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2022年2月俄烏沖突一爆發,那走向就讓人大跌眼鏡,完全超出大家的預料。本來以為俄羅斯這「戰鬥民族」出手,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畢竟人家可是放話要搞「特別軍事行動」,速戰速決的架勢,結果呢?

俄軍一開始確實猛,直奔著基輔就去了,勢如破竹啊,大家都以為烏克蘭要涼涼了。萬萬沒想到,這俄軍戰鬥力咋還帶後勁不足的?一年多過去了,別說拿下基輔了,自家後院還三天兩頭被烏克蘭偷襲,這反差感簡直了!
吃瓜群眾表示:就這?看來這仗沒個幾年是打不完了。可就在大家以為俄烏要死磕到底的時候,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突然來了個神操作,說願意「承認烏克蘭主權完整」,還搬出了1991年的【烏克蘭獨立宣言】當擋箭牌。

這意思可就大了,1991年啥概念?那時候別說烏東地區了,連凱瑞米亞都是烏克蘭的,這俄羅斯是打算吐出所有占領土地?這是鬧哪出啊,不少人開始懷疑:俄羅斯是不是瘋了?
要想知道俄羅斯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咱還得先捋捋,這仗到底為啥打起來?說白了,俄羅斯一直想要一個和西方之間的「安全緩沖區」。
別看俄羅斯對外一直是一副「戰鬥民族」的硬漢形象,但自從蘇聯解體後,經濟就一直半死不活的,真要吞並一個國家,那經濟負擔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說,俄羅斯發動戰爭,更多是為了「自保」,說白了就是擔心北約東擴,威脅到自身安全。畢竟「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可不是一句空話,美西方一直想方設法地想肢解俄羅斯,最好是直接分裂成17塊,永絕後患,顏色革命就是他們慣用的伎倆。
而烏克蘭,就是這場地緣政治賽局中的「棋子」。2004年的「橙色革命」徹底改變了烏克蘭的命運,經濟一落千丈,國內親西方勢力擡頭,吵著鬧著要加入歐盟。

2012年,烏克蘭和歐盟眉來眼去,準備簽署聯系國協定,這可把俄羅斯惹毛了。普亭和梅德維傑夫趕緊去找當時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談心」,最終用150億美元的貸款協定,換取了烏克蘭放棄加入歐盟的承諾。
說實話,這筆買賣對烏克蘭來說不虧,畢竟就算加入了歐盟,也未必能得到多少好處,現在白賺150億美元,何樂而不為呢?
但烏克蘭國內那些被忽悠瘸了的民眾可不這麽想,他們鐵了心要抱歐盟大腿,結果「顏色革命」再次上演,親俄政府被推翻,俄羅斯的「安全緩沖區」計劃徹底泡湯,這可把普亭氣壞了。

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凱瑞米亞問題。1954年,赫魯雪夫腦子一熱,把這個黑海戰略要地送給了烏克蘭,結果蘇聯解體後,凱瑞米亞反而成了卡俄羅斯脖子的「利刃」。
眼看著烏克蘭新政府要將俄軍趕出凱瑞米亞,俄羅斯也顧不上國際社會的譴責,強勢出手,發動了凱瑞米亞危機,俄烏關系急轉直下。
說到底,普亭發動這場戰爭的目標很明確:最好的結果是讓烏克蘭變成一個「去軍事化」的傀儡國,絕對不能加入歐盟和北約;最差也得保住烏東地區,給自己留點戰略緩沖。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如此,俄羅斯為啥又要主動提出「歸還」領土呢?這就要說到拉夫羅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神操作」了。
他當著全世界媒體的面表示,只要烏克蘭遵守1991年簽署的【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俄羅斯就願意承認其領土完整。
好家夥,這招實在是高啊!因為【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第七條明確規定:「烏克蘭不參加軍事集團」,也就是說,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是烏克蘭的「立國之本」。

拉夫羅夫這番話,直接把球踢回了烏克蘭,也讓那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啞口無言:你看,我們俄羅斯已經仁至義盡了,是烏克蘭自己不守信用,非要加入北約,這能怪我們嗎?
可明眼人都知道,澤連斯基政府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為了打贏俄羅斯,他已經簽署了一堆賣國條約,換取西方援助,這時候停戰,對他來說無異於自尋死路。

所以說,拉夫羅夫的「歸還」承諾,更像是對烏克蘭政客的「道德綁架」,以及對國際輿論的「公關策略」,至於烏克蘭的未來,恐怕還得繼續在這場戰爭的泥潭中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