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的背景之下,外國遊客赴日旅遊的熱度持續。主打「觀光立國」的日本政府大力推進觀光戰略,希望實作到2030年外國遊客增長至6000萬。然而,隨著日本國內物價持續飆升,加上遊客濫用免稅制度的現象頻出,日本政府正在探討針對外國遊客的稅收改革,在不增加日本國民稅收負擔的情況下充實國家財源。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日本大米價格已經歷連續十多周上漲,較去年同期高出大約1倍。米價飆漲引發了民眾對日本政府調控市場能力的質疑。5月民調顯示,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內閣支持率比上月下跌5.2個百分點,降至27.4%的新低。6月9日,石破茂在國會參議院決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將透過為解決大米穩定供應問題而設立的閣僚會議,對日大米價格突然高漲的原因進行徹底調查。
盡管日本政府已經陸續投放儲備米,但短期內抑價效果有限。除「令和米荒」危機之外,食品價格全線上升,街頭的一些庶民美食店甚至推出了「無章魚」版的章魚小丸子。民間要求削減消費稅的呼聲高漲,在野黨也齊聲呼籲,但石破茂不願松口,認為消費稅是社會保障的重要財源。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的目光轉向了蜂擁而至的外國遊客的錢包。
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9日報道,日本政府考慮取消外國遊客購物免稅制度,並增加外國遊客的「離境稅」。在7月第27屆參議院選舉前夕,這一提案或許有利於自民黨選情,但也可能打擊遊客入境消費的熱情,考驗「石破丸」的權衡術。
遊客退稅制從「先付後退」到「不退」?
日本自民黨5月下旬舉行學習會,該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發言,提出廢除外國遊客在日購物免稅的制度。他指出,大量遊客在日購買家電和醫藥品,「與我們所追求的觀光立國形象不符」,這類消費「並未對地方經濟的活躍度或增加就業機會產生積極作用」。此外,還存在不少在日本國內倒賣的違規行為。
據【西日本新聞】報道,部份外國人濫用訪日遊客的消費稅免稅制度,在免稅店購買商品後,將消費稅部份加價,在出境前進行倒賣以謀取利潤。這類違規行為層出不窮,即使被查出,也因已出境難以實施查封與追繳。在福岡機場,2022年至2024年的3年間,外國人因消費稅問題被要求追繳的稅款總額達2.6億日元,但實際上成功追繳的金額僅為354萬日元。
為防止倒賣等行為,日本政府去年底已出台稅改大綱,計劃自2026年11月起,將現行的免稅制度改為「先付後退」制度,即在出境時確認所購商品被帶出國後再退稅。但是,麻生太郎等自民黨人士批評稱,這種方式「只會讓違規行為更加隱蔽,並不能成為有效的對策」。
「與其從因物價高漲而受苦的本國國民身上榨取(稅款),不如讓那些有余力來日本旅遊的外國人,支付他們本該繳納的稅金。」 2月,在圍繞稅制相關法律修訂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審議中,立憲民主黨議員大西健介就曾主張廢除外國遊客購物免稅制,若廢除該制度,預計可增加約2400億日元的稅收收入。
「長期以來的日元貶值和通貨緊縮,已經讓商品價格對遊客而言具有吸重力,即使不免稅,他們也會購買。」 大西健介說道。
提高國際觀光遊客稅?
除取消免稅之外,自民黨內還有意見提出,應向訪日外國人額外征稅,例如提高國際觀光遊客稅。日本政府於2019年制定了國際觀光遊客稅制度,每人征稅1000日元,適用於所有從日本出境的旅客(包括遊客和日本居民),旨在為擴大和加強旅遊基礎設施提供長期穩定的財政來源。
日本財務省6月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日本的國際觀光遊客稅收入為481億日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33%,達到歷史新高。
自民黨議員吉川有美5月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指出,日本目前的國際觀光遊客稅相比其他國家稅額偏低,向首相提出「應提高稅額」的要求。石破茂顯示出願意考慮的姿態,他回應稱,既然訪日外國人也享受了日本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日本納稅人而言,向外國遊客收取一定的費用也是合理的。
但是自民黨內也有聲音指出,如果稅制頻繁調整,會對外國遊客赴日造成阻力,這是需要警惕的後果。英國在2020年「脫歐」時,廢除了針對外國遊客的增值稅免稅政策,有觀點認為這一定程度導致了高端品牌店等的銷售額下降,法國隨之取代英國成為免稅零售的最大贏家。
日本的國際觀光遊客稅低於美國(22.2美元)、埃及(25美元)、澳洲(70澳元)類似的「離境稅」,不過除了全國統一征稅之外,日本多地為應對「過度旅遊」現象,引入了 「住宿稅」制度。
截至今年1月,日本全國共有11個市征收住宿稅。京都市於2018年正式引入住宿稅制度,由住宿業者代為加收住宿稅並上繳。稅額分三檔,住宿費每人每晚不到2萬日元為200日元,2萬以上不到5萬日元為500日元,5萬日元以上為1000日元。
疫情後,更多遊客湧入京都,2023年有5000萬遊客存取該市,住宿稅收入達到52億日元,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響。京都市長今年1月宣布,從2026年3月起將住宿稅的上限從每晚1000日元提高至1萬日元。增加的稅收將用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使遊客和市民共同受益。
在野黨呼籲下調日本國民消費稅
此外,立憲民主黨、令和新選組等在野黨還呼籲,在物價飆升的局面下下調日本國民的消費稅。日本總務省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生鮮食品除外),較前一年同期上漲3.5%,漲幅較3月進一步擴大。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6月6日報道,立憲民主黨議員城井崇就物價上漲表示,現有的對策還不夠,「我們已經提出了臨時性的食品消費稅零稅率方案,希望政府做出決斷」。
對此,石破茂回應稱:「如果對所有食品一律實行消費稅零稅率,反而會讓有錢人更受益。雖然沒人會說‘我喜歡消費稅’,但它作為穩定的社會保障財源,其意義也不容忽視。」
值得關註的是,「消費稅減稅」是即將到來的參議院選舉中的重要議題之一,除了在野黨方面強烈主張減稅,日本執政聯盟內部也出現微妙的分歧。據時事通訊社報道,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在初版的參議院選舉公約中提出了下調食品消費稅的內容,但是在6月6日正式釋出的公約中刪除了這一條。政府相關人士指出,由於自民黨對削減消費稅持反對立場,公明黨調整了相關承諾。而公明黨內一些議員對此強烈不滿,認為消費稅方案是其承諾的重點。
自公兩黨在消費稅減稅方案上有所失分,石破茂力爭透過其他政策來改善國民生活,他6月9日表示,在今夏的參議院選舉中,將以2040年實作名義GDP(國內生產毛額)達到1000萬億日元的經濟為目標,已指示黨內高層,將平均收入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以上作為首要承諾。」 然而不少日本網友指出,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名義上的GDP增長率,實際GDP增長的意義似乎並不大。
澎湃新聞記者 陳沁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