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陳妍 朱誌姣 通訊員 陳璐 常德報道
碧水環流、青山含笑、小橋流水人家……盛夏時節,走進鼎城區謝家浦鎮向家巷村,只見大街小巷幹凈整潔,村舍洋樓相映成趣,高樹低花俯仰生姿,處處呈現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圖景。
近年來,向家巷村狠抓集體經濟這塊「壓艙石」,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為目標,透過黨建引領,創辦、領辦企業及招商引資,創新勞務模式、壯大特色產業計畫,強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有產業、有計畫、有門路的強村富民新路子。

向家巷村村內一隅。

向家巷村黨群服務中心。
創新勞務模式,村集體經濟借勢「破繭」
「以前在家一直打零工,家裏收入不是很穩定,幹一天算一天。現在有了勞務公司,平常去常德卷煙廠做工,下班後再兼職做水電工,只要肯幹,每個月能有個6000多的收入呢。」鼎城區謝家浦鎮向家巷村脫貧戶蔡偉開心地說道。
向家巷村地處丘陵地帶,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425戶1710人。以前,由於地塊零碎,耕種難度大,人均耕地面積不足,成了制約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也大大制約了向家巷村集體經濟發展。
上世紀七十年代,常德卷煙廠勞務短缺,為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向家巷村「首吃螃蟹」,挑選了10余名精壯勞力成立向家巷大隊搬運社,進駐常德卷煙廠從事從搬運、裝卸、駕駛等基礎性勞務工作,集體經濟發展「雛形」初現,憑借高效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廠方贊譽,業務量得到迅速拓展,裝卸隊伍不斷壯大,村民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村集體收入也突破50萬元,
為適應發展需要,2005年11月,裝卸公司重組,成立常德市興隆勞務有限責任公司,村集體以176萬元的原始資金入股該公司,占股20%。
勞務平台搭建後,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從「個人作戰」變成了「集體沖鋒」,原本零散的、自發的、無序的村民務工就業透過常德市興隆勞務有限責任公司這一「橋梁」轉變為統一派遣、高效對接、穩定就業的規範勞務產業,真正幫助村民實作了家門口就業,在解決緩解當地企業用工難得同時實作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經濟收入增收的「三贏」。
「2021 年,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共有103萬余元,僅興隆勞務有限責任公司分紅就達88萬元。」向家巷村書記蔡誌強說,興隆勞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為全村400多人安排了就業,年獲勞務收入達1250萬元,人均3萬元,勞務輸出成了向家巷村一張「閃亮」的名片,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村子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村黨支部書記在引領村級集體經濟開發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村支兩委還透過盤活閑置資產、村社聯合發展等形式,引進倫祥植物園和湖南凱利常德酒廠兩家企業,成立精誠農機和旺輝農業兩個專業合作社,建成1家中小型生豬養殖場,3家中華草龜、甲魚等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實作了盤活土地資源、促進就業務工、增加群眾收入、改善基礎設施等多重效果,幹出了產業發展的新氣象。2022年,預計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2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25000元。

鼎城區謝家鋪鎮向家巷村村民在常德卷煙廠作業。
強化基礎建設,看美麗鄉村精彩「蝶變」
「沒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哪有我們向家巷村今天的模樣啊!」在向家巷村,村民總會豎起大拇指發出感慨。
回望彼時的向家巷村,與如今相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別。村裏沒產業,集體沒進項,村集體經濟薄弱,村裏的民生事業一度停滯不前:村中道路坑窪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村裏沒有排水管網,村民家中沒有自來水,垃圾四處堆存,人居環境不盡人意。
「不僅要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還要讓村莊美起來。」集體經濟的壯大帶動了民生事業的發展,向家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建設實作了質的提升。
依托強大的集體經濟,2014年來,向家巷村掀起了全面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潮,村集體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對農田水利設施、商業街、村部進行了提質改造,完成瀝青道路硬化、沿路線燈亮化、幸福屋場建設、健身娛樂場所修繕等,村容村貌不斷最佳化;為村民購買醫療保險,為種植農戶購買農業保險,還建立了大病互助基金、助學獎學基金,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數;打造了3.5千米旅遊環線、現代農業產業園、反季節栽培示範點,領辦了精誠農業和旺輝農機兩家專業合作社,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補強短板、築牢根基。

村內的幸福屋場。
「我們村以前沒有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現在不僅鋪了水泥路,路邊栽了鮮花,還修了小廣場,鋪了人行步道,建了涼亭。大家晚飯後都喜歡來這裏遛彎兒。」向家巷村村民向伯生說,現在,村裏幹凈漂亮了,大家感到越來越幸福了。
面子「靚」裏子「實」,向家巷村完美「蝶變」,先後評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建立村,常德市郊「宜遊鄉村」,「美麗家園」省級文化建設示範村,省級田園綜合體計畫建立村。
「集體經濟壯大了,村委想幹事便有了資金支撐。」向家巷村黨支部書記蔡誌強說,「目前,村集體經濟走上了永續、高品質發展之路,不少有想法、有學識、有理想的青年人才都回到村裏發展了,鄉土人才活躍在鄉村振興一線,進一步助力了向家巷村的發展。」
談及未來,蔡誌強信心滿滿:向家巷村已經詳細謀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將進一步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透過最佳化人才結構、產業結構強基固本,重點開展村域景區、農康寶、新型農業等計畫,打造出一條鄉村更美、產業更旺、群眾更富、基礎更實的鄉村振興路。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