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歷史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2022-11-22歷史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善於學習,是鮮卑人崛起的重要原因。

鮮卑人,一個被匈奴人奴役幾百年的民族。竟然能夠取代匈奴稱霸蒙古高原,最後入主中原。開啟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南北朝時代。隨後,鮮卑人更是以融入漢族的方式,成功取代南朝,成為華夏正統。有人說,鮮卑族消失了,但是鮮卑人的血液永遠留在了華夏大地,成為華夏大家庭的一員。正所謂,浴火重生。沒有死亡,怎能迎來新生?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鮮卑人謙虛好學!

  • 和匈奴人不同,鮮卑人統一的時間很短,這恰恰使得鮮卑人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鮮卑人虛心像漢人學習,不斷地進步。這一點,鮮卑人頗有漢人當年學習匈奴騎兵的風範。那就是融合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兩者的精華。成為一個復合文明。這樣的文明才可能成為東亞文明中心的主宰。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 首先我們看一下鮮卑人的裝備。此時的馬蹬已經被發明出來。這就使得騎兵的近距離格鬥更容易,並且有利於騎兵的長期行軍。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 其次,這時候的騎兵發展出了重裝騎兵,具備了沖擊戰陣的能力。騎兵已經成為決定勝負的重要力量。鮮卑人極善學習,很快從漢人那裏學到了這些。由於學習了漢人的冶煉技術,鮮卑人也得到了環首刀,並給自己的精銳騎兵裝備了馬槊。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僅僅一個槊鋒就這麽長!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這是整體馬槊的長度,大概有四米。

  • 僅僅槊鋒部份就長達50、60厘米,個別槊鋒甚至超過了80厘米。馬槊總長度長達一丈八尺。(小編換算了一下,馬槊整體長度在4公尺左右。)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 因此鮮卑騎兵擁有恐怖的沖擊力和近身格鬥能力,靠的就是這些精良的裝備,鮮卑騎兵稱霸北中國近300多年。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有了攻城利器,遊牧民族也會攻城了。

  • 從五胡亂華時候起,很多遊牧民族都學會了攻城。鮮卑人也不例外,他們不僅能攻克邊地的郡城與縣城,而且能攻克漢人的都城。他們制造的攻城器械,完全不遜色於漢人。例如,公元347年,後趙軍隊在攻打前涼的枹罕城時,使用了一種名為「雹車」的拋石機,應是取「石下如冰雹」之意。其威力之大可見一斑。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 最先建國的是已經中文化的匈奴人劉淵。史稱匈奴漢國。從「漢」這一國號來看,劉淵是打算入主中原的。只可惜,留在華夏大地幾百年的匈奴人卻只是被動地零星地中文化,主動中文化的只有劉淵等少數人,但劉淵建國沒幾年就死了,他的繼任者們也沒有把中文化工作進行下去。所以,匈奴的政權很快就滅亡了。而其他的匈奴政權,中文化程度更低,更是配角中的配角。這裏就不再贅述。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 真正主動中文化的是鮮卑人,尤其是拓跋鮮卑部建立的北魏。其中北魏孝文帝的中文化最為系統,也最為深入。他遷都洛陽、改革官制、規定鮮卑人必須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鼓勵鮮卑人和漢人通婚。以淪陷自己,敢問還有那個民族能比?雖然鮮卑人裏也有反對者,但是,鮮卑人最終還是完成了改革。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唐帝國是復合文明,已是吊打一切的存在

  • 雖然後來北魏也亡了國。但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成果卻保存了下來。鮮卑人的政權在歷經了分裂和王朝興替之後。最終以隋唐大一統王朝的面目讓世界刮目相看。此時的鮮卑人已非彼時的鮮卑人。而是浴火重生,和漢人融為一體的新鮮卑人或新漢人。這時的鮮卑人,武能攻城略地,文能治國安邦。他們在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時已顯得遊刃有余。
  • 漢人的新鮮血液(鮮卑人)

    這時候的鮮卑人漢人已經完全融合了。

  • 而其他的遊牧民族雖然也不同程度的學習漢文化,可是都是零星的中文化,最終他們建立的政權也只能如流星一樣劃過浩瀚的歷史星空,轉瞬即逝。逐漸被人忘記。而鮮卑人卻永遠的融在漢民族的血液中不分彼此,真正成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