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歷史

美本早申人數暴漲,國際生申請規模較疫情前增長63%

2022-11-23歷史
美本早申人數暴漲,國際生申請規模較疫情前增長63%

記者 | 陳瓊燁

近日,美國通用申請平台Common App公布其2022-2023學年平台首份早申數據。該平台擁有超900所成員高校,為美國使用最廣泛的大學申請平台,私立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和公立院校均允許學生透過該平台送出入學申請材料。

截至2022年11月1日,2022-2023學年共有74.8萬名學生透過Common App向841所高校遞交285.3萬份早申階段的入學申請。本學年的申請量遠超前兩學年,相較疫情前的2019-2020學年,本學年申請人數和申請材料份數分別增加26%和41%。

美本早申人數暴漲,國際生申請規模較疫情前增長63%
近四年美本早申數據。 圖片來源:Common App

此外,在人均早申院校數量上,本學年每位學生平均向3.8所高校送出了入學申請,高於前兩學年的3.3所和3.7所。

美本早申人數暴漲,國際生申請規模較疫情前增長63%
近四年美本早申階段國際申請人數量變化。 圖片來源:Common App

截至11月1日,國際生早申人數呈現「飆升」。該平台數據顯示,這一群體共有6.5萬人,比疫情前2019-2020學年的近4萬人增長63%,而同期美國本地學生的漲幅僅為20%。

早申階段,國際生前五大來源國依次為中國、印度、奈及利亞、加納、加拿大,但Common App並未披露各國具體申請人數。

少數族裔(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的申請數量也顯著上升,達到15.8萬人,較疫情前的2019-2020學年增長32%,超過非少數族裔群體20%的增幅。少數族裔包括黑人或非裔美國人、拉丁裔、美洲原住民或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的申請人。

早申階段的美國本地學生大多數來自於富裕家庭。該平台數據顯示,61%美國申請人來自全美收入最高的前20%地區,僅5%的申請人來自收入最低的20%地區,這與此前申請季的趨勢基本一致。家族第一代大學生申請量較疫情前增長43%,漲幅較非第一代大學生申請量翻倍。

本次早申階段,盡管僅有4%的學校要求申請人提供標化考試成績,選擇送出的申請人數量占比達48%,同比略微下降。2020-2021學年由於新冠大流行爆發,不少美國大學開始采用標化可選政策,當年僅有11%的院校要求送出標化成績,選擇送出的申請人占比45%。疫情前,超半數院校要求標化成績,2019-2020學年有78%的申請人遞交標化。

美國本科的早申分為「提前決定」(Early Decision,下稱ED)和「提前行動」(Early Action,下稱EA),大多院校的截止日期在11月1日。

前者通常包括ED1和ED2兩輪。絕大多數提供ED錄取的美國大學ED1截止日期在11月1日,ED2則為第二年的1月1日。ED申請只能選擇一所院校,一旦錄取,學生必須去這所學校就讀,如果反悔可能會影響其他批次學校的錄取。正因為有諸多限制,ED申請的錄取率通常高於常規階段的申請。

Common App釋出的數據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數據僅包括使用該平台申請的學生,此外,每年均有新的院校成為該平台的會員,申請這些院校的申請人數均被計作新增申請人數。同時,部份院校的早申截止日期晚於11月1日,實際的早申規模將大於Common App目前釋出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