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手殺哪家強,且看小鋒來拆墻。各位客官老爺們大家好啊,小鋒又和您見面了。
三國殺策劃沒有歷史從沒及過格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了,什麽劉備劉禪的旗幟上寫「蜀」字啦,三國人物念唐詩啦,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幹出來的好事,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件事,也是和詩句有關的,也可以算是三國殺中的歷史常識錯誤。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著名詩人,他與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並稱為「三曹」,與「建安七子」都是那個時代的文壇代表性人物。曹操的詩篇也有很多入選了中學生語文課本,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篇——【龜雖壽】。

這首詩是曹操做作的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首,其中有「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名句。這句詩是曹操以「老驥」自比,表達了自己雖然已過知天命之年但仍胸懷壯誌的思想感情。然而搞笑的是,三國殺策劃竟然選擇了這首詩中的「伏櫪」二字作為蜀國武將廖化的技能。

廖化此人,史書上並沒有記錄他的出生年份,只知道他病故與蜀漢滅亡後遷往洛陽的途中。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給他安排上了參加過黃巾起義的履歷。這下算來,他的年齡肯定不只兩位數了,也因此被貼上了老將的標簽。

歷史上的廖化最先登場與荊州時期,當時是關羽帳下主簿,襄樊之戰後逃回成都,此後一直征戰到蜀國滅亡,也確確實實算得上是蜀漢耆老了。所以,把廖化設計成一個老將的形象是合理的,可那也不能給他安排上一個曹操的技能啊!難道說他這是當了一輩子臥底不成?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但遊戲就是遊戲,不需要考證的那麽嚴謹,只要好玩就行。可、可、可廖化他、不好玩呀!
評述技能,比拼歷史,小鋒給您還原一個真實的移動版三國殺武將和三國殺對決,有理、有據、有面兒,為您的移動版三國殺增彩助力!各位客官老爺們,咱們下回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