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到了古稀之年才明白——紅塵來去一場夢,萬事都轉空,不如學做一個聰明的老人。
人活一世,到了古稀之年才明白——紅塵來去一場夢,萬事都轉空,不如學做一個聰明的老人。
年輕的時候我們太過於較真,一旦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或者看到自己不順眼的就會爭吵,像個火藥桶,一點就著。殊不知,吵的時候鬧心,吵完之後傷心。
其實爭吵是自己缺乏情緒掌控能力的表現,它並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不如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學會心平氣和的去相互交流,做一個平易近人的老人。
生活中,我們都常常礙於面子,盡力做到讓所有人都誇自己好,都讓別人羨慕自己。其實即便你做的再好,別人也會在背後議論你。「嫉富笑貧」是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所以無論你怎麼做,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最後才明白,不必為別人而活,做回自己,才能活的真實,自在。
人到歲數了才明白,還是要自力更生,自己養老。「養兒防老」已經是過去式了,人的思想也隨著時代而變,養兒現在只是圖個好名聲,防老已經不現實,只有自力更生,自己的生活先過好,才能家庭和睦。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兒女的家事還是少摻和,還是把自己先管好,需要自己管的時候不偏不向,一視同仁。
年輕的時候,自認為精力充沛,這也管那也摻和,總是覺得不放心,操心太多,自尋煩惱。人到老年才知道,很多事情該放手就放手,因為很多事情事後看都是杞人憂天,自尋煩惱,反而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健康。
我們要學會認輸,不要等到讓自己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才選擇放棄,知難而退才是聰明人應該做到的。你要知道,很多事情是無力改變的,與其自尋煩惱,還不如換個方式繼續前行。
佛曰:「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意思就是說,人不要試圖把每件事都非要弄清楚,事情也不能做得太絕,要留有餘地,否則緣分必然會早早消逝。人活一世,適當的糊塗,也是一種福氣。
有些事情,即便看明白也要適當裝糊塗,這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都能活的輕鬆自在。「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
人生短暫,要學會享受生活。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為了生活而生活,從來沒有真正的去靜下心來去享受生活。轉眼間,不知不覺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他們各自都已經有了孩子,可是自己陪伴他們成長的日子有多少?陪伴家人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人到了一定年紀才明白,陪伴才是永恆的財富,賺錢再多,沒有快樂和親情有什麼用?
趁現在,該吃吃該喝喝,不要捨不得,要對自己好點。多走走、多看看,趁現在還能行動。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幸福快樂,可是這些簡單的道理,到了老了才明白。年輕的我們都在忙著趕路,卻忘記停下來欣賞路邊的風景,原來幸福很簡單,就是邊走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