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變故時要靜下心來
每當讀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些豁達淡定的詩句,我們自然就會想到王維的一生。這些充滿佛系和禪意的詩歌彰顯了王維淡定自若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
但是當我們縱觀王維的一生經歷時候,我們卻會發現他的人生哪裏有什麽詩意和遠方呢,有的只是宦海浮沈飽經滄桑以及顛沛流離後的大起大落。王維24歲就高中進士,起點很高,但是進入官場後並不是一帆風經歷兩次被貶,讓他從高光時刻瞬間跌入到人生的谷底。

有句話說的好:只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在憂患中的王維看盡了人間險惡和世事無常。
57歲的王維因為陷入安史之亂更是鋃鐺入獄,幾經波折一度性命不保。後來被弟弟用功名保了出來。可能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晚年的王維憑借著過人的智慧在官場上平步青雲。甚至做到了尚書右丞的地位。

但是王維的卻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死陰幽谷。人生四大悲事他經歷了三個: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來失子孤苦無依。對於王維這樣一個飽經滄桑、千瘡百孔的人來講晚年來的大富大貴對於他而言已經失去了意義,他早已經看破了世事,於是決定遠離官場這個是非之地,遠離官場的勾心鬥角和一切的紛爭,決定隱居山林過著與世無爭的清閑日子。
他帶著一顆滄桑的心走進秦嶺裏買了一塊地,寄情於山水之間,這就是為什麽他能寫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樣的詩句。他的心境就如天上的順其自然。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難捱的日子,我們也可以選擇向王維這樣多識草木少識人心,寄情山水,找一個山間民宿住上幾天,爬一爬樓觀台鐘南山,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讓這山川草木來撫慰我們的疲憊的心靈。
世路狹窄時,要學會豁達從容
蘇軾的人生起點其實也很高,他在21歲進京趕考差一點就中了狀元,當時第二名進士及第讓他瞬間名揚四海讓他成為北宋文壇上的一顆新星和頂流,在當時上至皇帝太後,下至普通百姓只要蘇軾的文章一經問世便會遭到大家的哄搶,但是人生就是這麽奇妙,他會讓你在最閃耀的高光時刻瞬間跌入谷底,蘇軾在42歲的時候遭遇到了人生的重擊,陷入了烏台詩案。但是朝堂當中的人大多數都是對蘇軾落井下石,幸災樂禍。

一些小人開始對蘇軾進行無情的打壓和詆毀。他差點都因此丟了性命,後來被貶謫黃州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於是他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同樣也是在這樣灰暗的時刻蘇軾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寒食帖】這樣的偉大作品蘇軾寫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度余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從政40年,被貶33年,他喪妻失子,承受報國無門的遺憾以及無人理解的痛苦和孤獨。但是他無論在什麽樣的經歷下他都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他吃豬肉寫下豬肉頌。吃荔枝寫下荔枝嘆,在密州救災,徐州抗洪 在杭州修堤,在儋州教書。在痛苦當中超越把逆境當中的痛苦生活過成了肆意瀟灑的人生態度。只有你讀了蘇東坡你才會知道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人生至暗時刻要學會忍耐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史學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寫出了煌煌巨著【史記】他在寫【史記】的過程中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和痛苦。在受到李陵事件的牽連被處以宮刑。在那個時候的男子受到了這樣的奇恥大辱一般都會選擇自我了斷,當時的醫療衛生條件很差,身體和精神都受到極大的摧殘。

司馬遷曾經想過一死了之,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但是他最後忍著不死只因大事沒有完成,他最大的牽掛就是自己還沒有完成手中的【史記】,在日復一日的咬牙堅持中完成了流傳千古的史記,被後人所敬佩。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我們對於吃苦的概念往往十分模糊,我們眼中的苦往往都是比較淺層次的。窮困忙碌都不是真正的痛苦,真正的苦是忍耐是堅持。

古往今來這些功成名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忍耐堅持。像劉備忍辱負重後來三分天下,韓信忍胯下之辱最後成為一代名將。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後滅了吳國,他們身上都有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也必定有堅韌不拔之誌。能成大事者就是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
我們好像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經歷一個考驗的階段,這個階段對於我們的智力毅力情商都有很高的考驗。如果我們可以選擇安於現狀,這樣就不累了,但是當我們立定心誌跨越這道坎很有可能會迎來更為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