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歷史

浙江湖州一快遞員收件中發現可疑線索,幫助破獲一起販賣毒品案

2022-11-23歷史

據紅星新聞訊息,11月2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最高檢釋出5件檢察機關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典型案例。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郵政快遞業飛速發展,形成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寄遞市場。同時,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呈現大幅上升態勢,為此最高檢於2021年10月向國家郵政局制發了「七號檢察建議」,同時抄送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12個有關部門,推動強化安全監管,堵塞管理漏洞,促進寄遞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國家郵政局等部門高度重視,印發分工方案,細化工作舉措、強化監管,進一步完善寄遞渠道安全統籌監管機制。四級檢察機關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加強組織協調,協同各級相應郵政管理等部門共同落實‘七號檢察建議’,推動形成寄遞安全綜合治理大格局,贏得社會各界充分肯定。」最高檢第二檢察廳負責人介紹,在此過程中,檢察機關積極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依法嚴厲打擊寄遞毒品、槍支、彈藥、爆炸物、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假冒偽劣產品等各類違禁品犯罪活動,形成有力震懾,為落實「七號檢察建議」創造有利條件。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負責人還表示,各地檢察機關在懲治寄遞違禁品犯罪活動過程中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也辦理了一批典型案件。「今天釋出的案例,就是從各地檢察機關報送的70余件案件中選編出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既能夠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指導作用,供各地辦案參考,也能夠警示教育社會公眾,激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預防違法寄遞和綜合治理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註意到,本次釋出的典型案例之一「浙江張某鋒販賣毒品案」中,當地檢察機關深入宣傳落實「七號檢察建議」,提升快遞從業人員發現寄遞違禁品違法犯罪線索的意識和能力,使其成為防範違禁品寄遞的有生力量。該案中快遞從業人員根據宣傳培訓內容,在工作中發現收件人表現異常後及時報案,將毒品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根據最高檢釋出的案情介紹,2021年10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某快遞站點員工在工作中發現一名收件人經常不及時取件,且該人常表現出憔悴狀態,其收取的快遞大多來自某特定地區,情況異常。該快遞站點員工透過快遞公司將線索反映至轄區派出所。經公安機關初步核實確認此人名為張某鋒,有吸毒、販毒前科劣跡,且尚在監外執行期間。後公安人員於2021年11月17日張某鋒再次取件時將其抓獲,在其快遞包裹內查獲甲基苯丙胺(冰毒)70余克。

歸案後,張某鋒交代了其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後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張某鋒有期徒刑二十年(與前罪數罪並罰),並處沒收財產八萬元。該判決已生效。

該案體現了檢察機關「客製普法,促升快遞從業人員發現毒品意識和能力」的履職情況。據介紹,最高檢「七號檢察建議」發出後,南潯區人民檢察院對寄遞行業開展「客製普法」,召集各大快遞企業負責人及從業人員,開展法治專題講座,指出新形勢下存在的違禁品寄遞風險和危害,特別是對近年來出現的利用「網路+寄遞」形式實施毒品犯罪情況進行重點宣講,消除從業人員舉報違法犯罪的顧慮,切實增強快遞從業人員參與社會治理的責任意識及發現違禁品的能力。

浙江湖州一快遞員收件中發現可疑線索,幫助破獲一起販賣毒品案

↑資料配圖 圖據圖蟲創意

記者:王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