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歷史

後勤保障跟不上,讓德軍成了戰場上的「紙老虎」

2022-11-18歷史

·曼施坦因的坦克突入蘇軍防線,但是在北線,德軍第二場鉗形攻勢並沒有用坦克打頭陣,在與蘇軍的交鋒中處於劣勢。

後勤保障跟不上,讓德軍成了戰場上的「紙老虎」

在突出部的北面蘇軍的防禦戰術非常奏效,德軍發起進攻,步兵打頭陣,希望坦克進行跟進突破但這種情況從未發生。戰況很快形成僵局,北線的進攻很快就被取消。

在南部,力量對比相當懸殊。德軍的坦克較多,雖然他們的進攻是以坦克打頭陣,但不得不承受進攻所帶來的損失。然而德軍依然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第一天結束時,馮·曼史坦因在南線的坦克部隊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向前推進了約10km。

·曼施坦因的作戰計劃的確需要兩路鉗形攻勢方取得成功而且他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進行合圍的大方案不可能實作單憑從南線發起的攻勢,他還能夠打亂蘇軍的防禦計劃嗎?查明蘇軍各戰略預備隊情況並予以攻擊。德軍在1943年能否發起攻勢呢?

後勤保障跟不上,讓德軍成了戰場上的「紙老虎」

·曼史坦因的任務突然變得更加艱巨。由於鉗形攻勢在北線失利,·曼施坦因不得不召集他的參謀人員重新制定戰略計劃,以保持對蘇軍的壓力。他突然發起夜襲行動,讓蘇軍措手不及他甚至向其防線後方派出突襲部隊,制造恐慌與混亂。有一次,德軍繳獲了一些蘇軍坦克,並利用這些坦克深入蘇軍後方縱深。當他們遇到真正的蘇軍坦克縱隊時,便抓住時機,利用了在戰爭初期發現的蘇軍弱點。在蘇軍坦克縱隊中,只有指揮坦克能夠發送無線電報,只要摧毀指揮坦克,其他坦克就無法進行通聯,以協調下一步行動。有些德軍坦克一天內就摧毀蘇軍坦克18輛之多但蘇聯工廠能夠輕而易舉的對受損坦克進行更換,德軍裝備卻做不到這一點。

從馮·曼史坦因的角度看,消耗戰絕不是他們期望的作戰模式。也就是坦克艱難透過雷區,還要應付占數量優勢的蘇軍坦克和火炮集射。·曼施坦因清楚,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硬撐,直到徹底粉碎蘇軍防線的堅固外殼。他們必須重新采用自己絕對擅長的作戰樣式,運用閃電戰戰術進行機動作戰。·曼施坦因對於敲掉蘇軍防線的外殼失去了耐心,他決定放棄正面進入庫爾斯克,而是繞過蘇聯紅軍的主要防禦陣地,轉向普羅霍洛夫卡鎮,由此進入蘇聯腹地。

對朱可夫而言,這正中下懷。對蘇聯人而言,當他們南部為數不多的第一道防線及主要防線遭到突破時,這場戰役的危急關頭就來臨了。德軍突入他們的防線,縱深達到35~40km。然而,朱可夫知道,蘇軍不僅在部隊和坦克的數量上超過德軍,在士氣上也超過德軍。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蘇軍士氣大振。朱可夫清楚這場戰役絕不輕松,但只要事態按照他的預判發展,他就能贏得勝利。

後勤保障跟不上,讓德軍成了戰場上的「紙老虎」

·曼史坦因的長驅直入迫使朱可夫出手。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後方,朱可夫擁有整整一支預備隊,草原方面軍40萬人正枕戈待命。朱可夫的難題是出動這些援兵的時機。

確定時機是關鍵。朱可夫需要確信,德軍經過七天的激戰之後已經遭到充分的削弱,此時才是他的預備隊展開攻擊的時機。如果德軍沒有遭到充分削弱而倉促投入預備隊,德軍就會輕巧的制服他們。

草原方面軍的主要作用就是發起反攻,這是朱可夫一直在籌劃的大規模反攻,關鍵是要等到德軍攻勢出現疲態。但是現在德軍攻勢仍勢如破竹,局勢變得岌岌可危,立即阻止德軍前進勢在必行。朱可夫做出了重大決定,立即投入草原方面軍預備隊。這支預備隊代表了蘇軍的最後防線,如果德軍突破過這條防線,通往庫爾斯克的道路將會暢通無阻。

來源:紀錄片【二戰中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