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落花醉了梅苑,恍若人生如初見
從乍見之歡到兩相生厭,或許有些愛情,就如【梅香如故】這首歌裏那句「恍若人生如初見」一般,明明都是曾心懷虔誠地相諾了一生的人,可最終抵不過歲月的流逝與人心的漸漸疏離,青櫻與弘歷的愛情,最終還是變質了。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兩人的愛情源於彼此之間仿佛遇見知己的惺惺相惜,在那恢弘而冷漠的紫禁城,遇見一個與自己相似的靈魂實在太過令人驚喜,於是少年之間的情誼便水到渠成地成為了愛情,初遇之時,那淡淡的欣喜便縈繞二人心頭,至死仍在回味。

或許是青櫻與弘歷的感情太過盛大,或許是少年情誼本就易變,或許是她太過追求愛情的完美,或許是後來他被各路鮮花漸迷了雙眼。總之,二人是漸行漸遠,終究成了一對至親卻至疏的夫妻,從此漫漫人生,二人竟都僅靠著回憶初遇那時的美好荒蕪度日·。

就如弘歷這般一生諸多美人相伴的皇帝,在臨去之時,也不過心頭念著一個青櫻,他有著許多喜歡的妃子,卻只有一段真正為之奮不顧身過的愛情。那段年少之時的情愛,在青櫻與他斷發絕情,鬧得個一輩子不肯相見的結果之後,也仍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夜裏,被一盞油燈映照出了淚光。

有很多的感情從剛開始的恰如其分到最後的不過點頭之交,甚至到結了仇怨,或許正如【如懿傳】裏描述的那樣,感情一事,最美不過初見。

02 人生只若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為什麽,人總是對過去的美好念念不忘,甚至說人生最美是初見呢?
人生最美是初見,許是因為恰處少年錦時,彼此尚且稚嫩,未被世俗過多沾染,所以容易感動,容易動心,濃情蜜語時,對方偶然買一件禮物,做一頓飯,甚至於一個微笑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再者初見之時正是情濃,總願意為了博對方一笑做許多的事情,或幼稚或浪漫,用心去做的事情很容易在人們的心裏深深紮根,用心經營的感情也總能在人們的心裏蜿蜒至更遠的歲月深處,供日後懷念感慨。

而當人不再少年的時候,這些事情恐怕就再難在心裏留下痕跡了,就算她天天為你洗衣做飯,就算他月月把薪資帶回家,對方都會覺得理所當然,談何會因此留下美好的回憶呢?以最美好的記憶,永遠在初見之時賦予。

或許並不是現在的生活比不上初見之時美好,而是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歲月給人的感覺終究是不同的,年少之時的感情總要比後來的感情更讓人欣喜,這大概就是人生只若如初見這種說法出現的最大原因吧。

人的記憶總會在歲月裏漸漸模糊,而念舊的情緒讓人願意把過去的事情加以美化,加上一層濾鏡,所以初見之時的事情,在歲月裏被那股淡淡的情緒漸漸美化,最後懷念的時候就會顯得十分美好,盡管在當時看來稚嫩又幼稚,到了最後,便都化為了難能可貴的回憶。或許這也是人們容易懷念初見的原因之一吧。

這世間多的是在歲月裏漸漸荒蕪的感情,但人心太過復雜,初遇之時欣喜,久處之後麻木,分別之時慶幸,卻又在偶然不定的某一天,開始懷念起初時的美好,不是懷念那個人,只是懷念那段感情,不是現在的生活不夠美好,只是人都有懷念這種情緒罷了。

03 現時於初遇而言,或許更為重要
對於這個浮華的世道而言,一輩子的世間實在太長了,很少有人能保證兩個人真的就如最初的海誓山盟一般白頭偕老,因為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再堅固的人心也敵不過歲月一點一滴的侵蝕。

人生只若如初見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情懷,因為懷舊的人並不會因為覺得初見之時太過美好就過不下去現在的生活,無論是因為年少之時太容易感動還是因為年老之時的總是在不經意間美化過去,人們都不見得會因此對現在的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

探究「人生只若如初見」的原因,終究不過是人們心中眾多情緒的一種,還是得過好當下才最為重要,只是有的時候,不知被什麽勾起一絲情緒,就仿佛被一股悲傷籠罩,如鯁在喉,不輕不重,恰好讓人傷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