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並且擁有一群天資聰穎的兒子,但面對這樣的問題卻讓康熙帝很苦惱。因為兒子們都很優秀,在爭奪繼承人這個位置時,更是明爭暗鬥。當時康熙帝因為兄弟間的相互殘殺,還要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


康熙晚年發生歷史上最知名的「九龍奪嫡」,讓康熙身心疲憊。胤礽是康熙最愛的皇後之子,能熟練使用滿語、蒙古語、漢語官話三種語言,馬術出眾,能左右開弓,儒家基本經典亦能粗通,並且時常聽聞聖祖宣講治國之道。
胤礽出生當天,其母孝誠仁皇後不幸難產崩逝,因康熙帝寵愛孝誠仁皇後,就把愛妻之情移轉到兒子胤礽身上,於是便對嫡後的唯一遺孤嫡子十分愛護。

胤礽14歲時,開始了與皇長子胤禔的高壓關系,胤禔號稱武力強壯,而胤礽在文學方面有些成果;形成習慣後,胤礽在每方面都要與胤禔交手與比較。到了20歲左右,因為「太子名分」的關系,成年皇子幾乎都不與胤礽往來;事實上,其他成年皇子已在背後不斷發動挑戰胤礽儲君地位的行動。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幾乎同時,皇長子胤褆因為「用魘術魘廢太子」而被奪爵、圈禁。
康熙四十八年,胤礽雖然被復立太子,但也很快在康熙五十一年再度廢黜,從此禁錮鹹安宮。

▲康熙帝兩度廢黜胤礽太子之位。(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但根據雍正皇帝所著【大義覺迷錄】中,卻揭發康熙的驚人殺意,書中寫道「大阿哥殘暴橫肆,暗行鎮魘,冀奪儲位,二阿哥昏亂失德。皇考為宗廟社稷計,將二人禁錮。」,還提到康熙下令「朕若不諱;二人斷不可留」,並且這道諭旨康熙還在眾臣面前宣布。

▲【大義覺迷錄】由雍正皇帝所著。(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但這兩位「斷不可留」的皇子,為何會得到雍正皇帝差別如此巨大的對待呢?雍正能善待廢太子,為何就不能原諒自己的大哥胤褆呢?
對此,歷史專欄作家小野聊國學接受小編存取表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利用價值不 同」,雍正其實是一位城府很深的皇帝,凡事都帶有其目的,雍正登基之初,立足未穩,身邊尚未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勢力。再加上「繼位合法性」的質疑聲音,讓雍正迫切需要朝之眾臣、滿洲勛貴尤其是皇室宗親的支持和 擁護。

小野聊國學分析,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雖然被廢,而且被圈禁高墻,但其畢竟是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0多年的國之儲君,勢力龐大、黨羽林立、盤根錯節。
對胤礽家眷的厚恩安撫,非但能夠起到拉攏皇室宗親、滿洲勛貴的目的,還能樹立雍正善待兄弟、仁義無比的正面形象。但皇長子胤褆,曾被康熙公開指責為「兇頑愚昧、不忠不孝」之輩,名譽掃地、聲望不再!且當時因為胤褆驕傲放縱,得罪一大票皇子、大臣,以至於到後來,胤褆幾乎成為了朝廷的公敵。也就是說,對於雍正皇帝而言,胤褆毫無利用價值。

但即便如此,雍正也還是沒有按照康熙的旨意殺了兩位兄長,反而善待他們,像胤礽雖然被囚禁了起來,但也娶了不少側室,還有不少兒女。
雍正帝還利用他人的名義經常送胤礽東西,一直活到病死。胤禔最後也是病死在圈禁處的。

▲胤礽是清朝第一位享有公開立儲權的皇太子。(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