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1日晚,在冬夜的寒風中,江西泰和縣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
一輛吉普車在疾馳的過程中,仰面翻倒在路邊的水渠中。
車上,毛澤東主席的弟媳,同時亦為賀子珍的親妹妹——賀怡同誌因車禍犧牲,時年38歲。
而賀怡之所以在寒冷的冬天連夜行車,是為了尋找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毛主席遺落在百姓家多年的兒子——毛岸紅。

01 「毛毛」
1928年5月,毛澤東主席與賀子珍結為革命伉儷。
因為信仰一致,有共同語言,二人婚後的生活十分甜蜜。不久後的1932年,賀子珍生下了一個聰明漂亮的男孩兒。這個男孩兒,後來取名為「毛岸紅」。
由於當時物質短缺,賀子珍產後失於調養,沒有奶水,所以,毛澤東給毛岸紅請了一位奶娘來哺育他。
這位奶娘心地善良,每次抱起毛岸紅的時候,總喜歡叫孩子「毛毛」,以示親昵。久而久之,大家就都管孩子叫「毛毛」了。
對此,毛主席用特有的長沙話笑道:「這個孩子比我厲害嘍,我只有一個毛,他有兩個!」
毛岸紅的到來,為毛澤東血雨腥風的革命生活帶來了難得的溫馨。但好景不長,1935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不得不戰略轉移。而年幼的孩子是不適合跟著部隊行進的,所以,不少孩子被留下來,交給別人撫養。「毛毛」也不例外。
當時,毛澤東的胞弟毛澤覃的任務,是留下來打遊擊。所以,毛主席就把「毛毛」拜托給了弟弟照顧。而毛澤覃的妻子賀怡,也正是賀子珍的胞妹。
毛岸紅當時只有三歲,完全沒有感覺到即將與父母離別的痛苦。他照常吃照常睡,但作為母親的賀子珍承受著別離之痛,內心傷感不已。
臨行前,她熬夜親手給兒子做了一件小棉襖,「臨行密密縫」,一針一線都寄托了自己對孩子的無盡關愛。
正是這件小棉襖,後來成了重新找回毛岸紅的重要物證之一。

02 賀怡犧牲
大部隊走後,敵人對根據地展開了極為喪心病狂地掃蕩。毛澤覃夫婦二人的鬥爭工作極為艱苦。考慮到毛岸紅的安全,毛澤覃便將孩子交給了當地老鄉撫養。
而且,他絲毫沒有透露孩子的身份。
但後來事情的進展令人唏噓。毛岸紅被送走沒幾天,毛澤覃和警衛便犧牲了,毛岸紅的下落自此成謎,再無人知曉。
解放後,賀子珍數次想找到孩子,但因各種原因未能如願。正在她思子心切的時候,妹妹賀怡打電話告訴她,孩子就在江西,她馬上就去接孩子回來。
聽到這個訊息,賀子珍高興不已。但想不到的是,不久後,噩耗傳來——賀怡連夜乘車去找毛岸紅,但發生了嚴重車禍,賀怡當場犧牲。
孩子沒找到,妹妹也犧牲了。賀子珍內心悲痛萬分,但她沒有放棄。料理完妹妹的後事,她立刻給江西方面打電話,拜托江西有關單位去尋找毛岸紅。
不久後,賀子珍得知了一個讓她激動萬分的訊息——孩子找到了。

03 朱道來
接到賀子珍請求幫忙尋找孩子的電話後,江西方面極為重視,第一時間便派人去查探訊息。透過仔細查問,最終在一家姓「朱」的鄉親裏得到了一些訊息。
據這戶人家說,1935年,有兩個紅軍送來了一個孩子,請他們幫忙撫養。盡管當時家裏很窮,但他們還是收下了這個孩子。這家人還拿出了孩子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額頭光滑潤澤,臉型圓潤,與年輕時期的毛澤東十分相像。
後來,這家人還拿出孩子來的時候穿得一件小棉襖,針腳十分細密。這正是賀子珍當年熬夜親手給兒子縫制的。
種種跡象表明,朱家收養的這個孩子,就是當年的「毛毛」。只是,他現在已經已經隨了養父養母的姓,叫「朱道來」。
很快,江西方面將朱道來帶到了賀子珍處。
朱道來的到來,讓賀子珍淚流滿面。當時還沒有親子鑒定技術,她帶孩子去驗了血型,與毛澤東的血型一致。
於是她馬上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只有短短幾個字:「毛毛已找到,不日相見。」

04 革命者的孩子
朱道來的出現,引起來一場不小的波動。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看過照片後,都只說了一個字「像」,意思自然是和毛主席相像。
然而,就在此時,卻出了一件大事——一位叫朱葉倩的女人,把賀子珍告上了法庭,說賀子珍蠻橫專權,搶了她的兒子。
原來,這位朱葉倩在長征之前,也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當地老鄉撫養。而且,她比賀子珍早先一步便找到了朱道來,但是朱道來卻被江西方面帶給了賀子珍。
這件事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但調查之後,最終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事情至此呈現僵局。
毛澤東主席聽了這件事,嘆口氣,道:「難辦嘍,這個孩子不管給誰,都有一個媽媽要傷心。但是不管怎樣,他都是我們革命者的孩子,就交給帥孟奇撫養吧。」

當時,帥孟奇收養了很多的烈士遺孤,將朱道來交給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最終,朱道來,這個身份成謎的孩子,沒有和毛主席相認,而是以革命者之子的身份,繼續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