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澤連斯基再擔任5年總統,烏克蘭會呈現怎樣的局面呢?最近,由於川普可能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俄烏之間即將展開談判,而原本被澤連斯基推遲的總統選舉又重新回到了討論之中。或許是西方媒體頻繁詢問,澤連斯基派出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訊息人士」透露,他已經準備再次參加總統競選,但前提是有一個條件。
![](https://img.jasve.com/2025-1/1a90d0850a8fe56c6849197ad9ee16e9.webp)
烏克蘭人民還會支持他嗎
一、澤聖不想走
什麽樣的條件呢?烏克蘭前總司令、現任駐英國大使紮盧日內無法參選。訊息人士透露,澤連斯基的團隊正在「勸說」紮盧日內,希望他放棄競選,只要他不參選,澤聖將會與其分享權力,到時候他可以成為執政黨的高層,並且擔任最高拉達議長也不是問題。不過,關於紮盧日內對此的回應,該訊息人士並沒有提到,自從他被派往英國擔任大使後,他在媒體上的露面幾乎消失了。
對於烏克蘭人來說,紮盧日內仍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去年三月,澤連斯基沒有按計劃進行大選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當時的民調顯示,如果舉行選舉,紮盧日內將以42%的得票率遠超澤連斯基22%的支持率。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局面,澤連斯基一方面推遲了選舉,一方面讓紮盧日內離開職務。盡管這導致烏軍在前線的處境更加艱難,但澤連斯基對此並不在意。
![](https://img.jasve.com/2025-1/e7d51f1114612a0df9a2689dabf55182.webp)
紮盧日內可能上演王者再臨
從這項民調數據中可以看出,烏克蘭人對澤連斯基的滿意度並不高。大家是否註意到,自俄烏沖突爆發至今已近3年,我們很少聽到來自烏克蘭民間的聲音。在有限的社交媒體推文中,烏克蘭人大多已適應了戰爭,但同時也期盼著盡快結束戰鬥。最近,他們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天氣寒冷,而澤連斯基切斷了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過境,這使得普通民眾更難獲得維持生活所需的能源和電力。
二、烏克蘭的民意
去年年底,烏克蘭的能源問題專家安東·尼爾曼簡單描述了他在當地的生活情況。他提到基輔的居民已經適應了頻繁躲避防空洞,每天只有3到4小時能用電,街上的年輕男性越來越少。在沒有網路的時候,人們還可以依賴收音機,盡管物價上漲,但仍然能吃上馬鈴薯。身在中國,我們很難真正理解烏克蘭人生活的艱辛,他們將責任歸咎於誰呢?尼爾曼表示,每個人都感到深深失望,只希望透過談判來結束這一切,並相信2025年會是一個「轉折」的年份。
然而,戰爭結束後,烏克蘭人就能夠安定生活了嗎?並不一定。他們已經背負了來自美西方的巨大債務,這些債務都是需要償還的。作為戰時總統,澤連斯基已將烏克蘭的未來出賣殆盡,而埋藏在這片肥沃土地下待開發的能源和礦產資源,也被一位美國著名「反華議員」劃歸為美國資產。華爾街的大亨們,同樣對烏克蘭充滿了覬覦之心。
![](https://img.jasve.com/2025-1/058329c5eb9e44e55606a10cb02992d0.webp)
烏克蘭欠美國太多錢
考慮到這些現實因素,烏克蘭公眾很可能不會支持澤連斯基連任。然而可惜的是,他們似乎沒有其他的選擇。在那項民調中,紮盧日內和澤連斯基之後,烏克蘭國防部情報局局長布達諾夫的支持率為18%,一個專門從事敵後暗殺的情報官員是否能夠有效治理國家,也是個值得質疑的問題。
三、被掏空的未來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紮盧日內、澤連斯基和布達諾夫都屬於親西方派。烏克蘭之所以與俄羅斯開戰,不就是為了向西方示好嗎?這幾天,澤連斯基前往德國參加烏克蘭防務夥伴會議,他表示支持西方軍隊在烏克蘭的部署。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他竟然支持外國軍隊進駐自己的國土,還有什麽比這更加背叛國家的行為呢?
![](https://img.jasve.com/2025-1/2708cb7e08fd6bc5dc1ab699e659be81.webp)
歐洲也接不住這麽大的鍋
澤連斯基將其稱為「一個充滿機遇的時期」,但我們無法確定這究竟意味著誰的機遇。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烏克蘭戰勝俄羅斯的機會,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則可能是歐美與俄羅斯暗中達成協定,瓜分烏克蘭。還記得在俄烏沖突初期,美國曾表示,他們會支持與俄羅斯戰鬥直至最後一位烏克蘭人。如果澤連斯基再繼續擔任5年總統,且俄烏沖突持續5年,實作這一目標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