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歐盟對華加稅,第一個犧牲品出現,中方態度鮮明,將放棄投資歐洲

2024-10-11國際

【歐盟對華加稅,第一個犧牲品出現,中方態度鮮明,將放棄投資歐洲】

開幕雷擊開篇: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歐盟似乎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在中國百姓沈浸在國慶的歡樂中時,歐盟 27 個成員國投票透過了對華電動車加征高達 35.3% 關稅的決議。這一異常舉動,不僅打破了原有貿易的平衡,還讓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充滿了懸念,更像是歐盟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走的一條 「捷徑」,但真的能得逞嗎?

中間部份:

沖突

近年來,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電動車增長迅猛,從最初 10% 的關稅到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中國汽車品牌不僅打破了歐美傳統油車在中國市場的壟斷,還將新能源車銷售到歐洲。像大眾、寶馬、標致等歐洲傳統汽車品牌受到巨大沖擊,市場占有率下降。歐盟不甘心被超越,於是想出加征關稅這一招。這其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作為親美派起到了推動作用。幾個月前她就攛掇加稅,當時中方回應以對歐盟豬肉產品反傾銷調查並積極協商,但歐盟無動於衷。

背景

中國新能源技術的進步和品牌的崛起是這一沖突的大背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中國傳統汽車市場帶來巨大變化,一些國產汽車品牌脫穎而出。而在歐洲,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利益考量。德國作為歐盟經濟強國,大眾等品牌在中國市場有重要地位,中國是其重要海外市場,面對新能源沖擊,德國明白只有與中國合作才能保持汽車工業輝煌,所以反對加稅。而法國,由於標致、雪鐵龍等品牌結束中國市場,便想借此機會保護自家車企,帶頭同意加稅。

問題

歐盟的加稅行為引發了諸多問題。 首先,這破壞了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使得雙方原本友好的合作氛圍變得緊張。其次,內部矛盾凸顯,27 個成員國中贊成加稅的只有 10 個國家,反對和棄權的多達 17 個,這表明歐盟各國並非團結一心。

結果

中方態度鮮明,不再妥協。中國駐歐盟商會表示一旦歐盟加稅,將加劇企業對歐洲營商環境的擔憂,中國企業會重新評估並減少在歐洲的投資。法國白蘭地成為第一個犧牲品,早在幾個月前中國就對法國白蘭地和豬肉產品發出警告,法國是中國進口白蘭地的大國,占到法國出口量的四分之一,白蘭地行業從業者曾抗議,但馬克龍未在意。如今,反制措施正式拉開帷幕。

收尾部份:

「胳膊擰不過大腿」,歐盟以為加征關稅就能保護自身利益,卻不知這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歐盟此舉實在不明智,貿易應該是互利共贏的,而不是透過這種不正當手段來打壓。中方的反制是合理且必要的,這是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歐盟應該明白,合作才能共贏,否則最終只會自食惡果。希望歐盟能夠及時反思,重新回到與中國友好合作的道路上來,而不是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