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應對川普沖擊,日本進入「短命首相」周期,石破茂能撐多久?

2025-01-12國際

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朋友則是致命的。當川普和哈裏斯的大戰還在進行之時,美國的「盟友們」就紛紛開啟危機模式,準備應對沖擊。

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核心盟友,每次危機承受的壓力十分巨大,也因此發展出了獨特的應對方式。

11月7日,川普贏得大選之後的第二天,日本首相石破茂打來了祝賀電話。雙方的對話只持續了五分鐘,據傳是川普與各國領導人的所有通話中持續時間最短的。

不久前,石破茂所在的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新一屆眾議院選舉中失利,未能獲得過半席位。面對一個隨時可能下台的首相,川普自然不願多說什麽。

通話四天後,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石破內閣集體辭職。石破茂僅僅當了41天的首相便匆匆下台。

石破茂講話

如今,日本最大的政黨自民黨「黑金醜聞」持續發酵,在眾議院選舉中僅得到了191個席位,較選舉前的256個議席大幅減少。

雖然石破茂在新的首相選舉中再次勝出,但是分散的議會將導致派系鬥爭加劇,首相地位不穩。日本很可能又將出現「短命首相」頻繁更替的局面。

從歷史經驗看,每當日本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時,各大政治派系就會發生劇烈的權力鬥爭,從而導致首相頻繁下台。

不過,這在客觀上也給美國控制日本制造了困難,因為日本政客不是在選舉,就是在去選舉的路上,美國根本找不到可以正常交流的物件。

可以說,這種「首相接力賽」模式,既是外部壓力給日本政壇造成的結果,也是日本應對外部壓力的一種方式。

石破茂本人便是在這種政治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日本政客。他的政壇經歷深刻地反映了一個被美國深度控制的國家是如何在掙紮中被扭曲的。

叛逆青年

1972年9月底,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存取中國,簽署了【中日聯合聲明】,實作了兩國邦交正常化。

此時,日本國內以田中角榮為代表的改革派認為,和亞洲國家建立友好關系是對日本有利的選擇,也由此開啟了中日經濟緊密互聯的起點。

然而,當時中美之間還沒有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日本這一超前的動作引起了美國的不滿。

更加讓美國擔心的是,田中角榮對日本政壇的控制愈加深入,有一家獨大,不受控制的趨勢。

於是,1974年,田中角榮爆發貪腐醜聞,被迫辭去首相一職。但是,田中角榮仍然在日本政壇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田中角榮訪華

1976年2月4日,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公司副總裁主動向參議院揭發,公司向日本的多名政界人物贈送了巨款。

一個月後,東京地檢特搜部檢察官從美國提供的證據中,發現了一張5億日元的收據,收件人正是田中角榮。

最終,田中角榮不得不選擇退黨自保。

這時的石破茂剛剛19歲,考入了慶應私塾大學法學院。石破茂的父親石破二朗和田中角榮私交很好,當時正在鳥取縣擔任知世。

不過,石破茂同許多熱血青年一樣,對媒體上曝光的日本政壇黑幕十分厭惡。

他當時的誌向是進入報社,成為一名揭露黑暗的記者,並且曾經發出過「絕對不進入政壇」的誓言。

厭惡政壇黑暗,又出身於政治世家,這種環境造就了石破茂在年輕時十分執著於規則。

在擔任學生會成員時,石破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根據學生會的規則,你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他將這種行事方式當成了對家庭的反叛,也是對自己的救贖。

不過,對於田中角榮來說,石破茂所痛恨的政壇黑幕背後,還有著另外一個故事。

一方面,田中角榮的確動用了大量金錢來收買議員。每當有議員因為資金匱乏而無法競選時,田中角榮都會從保險箱中掏出一個裝滿日元的塑膠袋。

透過金錢繫結眾多議員,田中角榮在十幾年間一直是自民黨最大派閥田中派的幕後掌控者,被日本媒體稱之為「黑暗將軍」。

田中角榮

甚至,田中角榮退黨之後,日本政界還流傳著「若沒有田中派的支持,誰都無法成為首相」的說法。

但是,另一方面,身為改革派的田中角榮,同時面臨來自國內保守派和美國的巨大壓力。 在決定存取中國的前夜,田中角榮甚至被多名議員大罵國賊。

用金錢收買議員,在田中角榮看來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的必要步驟。

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石破茂也逐漸明白為了達到目的,適度的變通並非完全不可取。

大二那年,成績優異的石破茂獲得了參加全日本學生法學辯論賽的資格。

在比賽之前,一名法學教授告訴石破茂,這場辯論源於一個真實的案件,評委正是當年主審的法官。

於是,石破茂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想法,參考了當年的判決案例,最終贏得了全日本法學辯論賽的第一名。

大學畢業後,石破茂也沒有去做記者,而是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了在當時極為風光的三井銀行。

1981年,石破茂的人生開始真正與田中角榮交匯。這一年,他的父親因為胰臟癌去世,田中角榮作為他父親的好友主持了葬禮。

葬禮結束後的幾天,石破茂禮節性的拜訪田中角榮,以表示感謝。

在客套幾句之後,田中角榮以命令的口吻要求石破茂繼承父親的政治遺產,並承諾只要他參加競選,就一定能成為議員。

經過了兩年的猶豫和掙紮,石破茂最終選擇加入田中角榮領導的星期四俱樂部,並在1986年的選舉中當選為鳥取縣議員。

寧靜的鳥取縣

不過,那時的石破茂仍然不認同田中角榮的做法,立誌要在掌握權力之後,改變黑幕重重的日本政壇。

妥協中年

1987年,日本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在多個領域都和美國有著激烈的競爭。除了廣場協定,雷根政府還發起了301調查,對日本的科技行業加征了100%的關稅。

在這種大背景下,日本政壇再次爆發了一場大地震。

1988年10月19日,東京地檢特搜部調查了一家名為瑞可利的公司,發現日本政客透過售賣未上市公司的股票獲利,包括時任首相和前首相在內的90名政治人物卷入其中。

這次事件讓初入政壇的石破茂深感痛心。他同鳩山由紀夫、武村正義等自民黨年輕議員一起,組成了「烏托邦政治研究會」,立誌尋求一條「沒有貪汙的政治之道」。

1993年6月,因不滿自民黨在選舉改革中的表現,石破茂等人對內閣的不信任提案投了贊成票。

兩個月後,深陷醜聞的自民黨失去了眾議院多數席位,結束了長達38年的執政。主張選舉制度改革的日本新黨,成為了執政黨。

於是,石破茂轉而開始支持新黨,並因此遭到了自民黨的停職處分。他幹脆和鳩山由紀夫等人脫離自民黨,加入了新黨。

腐敗醜聞外加經濟泡沫破裂,使日本政壇進入了一段混亂的「首相接力賽」。從1989年至1996年的七年間,共有7人相繼出任首相,其中任期最短的僅有64天。

頻繁的首相更替,讓日本躲過了美國的部份外交施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喘息時間。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主張改革的新黨也爆發了貪腐醜聞,細川內閣宣布辭職。

岸田文雄內閣

經歷了這些的石破茂開始逐漸成熟,也認清了日本政壇的現實: 醜聞是勒在日本政客脖子上的韁繩,沒有人進入這片沼澤地後可以獨善其身。

此時,他才明白田中角榮「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的含義。

2001年,911事件之後,總統小布希將註意力轉移到了中東,以「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態度向盟友施壓,要求日本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

認清現實的石破茂,開始大力支持日美同盟,迎合小布希政府的要求。

2002年,石破茂被任命為防衛廳長官。在擔任防長期間,石破茂積極推動允許向伊拉克派遣日本自衛隊的【伊拉克特別措施法】。

不過,石破茂一邊積極配合美國的要求,另一邊也在為日本謀求更多的自主空間。

在2005年出版的【國防】一書中,石破茂寫道:「日本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應該提出我們自己的想法,而不僅僅因為美國人告訴我們這樣做。」

2006年,中東戰事告一段落,美國再次將戰略中心轉向亞洲。

那一年,安倍晉三首次當選首相,並打破任期內首訪美國的慣例,將中國作為第一個外交存取的國家。

結果不到一年,安倍晉三就因為多名內閣成員接連爆發醜聞,被迫辭職下台。日本政壇再次開始了一場短命首相接力賽。自2006到2012年,日本在六年間更換了七個首相。

期間,石破茂結束了國防領域,將目光轉向了日本的鄉村地區。2008年,石破茂出任農林水產大臣,表現出了在農業上的專業程度,獲得了農政通的稱號。

由於在國防和農業方面的豐富履歷,石破茂獲得了許多地區議員的支持。

2012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石破茂進入了第二輪,但由於缺少派閥支持,最終輸給了安倍派的掌門人安倍晉三。日本從此進入了「安倍時代」。

在此期間,石破茂也終於理解了田中角榮不惜一切代價「拉幫結派」的用意。他聯合了黨內的一些無派閥人士成立了水月會,組建了自己的派閥。

但是,勢單力薄的水月會仍然不足以和自民黨大派閥抗衡。在此後的多次總裁競選中,石破茂均以失敗告終,獲得了「萬年老二」這一外號。

不過,福禍相依,這也讓石破茂躲過了日本政壇危險的時刻。

水月會

隨著美國越來越將戰略重心放在亞太地區,日本面臨的外部壓力也與日俱增。

2022年7月,隨著奈良市的一聲槍響,安倍時代宣告結束。日本政壇進入了又一次振蕩期。

這一次,「萬年老二」石破茂將以田中角榮最後弟子的身份卷土重來,開啟又一次「首相接力賽」。

精明老年

11月11日,當外界還在猜測誰將贏得首相之位,身處國會上的石破茂卻絲毫不顯緊張,甚至打起了瞌睡。

石破茂打瞌睡

睡醒之後,石破茂毫不意外地第二次成為了日本新一屆首相。

石破茂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是因為他早已跟國民民主黨主席玉木雄一郎舉行了會談,雙方達成了合作共識。

不過,這個新的政黨聯盟也並非十分穩固。就在新首相投票選舉當天,日本一家周刊雜誌突然發了一條配有現場照片的勁爆新聞: 玉木雄一郎瞞著夫人與情人在店裏過夜。

這條醜聞雖然不足以讓執政聯盟破裂,但是也給新的石破內閣蒙上了陰影。

不久前,首相岸田文雄的倒台,正是因為一起「黑金」醜聞。

2023年12月19日,東京地檢特搜部對安倍派事務所入室搜查,發現自民黨的眾多政客隱瞞了數億日元的政治籌款收入。

一時間,時任首相岸田文雄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拜登政府時期,岸田文雄已經非常迎合美國的要求,積極推動美日韓三方峰會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加入封鎖東方大國的半導體同盟,配合美聯準加息,不惜加速日元貶值為美國提供流動性等等。但是,顯然,美國認為這一系列動作還不夠。

在巨大的外部壓力下,日本政壇又開啟了熟悉的「擺爛式抵抗」。

今年1月18日,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表示「為了挽回政治信賴,將解散宏池會。」安倍派、岸田派、二階派等自民黨重要派系緊隨其後,紛紛宣布解散。

8月14日,岸田文雄宣布放棄下一屆自民黨總裁競選。一場新的「首相接力賽」正式登場。在老派閥紛紛解散的情況下,萬年老二的石破茂也找到了機會,爭取到了岸田派、菅義偉派的支持,擊敗了麻生派支持的高市早苗,贏得了自民黨總裁之位。

不過,經驗老到的石破茂也明白,自己上台是得益於老派閥之間的相互爭鬥,執政基礎非常薄弱。

石破茂註定只是「首相接力賽」中的一環。能夠憑借短暫的任期,做一些兩不得罪的事情,為日本拖延一些時間,便是極限了。

10月10日,石破茂出席了東協峰會。在這場會議中,石破茂回憶起了田中角榮促成中日建交的往事,並稱田中角榮為自己的「政治導師」,以及願意與亞洲鄰國改善關系。

石破茂出席東協峰會

隨後,石破茂表示不會前往參拜靖國神社。

但是,祭奠當天,石破茂仍然派人送去了祭品。日本終究擺脫不了那個已經主宰了它近80年的陰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奉行美國優先的川普,贏得了大選。那個一邊要求日本無條件配合自己,一邊對日本征收高昂保護費的美國又回來了。

面對川普「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割肉餵鷹」的政策,除了勤加練習如何打高爾夫,石破茂並沒有很好的應對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執政根基淺薄,首相地位不穩反而成了一種優勢。因為某個突然爆發的醜聞而下台,幾乎已經是石破茂註定的結局。然後,日本再去尋找下一個接力的首相。

當川普重回白宮,想要對日本征收保護費時,很可能會面臨找不到「話事人」的尷尬局面。

然而,拖延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朋友則是致命的。面對一個空前饑餓的帝國,越來越多的「盟友」將在不斷的逃避中迎來被吃幹抹凈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