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正在消失的國度:為了子孫,數位備份一草一木

2024-11-30國際

極端天氣之下,不論是偏安一隅的迷你島國,還是幅員遼闊的已開發國家,都不能幸免。

然而,領土最高點不超過海平面5公尺的吐瓦魯,必然首當其沖。氣候變遷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正在侵蝕海岸,這個南太平洋島國家正面臨著消失的風險。

面對如此生存威脅,你會怎麽做?修建海堤,填海造地,還是幹脆搬走?這些都是其他有類似問題的小島國嘗試過的解決方案,吐瓦魯人自己也嘗試過。

但吐瓦魯在保護其土地和國家地位方面更進一步。據外媒報道,吐瓦魯政府正在建立數位化副本,備份從房屋到樹木的一切資訊。該國希望這些虛擬復制品能為子孫後代保留下寶貴的遺產,以及1.1萬名國民的合法權利。

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這是該國人口最多的島嶼。IC供圖

生死存亡

氣候專家估計吐瓦魯本世紀末將被海水淹沒

不少人或許還記得,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格拉斯哥峰會期間,吐瓦魯外交部長西蒙·科夫站在海水中發表演講的畫面。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1日報道,那年,科夫確實當了一把「網紅」。在一則網上瘋傳的視訊中,科夫告訴氣候變遷大會與會代表,對吐瓦魯和其他低海拔環礁島國來說,氣候變遷和海平面上升是關乎生死存亡的致命危險。

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發言。科夫穿著西裝站在講台前,背後是吐瓦魯國旗和聯合國旗幟。隨著鏡頭拉遠,人們才看到,科夫正站在沒過膝蓋的海水中呼籲世界采取行動。他說:「當身邊的海水一直上漲,我們沒工夫聽演講。」

2021年11月,吐瓦魯外長西蒙·科夫在水淹至膝蓋的情況下發表演講。視訊截圖

由9個環形小珊瑚島群組成的吐瓦魯陸地面積僅26平方公裏,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陸地最高點在海平面以上4.5公尺,面臨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的危險。

科夫所站之處原是一片陸地,但因為海平面持續上升已被海水淹沒。他說,1.1萬吐瓦魯人正為最壞情形做打算,呼籲國際社會采取切實行動,治理氣候問題。「當我們沈沒,其他每個人也一樣。」

科夫說,吐瓦魯正尋求「大膽的法律渠道」,以確保領土因氣候變遷消失時,國界仍能獲國際認可。他說,那時候「我們的領土消失,我們的人民必須離開」。

澳洲政府此前釋出報告說,自1993年以來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約0.5厘米。氣候專家10年前曾估計,吐瓦魯將在本世紀末被海水所淹沒,而且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很可能在2050年左右就被潮汐淹沒。

美國航天局(NASA)科學家最近的評估認為,到2050年,吐瓦魯大部份土地(包括其關鍵基礎設施)的水位將低於當前高潮位。到本世紀末,該國每年將經歷超過100天的洪水。此外,還有其他影響需要考慮,包括海水入侵、熱浪和颶風加劇。

根據聯合國氣候專家們的評估,自1900年以來,地球海平面已經上升15到25厘米,而且上升速度還在加快,尤其是在一些熱帶地區。如果變暖趨勢繼續持續,到21世紀末,太平洋和印度洋島嶼周圍的海洋可能會再上升近一米。如果繼續目前的高碳排放狀況,那麽,2100年和215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振幅甚至可能分別達到兩米和五米。

國將不國?

現行國際法不支持國土淹沒還被稱為國家

按照上述估計,到2100年地球上至少有五個國家將沈沒,除了吐瓦魯,其他四國分別是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諾魯和基裏巴斯。由於吐瓦魯的9個島嶼完全由地勢低於海平面一米的珊瑚礁組成,因此將在80年內變得無法居住,然後面臨徹底消失的危險。這就是為什麽吐瓦魯政府屢屢在國際會議上呼籲采取更積極的行動,幫助低窪國家應對氣候危機。

今年5月,澳洲和吐瓦魯宣布,同意於今年啟動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氣候與安全條約。法新社報道,兩國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我們都希望這項條約能在2024年盡快生效。」

2023年11月,兩國簽署了歷史性的氣候庇護條約,今後每年允許一定數量的吐瓦魯公民移居澳洲,並在澳洲獲得生活和工作的「特別權利」。

兩國政府當時公布的條約稱,澳洲向吐瓦魯承諾,將為後者提供安全援助,用以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流行病和安全威脅,但前提是吐瓦魯提出援助請求。

此外,澳洲還將為吐瓦魯的土地開墾提供資金,將首都富納富提的土地面積擴大約6%。

不過,一個棘手的問題是,面臨失去國土的吐瓦魯是否還能以國家的形式存在?現行國際法框架很大程度上不足以應對這種情況。【蒙特維多國家權利和義務公約】第一條規定,國家必須具備四個要件:明確的領土、常住人口、政府以及與其他國家互動的能力。因此,倘若一個國家的領土被淹沒,那麽這個國家是否還可以被稱為國家?

隨之而衍生的問題是吐瓦魯的公民地位問題,他們是否會成為無國籍人?吐瓦魯作為海洋國家的海洋經濟區又將何去何從?一些人認為,領土的喪失也會對國家的文化和身份產生影響。一種語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被一個群體所使用。如果明天吐瓦魯的人口分散到澳洲,吐瓦魯的語言就有滅絕的危險。

數位之旅

建立「旨在承載吐瓦魯靈魂」的檔案館

2022年,吐瓦魯外長科夫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COP27會議上首次宣布啟動一項數位國家計畫,該計畫側重於國際外交和務實適應氣候變遷。 「我們的土地、海洋、文化是中國人民最寶貴的財富,為了保護它們免受傷害,無論現實世界發生什麽,我們都會將它們轉移到元宇宙。」

吐瓦魯富納富提最大的城鎮豐阿法萊模組屋。IC供圖

吐瓦魯利用機載雷射掃描技術,即光探測和測距 (Lidar) 技術,已經完成了對其全部環礁或島嶼的3D掃描。目前,吐瓦魯正在透過建設海底電纜來改善其數位環通度,這將有助於提供實施數位國家計畫所需的頻寬。

2024年3月和4月,支持開放獲取地圖和其他地理數據的全球非營利組織Place開始使用無人機和360度攝影機記錄航拍和街道影像,繪制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的地形特征。

這些原始數據可用於建立類似谷歌地球或模組屋的影像,但需要超高分辨率才能捕捉到這些狹長島嶼的細節,這些島嶼有些地方只有幾十米寬。

負責Place現場營運的法蘭克·皮切爾表示:「我想我們已經走了大約80或90公裏,真的走了盡可能多的路。」他指出,以這種方式建立數位國家絕非公關活動,而是具有各種實際套用,包括幫助國家以實際方式適應和減緩氣候變遷。例如,透過記錄屋頂的大小和角度,可以模擬未來太陽能電池板的容量。同時,對儲水箱的掃描可以幫助估計島上飲用水的可用性。

皮切爾說,下一步吐瓦魯將繪制剩余島嶼的3D地圖,然後努力填補任何剩余的空白。

除了建立島嶼的虛擬副本外,該計畫還將尋求備份國家的文化遺產。吐瓦魯公民可送出他們最珍貴的財產和回憶(例如情感物品、祖父的故事和節日舞蹈)進行數位化,建立一個「旨在承載吐瓦魯靈魂」的檔案館。

科夫也明確表示,面臨失去陸地的吐瓦魯正在努力解決如何維護主權的現實問題。因此,除了確保國家在虛擬世界中的邊界安全外,吐瓦魯政府還試圖建立儲存在區塊鏈上的數位護照,以保證政府能夠繼續運作。這些護照包括從舉行選舉、公投到登記出生、死亡和婚姻等一切事務。

該國希望該計畫最終能夠提供一種新的國家模式,以更好地適應氣候變暖和日益網路化的世界的需求。

吐瓦魯議會已在憲法中確立了國家地位的新定義,其他處於類似困境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地承認這一點。但許多面臨較少生存威脅的國家是否會表現出同理心還有待觀察。

並駕齊驅

數位備份並不意味著放棄拯救島嶼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為現在是放棄這些島嶼的時候了。「我們沒有被淹沒,我們在戰鬥」的口號至今仍主導著太平洋島國的輿論。即使在吐瓦魯政府內部,也有人對數位國家計畫持懷疑態度。

「一些人認為,在虛擬世界中建立吐瓦魯的數位國家概念意味著吐瓦魯將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吐瓦魯前總理、現任反對黨領袖埃內萊·索波阿加表示,「這種主張在國際法上沒有依據,而且絕對沒有理由相信即使海平面上升,吐瓦魯也會消失。」

今年9月,吐瓦魯氣候活動人士葛蕾絲·馬利埃在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上談到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生存威脅時告訴與會代表,吐瓦魯和其他海洋國家「不會默默地接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而會「繼續戰鬥」,為他們的土地、文化和未來而戰。

「這不僅僅關系到我們的家園,」馬利埃說道,「還關系到我們的尊嚴、文化、傳統。這不是我們可以裝進行李箱帶走的東西。我們承擔引發氣候危機的責任最小,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卻最高。」

拋開政府是否應該為島嶼之外的未來做準備的問題,持懷疑論者仍然認為,數位國家計畫在一個與數位世界相對脫節的國家雷根本不切實際。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公關活動,旨在吸引國際關註,說服富裕國家減少排放——而這正是這些實體島嶼本身生存的關鍵。

但是,專家指出,為吐瓦魯數位備份並不意味著放棄拯救島嶼本身的努力,兩者可以並駕齊驅。「數位國家計畫並不意味著接受國家作為一個實體的消失。」澳洲格裏菲斯大學研究員塔基埃·基塔拉稱,該計畫只是吐瓦魯對抗氣候變遷的眾多計畫之一,其優勢在於由吐瓦魯人自己推動。

例如,政府透過一項沿海改造計畫投入數百萬美元進行土地復墾。「在風險管理方面,為多種情況(包括最佳情況、最壞情況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情況)進行規劃是明智的,這是吐瓦魯現任政府以及歷屆政府的做法,」基塔拉補充道。

隨著海平面上升,建造數位化副本可能有助於吐瓦魯節省更多。這些島嶼的物理未來可能尚不確定,但它的數位化之旅才剛剛開始。

編譯/采寫:南都記者 史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