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杜馬副主席:今年沒有俄羅斯兒童被外國收養,我們自己會照顧孩子

2024-10-10國際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當地時間周三,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安娜·庫茲涅佐娃(Anna Kuznetsova)透過杜馬電視台透露,近年來外國公民收養俄羅斯兒童的案例數量大幅減少,2024年這一行程已經完全停止,「2024年,沒有一名俄羅斯兒童被外國家庭收養。2023年,只有6個孩子被送往外國。」
俄媒報道稱,庫茲涅佐娃提及此事時,她正談到有關禁止變性合法國家的公民收養俄羅斯兒童的一項新法案。俄議員正在對該法案的實質內容進行審議。
她說道:「我們自己會照顧孩子。今天,我們看到希望領養孩子的俄羅斯公民正在不斷增加。我們還需要加強與這些孩子的血親親屬之間的合作,從一開始就防止他們淪為孤兒,進入寄養系統。」
RT引述庫茲涅佐娃上個月在一次議會會議上的匯報內容稱,在過去十年中,外國收養率穩步下降。2018至2019年度,有529名俄羅斯兒童被外國收養;2020至2022年期間,這個數位下降至164名。
「2024年,這個行程徹底停止了。」她對杜馬電視台表示,「將現有趨勢納入法律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在這些過程中存在各種利益相關方,但俄羅斯聯邦憲法已經規定了一項至關重要的原則:兒童是優先考慮的物件。」
俄國家杜馬副主席安娜·庫茲涅佐娃。杜馬電視台
據RT報道,自2023年以來,所有在俄羅斯提供收養服務的外國非政府組織辦事處均已關閉,多個國家的公民被禁止收養俄羅斯兒童。
很早之前,俄羅斯就已經禁止了美國公民的領養行為。綜合俄新社報道,2012年,俄方效率極高地以超高票數迅速透過了【季馬·雅科夫列夫法案】,禁止美國公民和組織收養俄羅斯兒童,廢除俄美2011年7月簽署的收養協定,並臨時禁止美國資助的政治非盈利機構在俄活動等。
十幾年前,這個法案出台之際,俄羅斯當時是20年來世界上最大的兒童收養來源國,有超過6000名俄羅斯兒童被美國公民收養。但從1996年以後,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多起俄孤兒在美領養家庭中死亡或受虐的慘案。俄方稱,美國司法系統不僅表現出極大的縱容,還阻止俄方外交人員參與調查。
直接促使該法案誕生的,是當時發生的一樁悲劇。一名兩歲大的俄羅斯孤兒季馬·雅科夫列夫在送養到美國不到三個月,被美國養父鎖在車裏長達9小時後中暑死亡。事件當時引發俄國全國震怒,法案也是以這個孩子的名字命名的。
不過,西方普遍認為俄方出台該法案的實質是反制美國【馬格尼茨基法案】,後者禁止被美方視為「侵犯人權」的俄稅務、法律官員入境美國,並凍結其在美國的財產。
2019年7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亭存取葉卡捷琳堡,與一個獲得「父母榮耀勛章」的家庭會面。該勛章授予有7個或更多孩子的家庭。視覺中國
2022年8月,有俄羅斯議員提議將該法案的收養禁令範圍擴大到所有「不友好國家」,稱將俄羅斯兒童送去這些國家將是對「國家未來的打擊」,因為西方「破壞了傳統價值觀」。但俄總統普亭當時表示反對,他認為這項規定會侵犯生活在俄境內的烏克蘭人的權利。
此後,俄羅斯東正教會又提議禁止來自允許變更性別的國家的夫婦進行國際收養,俄羅斯已於2013年禁止同性伴侶收養兒童。這一想法得到了俄議員的支持,今年9月,俄國家杜馬一讀透過禁止變性合法國家公民收養俄兒童的法案,俄政府也予以支持。
「有必要保護我們的兒童在被變性合法國家的公民收養或監護時不會面臨危險」,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早些時候稱,新草案旨在確保沒有孩子「落入戀童癖家庭、虐待家庭以及同性家庭」。
綜合塔斯社報道,沃洛金當時還特別點名了澳洲、奧地利、阿根廷、比利時、英國、德國、丹麥、冰島、西班牙、義大利、加拿大、挪威、芬蘭、瑞士和愛沙尼亞等國家。
據RT報道,今年以來,丹麥、挪威等國均加強了對外國收養的管控、追溯等類似措施。9月初,中國也宣布調整跨國收養政策。
9月5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表示,今後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符合相關國際公約精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