我們相處得很好,所以我把他帶到這裏來給你們見面。你看,你看起來好像認識他。」
杜先生一拍大腿:「哎喲,真巧啊!你還記得爸爸跟你說過的話嗎,那年我們在西安的時候,我和你媽媽在辦公室過夜?」
杜啟元笑道:「我當然記得你和媽媽一直說起這件事,說如果你找到了當年留宿的戰友,一定要感謝他!」
杜先生拉著女兒的手,不停地點頭:「是是是,當時我不知道那個同誌的名字,但我一直記得他的臉。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麽就是這位同誌把他的借給我們了。」 2008年的房間!」
聽了杜老爺子的話,李天佑也想起來,當年他在西安養病的時候,確實把自己的房間借給了一對老夫婦。 他連忙對杜先生說道:「原來是你啊!」
確認了雙方的身份後,杜先生高興極了,說道:「我們真是有緣啊,經歷了這一切,你就成了我的女婿了。」
李天佑聞言,松了口氣。 看來,他的嶽父嶽母已經透過了這次考驗。 他的想法確實是正確的。 杜先生和他的妻子非常支持他們的婚姻。 李天佑也趕緊向組織匯報了這樁婚事。
1945年元旦,恰逢春節,組織為這對年輕夫婦安排了婚禮,以求雙喜臨門的好主意。 我們還為他們準備了兩頓宴會來祝賀他們。
宴會上喝酒的戰友們都很好奇這兩個人是怎麽走到一起的。 夫妻倆並不害羞,立即講述了兩人之間無與倫比的認識過程。 得知兩人的戀情後,戰友們紛紛稱贊兩人是天作之合。
幸福的婚姻生活
兩人結婚後,都沒有放棄自己所追求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事業。 在那個時代,婚姻不在於誰嫁給了誰? 誰為誰服務? 相反,我們一起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夫妻雙方都不會妨礙對方的工作,只會為對方熱愛的事業提供支持和贊賞。
1946年,李天佑奉命指揮東北戰場。 杜啟元不願與他分開,便帶著孩子,跟著李天佑去了東北解放區。
1947年,夫妻倆的第二個孩子出生。 但當時,杜啟元在哈爾濱面粉廠的工作崗位空缺。 組織上,杜啟元任哈爾濱面粉廠廠長、書記。
同時持有兩個職位並不容易。 更何況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呢! 大兒子不用太擔心,但小兒子還在吃奶。
而在她上任之前,面粉廠就面臨資金和原材料短缺的問題。 一是沒有資金,二是沒有原材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工廠數百名工人的生計都成了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杜啟元咬緊牙關,毅然擔起了這個重任。 她與工人召開會議,商討對策,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日復一日的實踐中,我把門外漢變成了專家。 在杜啟元的帶領下,面粉廠解決了兩大難題。 不僅擴大了生產,還解決了工人的生活困難。 也受到了哈爾濱市工會的表彰和贊揚。
杜啟元也因此成為業界的典範人物。 無論是那個時代的少女還是新知識女性都將她視為自己的榜樣。
李天佑的身體本來就不好。 1952年,他突然患上急性腎病,住進了醫院。 杜啟元十分著急,只得放下手中的工作來照顧他。
但李天佑卻不甘心:「我的身體就這樣,沒什麽大問題。你不用在我身邊混,工作更重要!」 說話間,李天佑拿起檔,一刻也不休息地翻閱起來。
正因為他不關心這些,他的病情才更加惡化。 後來,急性腎病並沒有完全痊愈,反而變成了慢性腎病,給他的身體又增添了一層病痛。
1960年,李天佑的健康狀況日益不佳,組織要安排他南下休養。 但不管他怎麽說,李天佑就是不願意:「現在是國家用人的時候,我怎麽能放下工作,遠離工作呢?」
杜啟元見到他顯得很心疼,苦口婆心地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照顧好身體,才能繼續為國家做貢獻。」
與此同時,羅工程師也做好了安排,告訴李天佑:「放心吧,會有工作南下,組織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不會讓你閑著的。」
李天佑聽後,同意南下休養。 在養傷期間,他從未停止過工作。 1964年,李天佑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但他仍然不肯請假。
有時候,工作到深夜,杜琪媛確實很苦惱,但即使她說了很多話,李天佑也不肯休息。 有時話多了,李天佑就學會了在杜啟元背後做事。
杜啟元在身邊的時候,就表現出想要休息的樣子。 只要杜啟元不在,他就開始沒日沒夜地處理檔。 由於嚴重缺乏休息,李天佑的病情再次惡化。
時間來到1970年,李天佑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了。 噩耗傳來,組織萬分悲痛,全國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 如果沒有他們憑著信仰勇敢地奮鬥,我們怎麽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讓我們向新中國的英雄們致敬!
參考:
【戰火中的愛情:革命者的婚姻傳奇】
【紅船編輯部:李天佑四子李亞明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