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3日訊 東營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借助黃河入海口的區位優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綠色發展。

眼下,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科學補水監測平台正在最佳化升級,保護區管委會將逐步擴大平台的濕地監測範圍,調整監測精度。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生態監測中心主任劉靜說:「如果水位超過了上限值,要即時對這個區域向外排水,水位如果低於下限值,就要適當向這個區域補充黃河水,更好地維護(濕地)生態系的健康。 」

圍繞黃河口濕地保護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兩大保護工程」,今年,東營已完成濕地生態補水1.9億立方和24公裏水系聯通,以及1.5萬畝濕地修復年度任務,持續提升生態系多樣性、穩定性。東營市委書記楊國強說:「我們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結合起來,加快黃河口國家公園建立,實施好生態補水、互花米草治理等重點計畫,著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的重要標桿,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東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作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東營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和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正全力支持石油勘探開發,推進實施全國第一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計畫,大力發展光伏、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加快建立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6平方公裏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已有上海電氣、中船海裝等頭部企業入駐。 山東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廣說:「山東海域規劃了35GW的風資源,東營占到9.5GW的市場,透過我們這個生產基地,產品透過廣利港碼頭,可以快速入海,切入到北方市場,全國的海上風電也都能放射線到,還有利於我們的出口。」

聚焦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東營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2%,外貿進出口增長33.5%,居全省第3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居全省第2位。 東營市委書記楊國強說:「堅持把創新驅動、產業轉型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優勢傳統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加速突破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搶抓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的機遇,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為牽引,努力在推動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上奮力突破、走在前列。」
閃電新聞記者 劉洋 張鑫 周帥 陳海濤 編輯 張潔 東營台 楊曉青 通訊員 崔文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