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家住蕪湖市繁昌區峨山鎮灣店村的王克琴今年已經70歲了,在母親去世後,她義無反顧地照顧起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我只要有口飯,就不會讓小妹餓著。」王克琴將妹妹接到家中,像慈母一般,七年如一日照顧妹妹。

王克琴的小妹王四妹今年56歲,小時候因為患腦膜炎留下了後遺癥,導致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母親照顧。七年前的除夕,92歲的母親因操勞過度,不幸去世。王克琴趕到位於繁昌平鋪鎮五華村的娘家,給母親辦完喪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可憐的小妹今後怎麽辦?
王克琴有兄弟姐妹6人,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有的患病,有的在外地生活,有的家庭條件不好,作為長女的王克勤毅然接下照顧小妹的重擔。她對著老家的鄉親們表示:只要自己有一口飯,就不會讓小妹餓著,再苦再累也要承擔照顧小妹的責任。王克琴說到做到,當時就把妹妹領回峨山鎮灣店村家中。
為了當初的一句承諾,王克琴付出了太多。王克琴每次都要把飯端到妹妹面前,她才會自己慢慢吃飯。王四妹從三十歲開始掉牙,嘴裏早就沒有牙了,王克琴只能把飯煮軟,把青菜切碎給她吃。
最讓王克琴苦惱的是,如果沒人提醒,王四妹就會把大小便拉到身上。王克琴每天晚上要兩次提醒小妹大小便,有時候小妹睡得香,不願意起來,王克琴一遍遍喊,耐心哄她起來。每當王克琴聞到小妹身上有異味時,就立即幫她洗身子、換衣服。
讓王克琴感到欣慰的是,家人都比較支持她的善舉,在外地打工的丈夫,每次回來都會帶些水果給王四妹,已經結婚的女兒,每次回娘家時,都會帶上許多衣服和好吃的給小姨。時間久了,王四妹也會經常倚在家門口,盼著王克琴的女兒回娘家。每次看到這一幕,王克琴心裏也是暖暖的。
長期照顧一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不僅需要愛心和耐心,更需要奉獻精神。王四妹到王克琴家,就成了王克琴每天圍繞的「中心」。天冷了,睡覺前,她總會為妹妹準備兩個暖捂子,一個捂腳,一個捂肚子;天暖和了,就把妹妹帶到院裏曬曬太陽、剪剪指甲,陪她說說話。有時串門和鄰居朋友聊聊,想到家裏妹妹,聊一會就急急忙忙回家。
王克琴有高血壓,一直吃藥,五年前還被查出患有腦梗,但是她並沒有因此把照顧妹妹的責任推給其他兄弟姐妹。2020年10月,王克琴患了脂肪瘤,需要住院開刀。王克琴在手術後當晚就偷偷跑回家,忍著疼痛,照顧妹妹。「這麽多年,妹妹對我有依賴,我從來沒有在外住過一夜,如果我不在家,真不知道妹妹會怎麽過。」王克琴說,在她的悉心照顧下,王四妹全身上下始終都幹凈、整潔,一直沒有生病過。
如今,70歲的王克琴越來越感到身體不如以前,但她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妹妹。有人勸她,把妹妹送到敬老院去。王克琴說,妹妹的狀態,到敬老院只能給工作人員增添麻煩。現在自己還能動,還是自己照顧妹妹安心。
王克琴七年含辛茹苦照顧妹妹的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而她也被評選為「繁昌好人」。
湯明余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