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路

【誰說我結不了婚】這個劇裏,我覺得每個人都存在著一些話題。對於話題女王程璐來說,她身上的事件尤其多。
先是和初戀重逢,告白被拒,然後是遇上經濟適用男,被狂追後拒絕被懟,再然後遇見了小十歲的年下弟弟,開始了一段甜甜的戀愛,但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
程璐和小哈分手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有註意到一個細節。程璐的媽媽給她打了視訊電話,在電話中,媽媽跟她分享自己做的情侶杯,還說回國了要帶給她。
當她發現程璐不開心以後,心裏大概已經猜到了什麽事,面對大齡的女兒再一次失戀,這種時候,很多父母的態度可能是這樣的:你怎麽又分手了?你不知道自己幾歲了嗎?你有沒有想過是自己的問題?都跟你說了你這脾氣不行得改改!
很多中國父母在兒女面前,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贊美,所以導致兩個人始終說不到一塊去,孩子也不願意敞開心扉和你聊她的心事。
但程璐和媽媽的關系一直很好,雖然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但母親在照顧她的業余,也在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
當她找到那個可以攜手走下去的另一半的時候,毅然跟著他去了國外。母女倆交談的時候,程璐問他:對方到底哪裏好,讓你做出這樣的決定?
程璐媽媽回了一段話,大概是說:感情的事,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太過於要求完美,你想要知道真實的答案,就要認真去感受,當然也要給予對方表現的機會。
雖然程璐媽媽的戲份並不多,但這位母親身上,有著足夠的,對孩子人生的尊重。

01.
實際上,父母要尊重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父母是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他們愛你,關心你,也願意更多的為你的以後考慮。
所以他們總是抱著一副「我是過來人,我懂得比你多」的心態,來要求孩子必須要聽話,必須要按照她規劃的人生走。
然而往往,大部份年輕人在選擇道路的時候,總是和父母選擇的截然不同。
已經30幾歲的程璐一直沒有結婚,雖然在這件事上,程璐媽媽也一直催她去找物件,去婚介所,但她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後半生能夠得到幸福。
絕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不結婚就是丟人,怕別人說三道四等等。
所以她聽到程璐說已經在選擇合適的相親物件時,並沒有再追問什麽。
當她得知女兒和小哈分手,她沒有絲毫責怪,反而都是鼓勵。在程璐媽媽眼中,愛情跟年紀沒有關系,即便到了五六十歲,依然有權力選擇你想要愛誰,想過什麽樣的生活。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她才可以在女兒還沒有找到物件的情況下,果斷拋下她去了國外。不是因為她不相信,而是她太相信,她相信自己的女兒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她也相信每個人的人生,最終是需要自己做主的。

02.
我有個朋友,早些年的時候,因為婚姻問題和父母關系鬧得很僵。朋友本身是個事業性的女人,結婚對於她來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她完全沒辦法認同所謂的「結了婚才是人生贏家」這種理論,所以當別人都在忙著找人戀愛結婚的時候,她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事業上。
30歲那年,她透過自己的努力,全款買了房子車子。她喜滋滋拿著房本回家,沒想到她媽陰陽怪氣說了一句:「女孩子,事業做的再好也沒用」。
那一瞬間,她失落極了。
就因為自己是個女人,所以就被賦予了結婚生子的義務,不管在其他方面多麽優秀,父母都會熟視無睹。

如果她是一個男性,那麽這種時候,一般都會得到父母的贊美,甚至還會得到親朋的羨慕。世界好不公平,女人拼死拼活實作自我價值,最後卻依然不被認可。
因為世俗的世界觀,就是認為女人只要照顧好家庭就夠了。
但現實生活中呢,那些真正為家庭付出一切的女人,最終的解決並不好。有被丈夫孩子嫌棄的,有被婆婆看不起的,整天操心雞毛蒜皮的小事,在煙火氣中逐漸把自己熬成了黃臉婆,最後可能還要被迫接受丈夫有外心。
那些看起來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的女人,其實是真正活得沒有自我,過得最不快樂的一群人。一個人的無私奉獻,真的換不來別人的感恩。
父母孩子之間,其實也不過短短幾十年的緣分。一個人的前半生過的好不好,其實並不能因此蓋棺定論說她以後就會怎麽樣。
很多時候,試著給人生多一種選擇,或許你會發現,其實換一種活法,也不見得不會幸福。

對於父母來說,不管孩子是選擇結婚還是不婚,最重要的是,她覺得開心,她感覺到幸福就夠了,合格的父母不會過多去幹涉孩子的選擇,而是會結合自身的經歷,在孩子迷茫或沮喪的時候,充當人生導師的角色,教她怎麽走出困境。
孩子是否優秀,很多時候是由父母決定的。如果父母開明、通情達理,那麽他們教育出的孩子,多半也聰明豁達,對生活樂觀積極。
但是如果父母陰郁、思想封建,那麽孩子受他們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也很難會變成一個內心積極陽光的,帶有正能量的人。
孩子長大了,就試著給她翅膀,讓她自己飛翔吧。父母畢竟只能陪伴一程,至於未來好的壞的,需要她自己去經歷,你即便操心,也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每個人,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對你所愛的人最好的回饋。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