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換人,曾自稱中國人民老朋友的荷蘭前首相呂特上台,他上台後,將面臨哪些難題?北約對華政策是否會出現轉變?
10月1日,任職長達10年之久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卸任,荷蘭前首相呂特正式接任。呂特做過13年的荷蘭首相,在任期間,與國內幾乎所有黨派都有過合作,而且和大部份歐盟國家以及美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北約秘書長一職,其實就是負責協調各成員國,能夠勝任這一職位的,一定是政治場上的老手,呂特顯然是最佳人選。
呂特
今年早些時候,他基本上就確定將出任北約秘書長一職,不過當時匈牙利、土耳其等北約成員國持反對意見。要想順利當選,就必須得到所有成員國的支持,但呂特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輕松說服了匈牙利等國。
不過他上任後註定不會輕松,至少要面臨三大難題。首先是烏克蘭問題,如何協調北約內部按照美國的意願,繼續維持對烏軍援,但同時又不能過度刺激俄羅斯,避免局勢失控。眼下戰場形勢正朝著不利於烏克蘭的方向發展,要想讓烏軍繼續打下去,北約就不得持續維持甚至擴大對烏軍援,並逐步解除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這就不可避免的將刺激局勢升級,俄羅斯當前修改核原則,其實就是對北約的一次直白警告。
俄烏沖突
其次,北約內部面臨著分崩離析的風險。一方面,美國大選在即,一旦川普上台,很有可能會要求北約成員國大幅提升國防預算,這必然會激起北約的內部矛盾。另一方面,歐洲右翼勢力崛起,俄烏沖突對歐洲經濟和安全持續帶來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厭倦。所以如何面對北約成員國內部政局的變動,對呂特來說是一大考驗。
第三個難題就是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系。隨著中美大國競爭的加劇,美國主導的北約對華敵意也逐漸加深,甚至公開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尤其是剛剛卸任的斯托爾滕貝格,多次拿俄烏沖突說事,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
斯托爾滕貝格
呂特在擔任荷蘭首相期間,對華態度整體還算不錯,任內曾多次訪華。今年3月份訪華期間,他還自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強調中荷經貿合作的重要性。不過北約秘書長不過只是一個協調者,真正的主導者還是背後的美國。所以即便呂特的對華立場比前任斯托爾滕貝格更加溫和,但北約未來在對華政策上,也將更加偏向於跟隨美國。
近幾年來,北約的黑手已然伸向亞太地區。盡管從機制上來講,北約吸納亞太國家成為正式成員國的可能性不大,但已經透過多種路徑,實作了與日韓澳三國建立合作機制,事實上幹涉著亞太局勢。近幾次峰會,日韓澳等亞太國家領導人也都有出席。
日本與北約
不過我們也不必過於擔憂,北約的戰略重心仍然在歐洲,大部份歐洲國家並不願過多卷入亞太事務。未來呂特上任後,北約對華政策是否會更加理性,還有待觀察。對我們來說,北約將黑手伸向亞太地區也好,還是美國拉攏日本、印度和澳洲組建「亞太版北約」也罷,本質上都是美國利用同盟體系對中國構建軍事包圍圈,真正的威脅只有一個,那就是主導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