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國人專騙中國人,跨國電詐害人無數,直接派出軍警打擊不好嗎?

2025-01-12國際

近期,因為演員王星被騙至緬甸,國內輿論又一次聚焦到了緬北的詐騙問題。有人甚至認為,不應該用電信詐騙來形容他們,應該將他們定義為恐怖分子。

可事實上,緬北的電詐以及整個東南亞的人口販賣,這些問題由來已久。而且媒體報道的僅僅是冰山一角,海水以下的部份更是深不可測。

至於人們總是在問,為什麽中國不派出軍警力量把緬北的犯罪分子都剿滅了?這種問題在實際層面,甚至連討論的價值都不具備。

那麽,緬北的電詐問題難道真就無解嗎?作為個人,又該如何避免被騙財甚至是被騙走呢?

警告遊客不要到湄索地區

王星在被警方解救後,他向媒體描述,所乘坐的汽車穿過了河流,沿途的環境很簡陋,然後自己就意識到,可能已不在泰國是進入緬甸境內了。

泰國的移民局,隨後的調查結果證實了這種說法。本月3號上午10點左右,王星乘坐的汽車,就已經到達了湄索縣。

王星可能不知道,還在2023年3月份,泰國警方就向國外的遊客發出過警告,千萬不要到湄索地區遊玩。

湄公河流經這一地區,而只要過了河對岸,就到達了緬甸的妙瓦底。多年以來,這一地區的綁架、非法拘禁、人口販賣等犯罪活動相當猖獗。

而且,上述犯罪活動又跟電信詐騙以及賭博,有著緊密的關系。所以說,只要稍微關註新聞的人,就一定會對這些危險地區存有戒心。

自身防範只是一方面,現在的緬北電詐,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詐騙方式。換言之,他們總能有針對性的找到個人的軟肋。

也正因為防不勝防,每當緬北電詐又登上熱搜,很多人還是會問,我們的軍警力量為什麽就不能過去把他們徹底剿滅呢?

並非沒有打擊

首先要說明的是,國家采取的打擊行動,和網民想象中的打擊行動完全是兩碼事。

網民想象的行動是,我們的軍警力量以雷霆之勢,將緬北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犯罪勢力全部剿滅。

這種想法符合爽文的特征,可是在現實當中根本不可能操作。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美國的毒品販賣和非法移民,都跟墨西哥等拉美國家有很大關系。

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軍事力量,那美軍為什麽不越界把問題徹底解決掉呢?主要原因就是,國家主權不容侵犯這個定義,可不僅僅是嘴上說說的。

現行的國際法乃至其他準則,之所以對全世界的國家有約束力,就是因為國家不分大小也不分強弱,都在帶頭遵守這些規定。

哪怕是被稱為霸權者的美國,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他也要用洗衣粉的借口來當依據。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不要說東南亞等國家不允許我們的軍警力量介入,就是事先協商好他們允許,我們要不要派軍警力量過去,也是值得商榷的。

所以說,自己派軍隊前去剿滅,這種場景也只能想象一下。現實中的打擊方式,是這一地區的幾個國家聯合采取行動。

比如在2023年8月,中國、泰國、緬甸、寮國4個國家,開啟了聯合行動。在泰國的清邁設立綜合協調中心,以便在未來對這一地區越發猖獗的犯罪行為進行聯合打擊。

由於電詐在內的系列犯罪活動越來越猖獗,對這種聯合打擊行為,不少網民持懷疑態度。

很多人已經認定,泰國或者緬甸的警方內部,存在和犯罪分子勾結的情況,這些因素都不利於對犯罪分子展開徹底清剿。

或許存在這種情況,但在客觀層面上,聯合行動最大的不利因素,往往出現在協調不一致等問題上。

因為警方乃至國家,總是要遵守各種規定和約束。犯罪分子都不一樣,他們本身不會被規則約束,這也是為何聯合行動往往成效很低的緣故。

另外還有一點,即使持續對這一地區的犯罪活動展開打擊,最終的局面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犯罪滋生的根源是貧窮

退一萬步說,即使我們不顧及影響采取了行動,剿滅一波犯罪分子後很快又會出現另一部。

緬北電詐問題被關註之前,東南亞地區的另一個綽號可是「金三角」。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東南亞地區的毒品犯罪活動就相當猖獗了。

這麽多年過去了,當地的毒品種植和販運產業依然存在。為什麽我們不打擊,就是因為根本問題一直不能解決。

近年來的電信詐騙,其風頭在一定程度上蓋過了毒品販賣,因為電詐的風險相對更低,其利潤報酬卻比販毒更可觀。

問題的真正根源,不在於犯罪的型別多樣化,也不在於這一地區有沒有展開過打擊行動。真正的根源,是這裏存在合適的犯罪土壤。

中南半島上的國家,除了泰國和越南的經濟情況稍好之外,緬甸、寮國和柬埔寨,綜合國力落後,民眾整體的生活水平還很低下。

尤其是緬甸,不但貧窮,國內各方軍閥勢力更是犬牙交錯。犯罪本身,就是突破法律規則的約束賺錢。越是生活水平低下的地區,再加上政治混亂,就越能成為犯罪的溫床。

更何況,緬甸各地的軍閥,有些本身就參與了販毒和詐騙的犯罪活動。他們不會打擊這類犯罪,還會在幕後給犯罪分子提供庇護。

而對當地的民眾來說,只要品嘗了犯罪帶來的暴利成果後,他們當然就不會在合法的渠道內謀生賺錢。

再者說,這一地區本來就很貧窮,沒有產業更沒有賺錢的機會,而人們又不可能繼續從事過去的農耕生活。所以,他們願意去犯罪,或者是參與到由犯罪衍生出來的其他行業。

警方采取行動,可以打擊一波犯罪,可當風頭過去之後,犯罪活動還會露頭。只要窮的根源始終存在,犯罪現象都不會消失。

可能有人會疑惑,世界上貧窮落後的國家很多,為什麽偏偏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呢?而且還偏偏是我們的鄰居?

這其中的因素,恰恰跟我們的發展有關。

富國旁邊的犯罪活動

過去一種主流的觀點是,東南亞地區山高林密便於隱蔽,再加上跟中國接壤的地區都是高山大河,所以才形成了犯罪集中的局面。

事實上,地理因素並非真正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好了,旁邊的窮國,就會產生一系列針對它的犯罪產業。

比如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經濟發展沒有現在好,民眾的生活整體上很低下,那時候根本就沒聽說過,東南亞的犯罪問題影響到了國內。

中國整體經濟發展起來後,東南亞地區的跨境犯罪,才越來越多的被國人所知曉。為什麽會這樣?是因為富裕起來後,很多人會產生更多的欲望和訴求,但這些東西,有時候會突破法律的底線。

於是,一些犯罪活動和犯罪產業,就會在富國的旁邊產生。就像猖獗的毒品買賣,僅僅是因為吸毒者上癮後會產生強烈的依賴嗎?

這不是全部的原因,全部的原因則是,市場上有很多有錢的人,他們本身對毒品就有主動的需求。

再看現在的緬北電詐,不管參與者是不是中國人在幕後主導,都可以肯定,犯罪分子很了解中國當下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整體的私密泄露情況。

說白了,他們知道中國人有錢了,同時也知道中國的私密泄露資訊泄露很嚴重,所以才會有針對性的出現電信詐騙。

就像印度,也存在嚴重的電信詐騙產業,但是印度的犯罪分子,他們主要面向的是歐美群體。

因為印度人說英語,他們騙中國人的話在語言上有障礙,但是騙英國人或者美國人,那就是輕車熟路了。

再比如美國南北方的兩個鄰居,大部份針對美國的犯罪活動,都集中在墨西哥。

為什麽這些犯罪產業不會集中在加拿大?就是因為加拿大人也有錢,整體上不屑於這麽做。何況更富裕和更發達的國家,政府本身的組織力度,遠高於其他窮國。

從上述情況中就能看出來,只要是富裕的國家,就會產生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犯罪活動和犯罪產業。

緬北的電詐產業,就是對我們的「私人客製」,甚至有傳言一直在說,幕後的大佬都是中國人在掌控。不管是真是假,都能看出這種犯罪是有針對性的。

而犯罪活動所在地又是貧窮落後的狀態,只要這種狀態沒有完全改變,即便對犯罪分子展開持續性的打壓,也難以徹底根除。

可能有人會說,那就持續展開打擊,不計成本的進行打擊。理論上可以這麽想,真要實際操作起來,由於存在各種各樣的掣肘,基本上就行不通。

因此說來說去,針對他們的打擊只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至於公眾個體,只能盡量做好防範。

結語:每天被販賣的200華人

2023年,泰國警方曾公布過一項數據,每年至少有7萬名華人由泰國被販賣到了緬甸,平均算下來每天至少有200人。

而且,這還僅僅是警方公布的數據,實際的情況可能更多。有觀點就認為,這些被販賣的華人不一定全都是被迫和被騙的,還有一些人是來自國內,他們主動到這地區從事詐騙活動。

不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犯罪活動,其主要目標還是針對中國。

就好比墨西哥黑幫向美國販毒,緬北地區的犯罪活動,肯定不針對其他國家,更不會針對當地人。

當然,整個東南亞地區的人口販賣相當猖獗。2018年的一項報告顯示,僅在湄公河地區,販賣人口的規模就占全世界人口販賣總規模的1/3。

所以說,真想扭轉這種局面,打擊犯罪僅僅是表面手段,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這些國家真正的蛻變。

參考資料:

【「來源國、目的地和過境地」,泰國人口販運的殘酷一面】 南方周末 2015年1月10日

【泰警方:每天有將近兩百華人被販賣 公布數據觸目驚心】 中國網 2023年8月22日

【專訪泰國警方還原王星案始末】 新華社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