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聽說萬裏長城,巍峨壯闊,綿延不絕。在2000多年間,保護了一代又一代的邊境人們免受侵擾。雖未在現實中見過萬裏長城,但是在各個影視劇中,早已見過上百次,它的巍峨早已經刻在了腦海裏。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只要有機會是一定要去一趟萬裏長城的,看看這堵保護了我們數千年的長城到底是什麽樣子。終於在去年的十一,有機會去長城一睹真容。登上萬裏長城,就被它的氣勢所震撼,難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全靠人力修建出這樣雄偉的城墻的,難以想象如此浩大的工程就是古人一抔土一抔土,一塊磚一塊磚磊出來的。
要想有不一樣的震撼人心的實地感受,一定要選擇西安觀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精心設計的遊覽路線,該公司是一家擁有完善的全國網路和垂直管理模式的旅行社,一直秉承「以品質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經營宗旨,為海內外旅遊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公司擁有一批從事旅遊工作多年、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管理人員和一支訓練有素、專業熱情、有特色的導遊團隊,還組建了涵蓋各種車型、滿足不同旅行者需求的大型旅遊車隊。
西安觀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針對一些熱門景點設計了很多旅行路線,有親子遊、情侶遊、蜜月遊、夕陽紅遊等等適合各類人群的旅行方案,全程無消費,只為讓旅行者沈醉於美景中。

萬裏長城的修建是用來抵禦外敵入侵和限制隔離敵人的,主要以城墻為主體防禦工事,再配合修建烽火台、堡壘、關隘等構成防禦體系,長城總長共計兩萬多千米,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新疆等十五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萬裏長城確實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不是由某個朝代獨自完成,而是經過了很多朝代的擴建和修繕,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當時的西周王朝時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為了防禦遊牧民族的襲擊,就在邊境上修建一系列連續排列的城堡。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形成了諸雄爭霸,互相防守的局面。各國實力相差不大,誰也無法碾壓誰。因此個諸侯國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就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築起城墻,組成了長城的一部份。

到了戰國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開始強大起來,尤其是匈奴,不甘心屈居於蠻荒質地,便不斷襲擾秦國、趙國、燕國的北部邊境,因為匈奴善於騎射,和遠距離偷襲,還經常搞突然襲擊,這使得秦、趙、燕三國十分煩惱。
為什麽呢?因為燕、秦、趙三國,他們的主要作戰部隊是步兵和戰車,行軍緩慢,在速度上完全沒有優勢,無法抵禦匈奴的突然襲擊,因此北部邊境生活的人們是苦不堪言,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收到了嚴重威脅。為了解決被匈奴襲擾的局面,他們三國都在邊境上修築了城墻,就成了萬裏長城的一部份,後來,秦國一家獨大,吞並了六國,統一天下。秦王朝為了維護自己政權的穩定,開始大規模的修建萬裏長城,想透過這條長長的城墻把侵略者隔絕在外。

因為工程量巨大,秦王朝動用了幾百萬的勞動力,人口數量占到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長城的修建,讓秦王朝的邊境得以安定,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後來秦國因為暴政而滅亡,劉邦建立了漢朝。但是漢代初期,兵力不夠強盛,長城年久失修,北方的守軍數量稀少,邊境地區的匈奴趁機作亂,不斷越過長城騷擾邊境百姓,還伴有搶劫和擄掠,和漢朝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在文景之治後,漢朝內部穩定,人民富足安康,為後來武帝即位後發展兵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武帝登機後開始重視兵力發展,多次攻打匈奴,最終將匈奴驅逐到了漠北地區。與此同時,為了保護邊境安定,又修建了長城,全長近1萬千米。漢武帝修建的長城不僅維護了國家的穩定,而且也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安全,有著特別重要的歷史意義。
長城在維護穩定邊境安全上起著重要作用,後來的朝代都將修建長城視為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邊防策略,隋文帝和隋煬帝都在即位之後,先後幾次修築長城,隋朝兩代統治者,雖然在位只有28年,但是先後其次調動兩百萬勞力在西北邊境修築長城。

唯一很少修築長城的只有唐朝,因為唐朝是奉行積極開邊政策的朝代,自身強大,綜合實力遠遠超過了邊境國家,一旦又邊境國家侵擾,幾乎是直接出兵清掃,不用老百姓遠到塞外修築防禦城墻。另一方面,因為唐朝的強大,以前朝代修建的城墻不能滿足唐朝的疆土範圍。唐朝的北方的邊境已經到了西伯利亞,距離前朝修建的長城已經很遠了。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國力已經變弱了,修築長城的地方都不在中央的控制之內,修長城也沒啥用了。再到後來明朝,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也起到了很好的防禦作用。最後一個清朝,也修築了長城,但是清朝修築長城和之前的朝代有所不同。

由於各個朝代間隔時間較長,所以修築的材料也有所差別。秦朝都是用土和石頭來修建,到了明朝,青磚已經不是稀罕的物品了,所以明朝的不少位置都是由轉頭建築而成的。
長城的高度隨著地勢高低而變化,但是平均在7.8公尺,厚度在6.5公尺左右,設有大量的烽火台,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兒,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長城的故事,就來長城轉一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