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是小秦氏的兒媳婦,顧廷煒的妻子,承平伯府的嫡女。
原著中,她很會察言觀色,調解氣氛。是傲嬌嫡女中,少有的可以放下身段,長袖善舞的人。那麽,作為小秦氏的兒媳婦,她也和婆母一樣,與明蘭夫婦為敵嗎?

寧遠侯府的雕零,其實是從骨子裏往外爛的,那些後宅的侮遭事是數不勝數。那麽,朱氏做了什麽,居然說她是顧府後宅難得的明白人?
承平伯嫡女朱氏,在顧府後宅討生活
原著中,寧遠侯府還在顧偃開父母手中的時候,為了躲避皇帝追責,就將寧遠侯府分了家。
只是,因為一些原因,顧偃開的兩個兄弟沒有搬走。而顧偃開的父母過世後,顧偃開依舊沒讓兩個兄弟搬走。
顧偃開的這兩個兄弟又不是省心的,本來已分得產業,卻還賴在顧府。吃穿用度都是用的府中中饋。直接導致寧遠侯府的賬目混亂,人際關系更是混亂。

就是這樣,帶著豐厚嫁妝嫁過來的承平伯府的嫡女,在顧府後宅中,也依舊如魚得水。
長袖善舞的朱氏,最善於調解氣氛
朱氏第一次出場,是明蘭和顧廷燁大婚後的第一天。
明蘭與顧家的人不熟悉,與顧府的女眷更不熟悉。而朱氏一出場,就直接對小秦氏、邵氏、顧廷燁和明蘭說:
「娘,大嫂,二哥,二嫂,你們可來了,再不來,我若餓的狠了就自己個兒先吃了!」
朱氏這樣一句調皮可愛的話一出口,就表明了朱氏是一個活潑、熱忱的姑娘。

而朱氏見過明蘭後,明蘭遞過去一個荷包。比明蘭還大幾歲的朱氏接過荷包就說:
「娘,大嫂,二哥,二嫂,你們可來了,再不來,我若餓得狠了就自己個兒先吃了!」
這話一出,讓眾人都笑了起來。
明蘭嫁給顧廷燁後,與平寧郡主成了平輩,還曾糾結怎麽稱呼平寧郡主。而比明蘭大了幾歲的朱氏,打趣起來,卻絲毫不臉紅。
說明,這位承平伯府的嫡女,很會交際。
當得起一句——長袖善舞。
嫡女嫁人為媳婦後,依舊矮人三分
朱氏在顧府後宅生活,不僅要服侍好夫婿,還要討好自己的婆婆和小姑子。

朱氏用一句話,掩蓋了奇葩小姑子顧廷燦的過錯,順便討好了小秦氏
大婚後的明蘭與寧遠侯府的人第一次用早餐,顧廷燦就做了一件很失禮的事情:
新人大婚,自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飯。而顧廷燦卻用照顧侄子和侄女的理由,不來用餐,參見明蘭。
雖然,邵氏滿口說:「這些日子多虧七妹妹了,有她陪著嫻姐兒我便放心了。」
但是,寧遠侯府是不缺下人的,顧廷燦的侄女是顧廷煜的嫡女,侄子是顧廷煒的兒子。所以,這兩個小孩子自然是有得力的媽媽服侍的。
那麽,顧廷燦以照顧他們兩個為理由,不來參加剛剛新婚的明蘭,在禮法上是說不過去的。

不過,朱氏為了給顧廷燦開脫,趕緊岔開話題:「我家妹妹脾氣是最最好的,恭敬孝順,又喜歡小孩子,將來不知哪個有福氣的得了去!」
這樣一句看似簡單的話,卻內藏玄機——顧廷燦脾氣好,懂禮數,這次不來,真的是為了照顧小孩子。
小秦氏自然知道顧廷燦不來參見明蘭,只是單純地不想見到紈絝二哥顧廷燁和庶女嫂子盛明蘭而已。
但是,聽到有人誇獎她的女兒,她還是很高興的。

就這樣,在禮法森嚴的古代,明明是顧廷燦失禮在先,卻因朱氏輕飄飄的一句話,讓顧廷燦成了愛護小輩,性格好的,值得人人誇獎的長輩。
孕期就為丈夫納通房的好媳婦
在古代,正妻懷孕後,都會為自己的丈夫納通房妾室。跋扈的如蘭出嫁懷孕後,一口氣給文炎敬塞了兩個妾室。
而長袖善舞的朱氏,懷二胎女兒時,就早早給丈夫開臉了一個丫頭。
可這個丫頭卻有自己的算計,在朱氏孕期她服侍顧廷煒時,故意倒掉了避子的湯藥,有孕了。

這件事,朱氏作為正妻,本來可以生氣發作的。可她卻這樣勸說小秦氏:
顧廷煒子嗣繁茂是好事,而且,自己已經安排了丫頭婆子照顧她;
將來通房生了孩子,也是自己兒女的助力。
這樣一番話下來,完美地體現了朱氏是一個體貼丈夫的寬厚妻子。
惡毒的小秦氏,與媽寶顧廷煒,不配有朱氏這樣的好媳婦
小秦氏嫁給顧偃開後,只有一個終極目標——奪嫡。
所以,顧廷煒的丫頭懷孕後,小秦氏做主處理了那個丫頭。並且對朱氏說:「好孩子,你放心,有我在,誰也不敢委屈了你!」

可轉頭就對顧廷煒說:「正是要倚仗承平伯府的時候。你嶽父就只有這麽一個閨女」。
可見,朱氏拿小秦氏當婆婆,可在小秦氏眼裏,朱氏卻只是一個棋子。
原著中,朱氏的明事理,早就有了預示。而顧廷燦出嫁後,三天兩頭的回娘家哭鬧,小秦氏讓朱氏回娘家搬救兵,朱氏就做了非常明智的選擇——拒絕。
明辨是非,善於分析利弊的朱氏
顧廷燦結婚後,把公主府鬧得人仰馬翻。
朱氏不想管這個小姑子了,而且,朱氏知道小秦氏的所作所為。所以,她背著小秦氏來找明蘭,並說了三件事:
1.直言顧廷燦的所作所為,不值得娘家為她出頭;
其實,在朱氏來找明蘭前,小秦氏已經來找過明蘭,想讓她出頭勸說慶昌公主不要給兒子納妾。
而朱氏則直接表明:慶昌公主有顧廷燦這樣的兒媳婦真是倒黴。

這直接說明了朱氏不會像小秦氏那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麽事情都會做。甚至,求上了已經撕破臉的明蘭。
2.朱氏兄嫂答應把嫡長女嫁給她的嫡子;
承平伯府的嫡長孫女,許配給無爵無權的侯府旁支之子。哪怕將來顧廷燁袖手不理朱氏兒子的前程,他有朱家護著。
這件事說明了承平伯家很會教兒女,不僅朱氏的兄嫂厚道,她的兒子將來不管怎樣都有一個好前程。
而且,間接的表明:承平伯與親家小秦氏不是一夥的,明蘭可以與他們建立外交。
3.讓明蘭安心,顧廷燁出征很快就有訊息了。
此時,顧廷燁已經出征,而明蘭最擔心的就是顧廷燁的訊息。

朱氏能理解明蘭的心情,所以稍加安撫。
而朱氏做的這一切,都只為了一個目的:
「長輩的事,我做兒媳是沒法子的。可我總想著,將來孩子們大了,團哥兒和賢哥兒還是堂房兄弟,討媳婦,擔差事,總要來往的。」
朱氏直接與小秦氏劃清了界限,並且說明她是她,我是我。小秦氏做什麽我管不著,我只希望:哪怕咱們做不成親戚,也不要做仇人。
這要好的兒媳婦,小秦氏終是不配擁有
原著中,小秦氏為了奪爵,讓兒子顧廷煒火燒明蘭。最後,白白害了兒子一條性命。

一向溫柔有禮的朱氏,終於忍不住一腔怒火怒懟了婆婆小秦氏:
「多少次我好說歹說,求你別惦記那爵位了,咱們安生過日子,未必不好!偏你就是不肯罷休!相公有幾分膽量,你難道不知麽,非攛掇他去搶,去爭,去殺人放火!生生送了性命!都是你,都是你害死了他!」
而小秦氏不僅害了自己的兒子顧廷煒,更害了自己的孫子和孫女。
朱氏痛失孩子後,就帶著嫁妝回了娘家。
編後語:朱氏為人和善,又長袖善舞。回到娘家後,應該可以再嫁。
只是,朱氏也是命苦,明明與夫婿能過著簡單富有的好日子,卻因為一個天天想奪嫡的婆婆,毀了自己的小家庭。

述(最多18字
在這裏,小編只能說:家教很重要,而秦氏女子的家教,真的不怎麽樣!」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