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娛樂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2020-06-18娛樂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在古代,我們是一個君主制社會。一些倫理道德秩序,如「三個代表」,「五項原則」,深深紮根於人們的觀念之中。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在古代,人們的婚姻大多以一夫一妻多妾的形式存在。自然而然形成了巨大的男女差距,重男輕女這種現象甚至留存至今,可想而知,這對現代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影響。至今各種社交軟體上充斥著男德女權,為情感,婚姻,男女關系平等而吵來吵去。

父母的生活,媒體的話語煽動著人們的思想,大多數人把家庭作為婚姻的參考標準(所謂的「好工作」占據了很大的參考成分)。 近代以來更是進入了大規模的革新--剪辮子,換衣服等等的時代。 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對於婚姻的看法也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物質,這個詞當之無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就像在人際關系中,以及在社會的哪個層面上,你只能和這個層面上的人交往。 在這個唯物主義時期,這個詞當之無愧在婚姻中增加了許多物質條件。 在某種程度上,這增加了婚姻生活的不確定性。 用老一輩人的話來說,兩個人住在一起,只是生活,而不是愛情,兩者之間可能沒有感情基礎。 為什麽兩個人在進入婚姻之前需要墜入愛河? 因為兩個人需要相互理解和信任,他們只需要在未來的日子裏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上街招攬有錢人結婚。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結婚的根本是感情,而不是物質。 物質只是維持婚姻生活的條件之一。 所以我們不應該在理想的生活中靠近追求遙遠!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我們中的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被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談戀愛,說會影響學習。 畢業後,由於忙於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希望結婚,安排了很多相親物件,之後促進了結婚,帶著孩子,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相親。 好多人都是以沒有合適的結婚物件,迫不得已才回家相親的。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在結婚的幾年前,也許是忍耐著謝絕了對方,但幾年後,越看對方越不滿意,互相厭惡,結婚的裂痕就開始了。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在這個時期真正的愛情真的非常少,以至於可以說哪有什麽愛情,完完全全就是搭夥過日子而已。已經記不清我媽媽跟我說過多少次,「要不是為了我,要不是為了給我個完好的家早就和我爹離婚了。」

每當說這些時,我都感到深深的壓力,覺得為了我,父母受了天大的冤枉。為了我,他們才委曲求全的在一同生活。

我好多大學同學畢業之後,都選擇到一個遠離家鄉的中央,要麽繼續讀研,要麽努力工作。為的不僅僅是自由,還有家裏四大姑八大姨的催婚以及相親!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一個人怎樣才會有人喜歡啊?小學時,只需長得可愛就會有人喜歡;中學時,籃球打的好就會有人追,學習好,能給女生講題同樣會有人追;上了大學,長得帥會有人追;步入社會只要沒錢,就不會有人喜歡!所謂的婚姻無非是彼此價值的權衡!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這個時期一切年輕人都默許的道理:任何關系都是價值相等的互惠。年幼時的愛情並非無知幼稚,反而成年人的愛情恰恰顯得不溫不火,有時荒唐的就像是相親市場上的等價買賣。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成年後的交往已不再有小時那樣的自然,男男女女帶著不同的面具在這座城市的寫字樓裏仿佛零件般運轉。年齡、身高、學歷、工作、家境、收入、要被彼此熟知,之後再按照普世的標準被打分,最後的最後,好不容易匹配到與自己現階段價值相當的人。無奈地笑了笑,不想反駁也不想接受,只知道自己曾經不再「幼稚」了……

揭秘「中國人的婚姻」

拒絕過比自己「分數」低的人。也被比自己「分數」高的人拒絕過。這個時期歷來沒有兩個零分的人一同從新手鍛煉營打到滿分遊戲到結束,我們都是被欲望占領,不配具有愛情的小壞蛋……

在這樣的時期幸福的婚姻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