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訊息】報道,美國彭博社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標題為【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後的真實情況】。
文章介紹了一家美國拖車生產公司的遭遇,該公司名為皮茨,於2017年進軍拖車市場。
進入這個市場之後,皮茨公司發現競爭不過中國企業,然後聯合其他4家美國拖車制造商,向美國政府送出了一份請願書,要求對中國企業生產的拖車加征關稅。
此事發生在2020年,當時川普還是美國總統,一直揮舞關稅大棒,皮茨公司打的就是這個算盤,相當於給川普送子彈,這件事的官司,從川普時代一直打到拜登時代,最終皮 茨公司如願以償,美國政府最終決定對中國拖車加征關稅,高達220%。
然而,皮茨公司還沒高興多久,就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
美國前總統川普
美企吃到回旋鏢
據了解,加征關稅的決定作出之後,美國國內的拖車企業歡呼雀躍,因為當時美國正深陷供應鏈危機,從中國進口拖車的成本激增,自然要從內部采購,而美企生產的拖車成本非常高,非但沒有緩解美國的供應鏈危機,反而導致危機加劇,坑慘了美國人。
劇情發展到這個節點,似乎美國拖車企業大獲全勝了,可以拿著麻袋撿錢了,然而,反轉很快就出現了。
由於訂單太多,生產不過來,皮茨公司就開始從越南進口拖車,在越南生產的拖車,是皮茨公司合作夥伴生產的,越南拖車沒有被加征巨額關稅,進口成本不高,買回來直接賣出去就能賺錢。
但好景不長,很快,美國海關裁定皮茨公司進口的越南拖車含有過多的中國成分,應該按照新的關稅征稅。
也就是說,也得按照220%的比例加征關稅。
供應鏈危機時的美國
多行不義必自斃
皮茨公司每年的凈收入大約為5000萬美元,由於關稅懲罰,預計公司會失去2.5億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說,5年的利潤都要付諸東流。
現在公司新的投資計劃已經被迫推遲,還面臨著價值數千萬美元的關稅賬單。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皮茨公司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
作為一家企業,不想著好好修煉內功,透過實力進行競爭,偏要走歪門邪道,結果自己請願加征關稅,最終加征到了自己的頭上。何其可悲,何其可笑。
而這種吃回旋鏢的事情,不只是發生在皮茨公司一家美企身上,且對華加征關稅的後果,也不體現在這一種方式上,還有無數美企因為對華加征關稅而叫苦不叠。更多的美企,實際上一直在請願減稅,或者把自己行業從加稅名單中排除。
美國國旗和中國國旗
離了中國真不行
皮茨公司的遭遇恰恰說明了一個重要事實:全球供應鏈已經深深嵌入了中國這一環節。即使美國企業試圖透過轉移生產線到越南等國家來規避關稅,仍然無法完全擺脫對中國原材料和元件的依賴。
這種依賴性不僅體現在直接進口上,更在於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復雜產業鏈條。
這種政策反噬不僅讓企業苦不堪言,也對美國經濟和消費者造成了深遠影響。
一方面,加征關稅直接導致了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最終要為此買單;另一方面,關稅政策還抑制了企業投資和創新。在面臨高額關稅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許多企業選擇縮減開支、推遲投資計劃,這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經濟增長潛力。
最終遭到懲罰的不會只是美國企業,還包括美國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