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娛樂

王人美:一婚刻骨銘心卻只維持10年,二婚貌合神離卻相伴到老

2021-06-09娛樂

1934年,上海灘最有名的電影雜誌【良友】,請來了八位女明星拍攝封面,她們分別是:王人美、袁美雲、黎明暉、葉秋心、胡蝶、徐來、陳燕燕、阮玲玉,這些人被譽為「八大明星」,在當時是巨星的代名詞。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第一排右一是王人美

在這8個女明星中,王人美算不上標準的美人,但她卻在電影界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1934年,王人美主演的電影【漁光曲】獲得蘇聯第一屆電影節榮譽獎,1935年,她又主演電影【風雲兒女】,並演唱了電影的插曲【鐵蹄下的歌女】,這首歌成為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抒情歌曲的典範之作。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然而,事業上如此成功的王人美,感情生活卻頗為坎坷。第一次婚姻嫁給「電影皇帝」金焰,兩人情投意合,婚後從未吵架,可就是這樣一對神仙眷侶卻在結婚10年後分道揚鑣。

和金焰離婚後,王人美又嫁給著名畫家葉淺予,結婚一個月就鬧離婚,婚後第五年,王人美對葉淺予說:「我愛的是金焰。」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段貌合神離的婚姻,卻維持了30年,直至王人美去世。

有愛的婚姻只維持了10年,無愛的婚姻卻白頭到老,這究竟怎麽回事呢?走進王人美的感情故事,才發現,婚姻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1、事業起步就結婚,不獨立無法擁有健康的愛情

1914年,王人美出生在湖南瀏陽,他的父親叫王正權,是長沙第一師範的數學老師。7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13那年,父親被王峰螫了一下,竟化膿成疾,不久也去世了。

父母雙亡後,王人美跟隨二哥去了上海,進了黎錦暉創辦的美美女校學歌舞。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1928年5月,黎錦暉將王人美納入中華歌舞團,並帶著歌舞團去了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等城市表演,回國後,王人美和歌舞團的黎莉莉、薛玲仙和胡笳被稱為「四大天王」,名氣越來越大。

1932年,導演孫瑜看中了活潑開朗的王人美,讓她擔任電影【野玫瑰】的女主角,電影上映後,王人美一夜成名。1934年,她又在電影【漁光曲】中飾演女一號,這部電影不僅紅遍大江南北,更獲得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獎,讓中國電影迎來新的裏程碑。

王人美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人,但是她性格開朗,熱情大膽,在熒幕上塑造的形象非常有親和力,大家都叫她「野貓」。

1932年,在拍攝【野玫瑰】期間,王人美認識了男主角金焰,兩人互相吸引,確定了戀愛關系。

金焰原是北韓人,17歲來到上海,在電影院當看門人,這個時期,他接觸到了電影,並立誌成為一名演員。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兩年後,19歲的金焰被導演孫瑜挖掘,擔任【風流劍客】的男主角,隨後又和阮玲玉主演了【野草閑花】,金焰長相健美,穿著打扮也很陽光,和當時文縐縐的風流小生形象截然不同,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為備受追捧的男明星。

1933年,【電聲日報】評選中國十大電影明星,前三名分別是胡蝶、阮玲玉和金焰,金焰作為男演員中得票最多的人,被譽為「電影皇帝」。

1934年,王人美和金焰準備結婚,卻遭到王人美二哥王人路的反對,王人路不允許妹妹嫁給高麗人,還在【電聲周刊】上發表聲明,而王人美卻毫不退怯,也在周刊上發表聲明,稱自己對金焰的愛堅貞不渝。

1934年元旦,還在拍攝【漁光曲】的王人美,就和金焰舉行了簡單的婚禮。結婚後,王人美和金焰誌趣相投,他們一起研究電影,一起做各種運動,生活得十分幸福,在王人美的自傳中,能看到不少兩人甜蜜的合照。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兩人沖破重重阻礙走到一起,誌趣相投且感情深厚,按道理,這樣的婚姻一定能夠長久幸福,誰也沒想到,兩人的婚姻在短短10年後就分崩離析,看似不可思議,實則早已註定。

有人說王人美自從嫁給金焰,就不再獨立,從「野貓」變成「家貓」了,這是導致兩人婚姻破裂最主要的原因。事實上,並不是婚姻讓王人美變得不獨立,是她本身就不具備獨立意識,那時的她年僅18歲,少年成名,她根本不知道以後的人生路要怎麽走。

多年後,王人美坦言當時她對事業沒概念,認為女性應該依附男人,還認為丈夫比自己優秀,再加上金焰本就「有大男子主義」,結婚之後,王人美便處處以金焰為中心。

她不僅事事都聽金焰安排,還讓金焰幫自己挑選電影,制定合約。且王人美在演技上沒有過多的專研,這導致她在【漁光曲】之後,再無令人驚喜的作品。

這樣的婚姻關系,表面看上去是夫唱婦隨,非常和睦,實際上則是一種共生、甚至寄生的關系,王人美在精神、生活及經濟上完全依賴金焰,只要金焰的生活有任何變動,都會對婚姻產生巨大的影響。

作家武誌紅說過:兩個獨立的人想在一起,才會有愛情。一個人只有思想獨立了,才可能遇到真正健康的愛情和婚姻。

2、生活遭遇突變後和平分手,約束婚姻的不是愛情而是需求

【漁光曲】拍完後,王人美就被公司解除了合約,因為公司認為,女明星結婚後,影迷數量就會大大減少。

誰知,王人美主演的【漁光曲】竟在上海引發轟動,她演唱的主題曲也成了名曲,追捧王人美的影迷越來越多,許多公司紛紛對她丟擲橄欖枝,可她卻沒有和任何一家公司簽訂合約。

因為王人美懷孕了,當時的她年僅20歲,自己都是小孩心性,哪裏知道如何做媽媽,懷孕期間,照樣騎馬遊泳,以至於胎位不穩。孩子出生後8天後就夭折了,孩子的離開,為兩人婚姻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失去孩子後,王人美也沒有專心發展事業,依舊是有電影就拍,沒電影就不拍,每天都圍著丈夫和家庭轉,而那些年,金焰憑借電影【大路】又火了一把。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希望金焰參與「中日合作」的電影,可金焰不願意,這惹怒了日本人,他們準備對金焰及王人美下手,好在有朋友的幫助,兩人喬裝離開了上海,來到香港。

隨後,兩人又輾轉去了重慶,在那裏拍攝空軍作戰電影【萬裏長空】,1941年皖南事變後,重慶當局開始迫害進步文化工作者,王人美和金焰只能暫避香港,一次,兩人躲在一個倉庫,兩天兩夜水米未進,最後才逃離香港,步行500多公裏到了桂林。

這一路上,兩人混在難民隊伍裏,忍饑挨餓,王人美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她感受到了生活的不確定性,迫切地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可具有大男子主義的金焰不這麽想,他認為女人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賺錢養家的事情應該交給男人。

金焰先是去重慶找工作,卻一無所獲,後來又想拍抗日電影。可那時的「中電」是國民黨控制的,對金焰並不歡迎。有人找他做生意,實際上是想利用他的名氣賺錢,總而言之,金焰的事業並不如意。兩人在重慶無力安家,只能寄居在王人美的大哥王人旋家中。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1943年底,金焰前往成都參加中華劇藝社,可金焰為人傲氣,即便再缺錢,也不願意攝自己不喜歡的電影。為了補貼家用,次年春天,王人美也去昆明參加了大鵬劇社,後來又成了一名英文打字員,生活總算安定下來。

就在這時候,金焰寫信給王人美,提出要離婚。大意是金焰覺得王人美出去工作傷了自己作為男人的自尊心,看了信之後,王人美沒有哭鬧,同意了離婚。

讓人唏噓的是,後來兩人各自結婚,他們都不曾忘記彼此。王人美曾對第二任丈夫葉淺予說:「我愛的是金焰。」金焰也嫌棄第二任妻子秦怡不如王人美有女人味。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兩人既然相愛,且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何要離婚呢?

可實際上,婚姻是一種契約,能夠約束彼此的不是愛情,而是需求。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中,人們的需求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作。

在婚姻前期,王人美和金焰都是大明星,他們擁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完全不擔心物質和安全,那個時期,他們的需求越過了第一和第二層級,傾向於尋找愛和歸屬感。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金焰的童年痛苦又壓抑,他需要一個能夠讓他快樂,給他足夠多情感的妻子,熱情開朗的王人美就是最好的人選。

王人美父母雙亡,內心渴望歸屬感,金焰雖不擅長甜言蜜語,卻是個行動派,能夠給王人美十足的歸屬感。

在這一階段,兩人都能滿足彼此的需求,婚姻生活自然和諧美滿。

可到了後期,他們失去了明星的光環,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中,王人美只想好好生活,她的需求從第三層次降低到了第一和第二層次,追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金焰依舊活在對理想和愛的追求中,兩人的需求不對等,最終導致婚姻破裂。

3、10年苦難生活,為改變現狀而再婚:愛的前提是自愛

1945年十一月, 王人美告別昆明,回到上海,八年抗戰,她失去了電影明星的桂冠,也失去了溫暖的家庭。

當時國內依舊動蕩,回到上海後的幾年,王人美只拍了兩部電影,反響也不大。

上海解放後,她懷著滿腔熱情,想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可因為時代的特殊性,王人美並沒在電影上有什麽建樹,反而經歷了一場又一浩劫。

1951年年底,為快速了解新社會的勞動人民,王人美參加了土改隊,可惜的是,次年一月,王人美就得了肺結核,她每天發著燒堅持工作,直到二月底,病情越發嚴重的她不得不回上海接受治療。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那時,上海正值整風運動,王人美希望進行自我改造,就一邊治病一邊參加會議學習。一同參會的還有30年代和她一起在電影界謀生的朋友,為了表示自己的進步,這些人竟給王人美身上潑臟水,汙蔑她和軍統特務頭子戴笠有染。

另一方面,治療肺結核時,王人美連續註射了3個月鏈黴素,藥物損害了她的神經。外在壓力加內在作用,當整風運動到王人美頭上時,她竟然犯了精神疾病,開始胡言亂語。

二姐立刻接王人美去北京治病,在大哥大嫂的照顧下,她痊愈了。隨後,王人美進了北京電影演員劇團,可她早已不是大家追捧的野玫瑰,而是曾經「不正經」歌舞團的台柱,上海灘「腐敗」的電影明星,自然不可能有太好的機會。

也就在這個時期,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漫畫家葉淺予,1955年,透過兩人的共同好友呂恩的介紹,王人美和葉淺予相識,那時,王人美已經離婚10年,葉淺予也已經和他第二任妻子離婚5年。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交往幾個月,葉淺予便提出要結婚,王人美本來是猶豫的,因為他們對彼此並不了解,但王人美覺得自己患過一次精神病,事業也大不如前,迫切地希望找一個人依靠,以擺脫不太順遂的生活。

於是,在交往短短幾個月後,兩人就結婚了,結婚當天就鬧了矛盾,一個月後,王人美就提出要離婚,葉淺予果斷拒絕了。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經說過:成熟的愛是因為愛所以需要,不成熟的愛是因為需要所以愛。

王人美的第二段婚姻正是因為需要而結婚,因為患病,她自卑、疑慮,生怕別人看輕自己,希望找到一個在生活上照顧自己,在事業上幫助自己的丈夫,可惜,當一個人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時候,是無法遇到愛的。

這就好像學會了遊泳,換一個泳池也能如魚得水一般,練習愛的能力,不管換不換物件都能幸福。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換言之,就算王人美二婚遇到的不是葉淺予,她也大機率不會幸福,因為她沒有學會如何正確地去愛。

愛別人的前提是自愛,這個時期,王人美自己都不認可自己,她覺得自己過去的經歷是不光彩的。

任何關系最終指向的都是自己,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那麽,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4、相伴30年始終貌合神離,無愛的婚姻註定不會幸福

多年後,王人美和葉淺予各自回憶這段婚姻,王人美說「葉淺予是個好畫家,但

絕對不是一個好丈夫。」葉淺予也表示兩人「貌合神離,過得並不幸福」。

其一:兩人的三觀不同。

結婚時,王人美41歲,葉淺予47歲,本想簡單領個證就好了,可葉淺予的朋友紛紛主動送上賀禮,葉淺予便請眾人去四川飯店吃飯,結束後,他雙手一攤,說自己破產了,因為他只有200元,全都用來請客了。

王人美哭笑不得,只得自己花錢去買婚後用品。結婚後,一直都是王人美維持家計,當時很多畫家為了賺錢,都希望自己的畫價更高,可葉淺予卻希望壓低畫價,最後幹脆不賣畫了,這讓王人美非常窩火。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後來,葉淺予因文 革蹲了7年班房,直到1980年才補發了10年的薪資,一共3萬元,王人美本想用這筆錢換掉或修葺一下破舊的房子,可葉淺予執意要把錢捐給中央美術學院,作為優秀學生的創作獎金。

錢捐出去了,王人美只好向榮寶齋借了1000元用來搬家。

葉淺予是個藝術至上的人,為了藝術和朋友,她可以付出所有,可王人美卻是個生活至上的人,她希望能和丈夫共同經營生活。三觀不同的兩人,在生活中矛盾重重,難以調和。

其二:兩人缺乏溝通,沒有建立感情

結婚第3年,也就是1958年,和王人美一起出演【家】的郭允泰被劃為右派,王人美因給郭允泰說了幾句話也差點挨批,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她的精神病復發,再次住進了精神病院。

1968年,在文 革的影響下,葉淺予被戴上特務的帽子,蹲了整整7年班房,出獄後,他又先後患過心肌梗塞和結腸腫瘤。接二連三的變動,讓兩人缺乏溝通,不能互相理解。

王人美指責葉淺予太過沈浸於事業,兩人去茶室喝茶時,葉淺予總是拿著速寫本畫個不停,連句話都不和王人美說,她覺得自己完全被忽視了。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葉淺予也指責王人美有「大女子主義」,自己認定的事情,從來都不會改變。

1980年,王人美為了換房,騎著自由車跑了很多次房管局,盡管葉淺予多次勸她放棄,可她完全不聽,在一次去房管局的路上摔了一跤,竟成了半身癱瘓。

癱瘓後的王人美依舊固執己見,經常對保姆和做飯的阿姨破口大罵,甚至直接把人攆走,對葉淺予也是各種指責。

在一段婚姻中,我們最希望得到的是被愛、被關心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一般都要透過溝通才能獲得,王人美和葉淺予兩人多年來缺乏溝通,自然無法建立感情。

結婚第5年,王人美曾寫信給丈夫,內容如下:

「我和你結婚只是為了擺脫當時的困境;你選擇我也只是因為需要一個家庭主婦。實際上你愛的是戴愛蓮,我愛的是金焰。」

愛情不是婚姻的全部,但沒有愛的婚姻終究難以幸福,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愛做潤滑劑,勢必會矛盾重重。

寫在最後:

1986年,兩人的住所要搬遷,經過拆遷協定:葉淺予在中國畫研究院租畫室兩間,王人美在北影招待所租住房兩間,各暫住一年,新樓將在一年內建成。

就這樣,結婚30年的夫妻倆竟然分居兩處了,每個周末,葉淺予都會去看王人美,像走親戚一樣,爭吵也少了很多。

1986年12月4日,王人美在從醫務所回招待所的路上,突然摔倒在地,醫生確診是腦溢血,次年4月12日,王人美在繼女葉明明的陪伴下去世了。

王人美:一婚嫁電影皇帝,二婚嫁知名畫家,晚年患精神病癱瘓在床

那時,葉淺予也因為心臟病住進了醫院,得知妻子去世後,躺在病床上的的葉淺予只能默默祝願王人美的靈魂獲得解脫。

每個人的婚姻都有其特殊,很難用一句話概括,但我認為周國平的這句話把婚姻的本質說得很透徹:

性是肉體生活,遵循快樂原則。愛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則。婚姻是社會生活,遵循現實原則。婚姻的困難在於,如何在同一個異性身上把三者統一起來。

王人美兩段婚姻的悲劇,說白了,就是無法將性、愛情、生活三者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