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不知為何網路上掀起了一股洗白風。一些被歷史判定為大奸大惡的人,被強行洗白。更為奇葩的是,這些人不僅被洗白,還成了偉光正的代表。為了洗白他們,網友們甚至不惜貶低衛青、嶽飛這樣的民族英雄。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楊廣,不僅被洗白為明君,還被鼓吹成了千古一帝。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究竟楊廣是被如何洗白的。

隋煬帝楊廣,隋朝第二位皇帝。本來太子楊勇才是皇帝繼承人,但楊廣同誌非常善於表演、裝好人、扮無辜(參考我們的澤連斯基同誌),在詆毀誣陷楊勇的同時,塑造自己偉光正的形象,終於奪得皇位。在位期間,窮奢極欲,為貪圖享樂,濫用民力,在前人修的眾多運河基礎上疏浚修隋朝大運河。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引發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對比之下,隋文帝楊堅時期的隋朝,可謂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幸福感爆棚。可是短短十幾年,隋朝就民不聊生了。因此,隋朝也成了繼秦朝之後,第二個短命的正統王朝。楊廣這樣的表現,妥妥的昏君啊,但又是如何被鼓吹成千古一帝的呢?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楊廣同誌不僅是皇帝,還是個文藝青年,現存四十多首詩。還真別說,無論是風花雪月,還是金戈鐵馬,都寫得挺不錯的。那麽問題來了,那個李唐後主李煜不是也很會寫詩詞嗎,可很少有人說他是昏君,更多的是同情。問題找到了,有才華的人,很容易博得別人的好感。
再來看看楊廣幹的一件大事,修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是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這麽看的話,楊廣是幹了一件大好事。別急,先看看他修繕京杭大運河的目的。

楊廣同誌平生有兩大愛好,一是打仗,二是把妹。打仗的時候,他在北京待著,把妹的時候基本都去揚州,而都城又在洛陽。當時沒有專機、也沒高鐵,出個差或者去旅遊只能走路,條件好點的就是騎馬和坐馬車。而洛陽到北京或者到揚州都差不多有八百公裏。那個年代有沒水泥土,馬車避震也不行,楊廣同誌要是去把個妹,一路坐馬車,等他到了揚州,痔瘡都得給顛出來了。所以,偉大的工程就誕生了。把大運河改個道,將北京、洛陽和揚州連起來,還把別的河道給打通了。雖然是把妹,但也造福了社會不是?如果這麽想,那你就膚淺了。這個大運河的修建,可是動用了幾百萬人。累死的人不計其數,還沒傷亡保險,有沒有薪資不知道,即使有肯定也很低微,你說那些老百姓能幹嗎?

再來看看楊廣同誌的另一舉措,設立科舉制度。隋朝之前,讀書人想當官只能被舉薦。到了魏晉南北朝,實行了九品中正制,只有氏族出身才能當官。南北朝為啥那麽亂,就是氏族把控了政權互相攻伐。而隋朝建立者楊堅,就是弘農楊氏出身,他自然是知道氏族力量對皇權的威脅。為了集中皇權,分解氏族力量,楊廣同誌就設立了科舉制度。從結果來看,這個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現在。但楊廣的初衷可不是為了讓讀書人有出路,而是控制讀書人的思想,讓更多的人才為他所用,從而瓦解氏族力量。
如果上面幾個理由還不能洗白楊廣的話,網友們還有別的措辭。楊廣在位期間,將西域重新奪了回來,然後將琉球一些島嶼也納入了中華版圖內。沒錯,這些都是功績,但看看他三征高句麗都做了哪些事。三年之內,三次禦駕親征攻打高句麗。共計投入上百萬兵力,全部大敗而歸。直到唐太宗派使者去高句麗的時候,還能看到那些被俘虜的隋朝人。他為何要如此執著的三征高句麗,四處征戰呢?真的是為了開疆拓土嗎?我覺得他只是好大喜功罷了。

楊廣的惡行還不止這些,殘害忠良、驕奢淫逸、勞民傷財,凡是能用詞語描繪出來的,他都幹過。有人還說是唐朝皇帝為了顯示自己是正統,故意抹黑楊廣的。請註意,如果楊廣是千古一帝,是一位明君,會有那麽多人造反嗎?
所以說,不要被那些不明事理的為了博眼球的網友給帶偏了。一些被蓋棺定論的人物,我可以去懷疑,但不要去顛覆自己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