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陣營在三國中是名氣最大的軍隊之一,號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具體戰力卻鮮少被人提及,連帶著這支部隊的實際領導者高順,在史書中也記載寥寥,頗為神秘。更令人惋惜的是,高順最後跟著呂布一起被曹操處死,沒能和張遼一樣,繼續在曹操麾下建功立業。曹操為什麽要張遼不要高順?高順的真實能力到底如何?陷陣營的戰鬥力又有多強呢?

高順早年經歷不詳,在史書中首次出場便已是呂布麾下的都督。建安元年,原本投靠劉備的呂布趁劉備率軍外出和袁術作戰的當口,偷襲劉備的大本營徐州下邳,進而鳩占鵲巢,自稱徐州刺史,反而逼迫劉備當了小弟。如此一來,早就覬覦徐州的袁術自然站到了呂布的對立面。同年6月,呂布的部將郝萌受袁術煽動,發動叛亂,攻擊呂布的府邸,呂布連夜逃到高順的軍營中才得以喘息。事出突然,呂布當時驚慌失措,並不知道是誰發動了叛亂,只聽到了河內郡的口音。高順憑此線索迅速判斷出叛亂的人就是郝萌,幫助呂布迅速的平定了叛亂。

高順既然有此能力和地位,在呂布爭霸關中,以及替袁紹攻打蒙特內哥羅軍和曹操爭奪兗州等戰役中就不該默默無聞。而且從後來呂布對待高順的表現看來,高順極有可能並非呂布嫡系並州軍出身,是在呂布到徐州後才入夥的。高順有自己的部曲,被呂布任命為都督,出身自然不會一貧如洗,至少是地方豪強。三國時期,陳留高氏、渤海高氏都是名門望族,高順若是出自這種級別的家族,名聲必然不止於此。渤海高氏其中一脈就遷徙到了廣陵郡,而廣陵郡隸屬徐州,高順或許就出身廣陵高氏。高順的性格也和呂布麾下出身並州的嫡系不太相同,他有威儀,治軍嚴格,沈默寡言,但很註重個人修養,不接受饋贈賄賂,更與眾不同的是他居然不飲酒,呂布甚至曾經因為部下普遍嗜酒如命下達過禁酒令,而呂布的另一部將侯成則則違抗軍令,也要私釀酒水。可見高順的秉性在當時的武人群體中有多罕見。

高順善於練兵,治軍,部曲700人,號為陷陣營,漢末三國中,特別提到軍號的部隊並不多。陷陣營之名來自(漢末英雄記)作者王粲是高順同時代的人,特別記載了陷陣營,即可知這支部隊的確馳名於當時。
陷陣營的將士都披著重甲重盔,這點也被單獨提及,想必和呂布的其他部隊有差異。呂布從逃出關中,此後就一直顛沛流離,呂布沒有理由單獨為高順置辦這樣一支精銳。高順極有可能帶資入組,陷陣營是他自己張羅起來的私兵,對於這樣的人,呂布不可能不給予身份地位。這也能從側面佐證,高順當是在呂布經營徐州期間投靠的,也只有這段時間,呂布才停下腳步,有休整的時間,也能解釋為什麽此前默默無聞的高順直到呂布來到徐州就突然冒了頭。英雄記中說陷陣營攻無不克,這自然是褒美之詞。高順和他的陷陣營的真實戰績如何呢?首先,在建安元年郝萌的叛亂中,高順在確定叛亂者身份後,即刻出兵和郝萌交戰,迅速殺死了郝萌。可以說,高順短時間內將一場處心積慮的叛亂鎮壓,離不開陷陣營強勁的戰鬥力。呂布也因為高順的出色表現開始重視他,後續,高順的陷陣營也得到了更多施展的機會。

建安三年,呂布因為劉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就派遣高順和張遼一起率軍攻打劉備。劉備節節敗退,只能向曹操求援。曹操派遣大將夏侯惇救援,劉備也被高順打敗,夏侯惇甚至還在此戰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夏侯惇被擊敗退走。高順繼續攻打劉備,同年9月,攻破劉備所在的小沛,不但擊潰了劉備軍,還俘虜了劉備的妻兒,迫使劉備投降曹操。夏侯惇是曹操重要的將領,劉備軍隊也有1萬余人,部將中有關羽、張飛等勇猛誌士。高順能做到數次野戰破敵,並且實打實攻下城池,取得完全勝利,陷陣營戰鬥力和他本人的指揮能力可見一斑。而且在呂布經營徐州期間,本來接受徐州節制的泰山軍臧霸等部並不太順服,擊破了瑯琊國,割據自立。呂布對臧霸不滿,親自率軍攻打臧霸,高順卻從道義和策略的角度規勸呂布不要貿然動兵,呂布不聽,結果正如高順所料,呂布無功而返。

為將者,勇武是根本,善戰是根基。能欲練強兵,算是良將,知進退之形,事有謀略,可謂帥才。高順的道德人品、軍事能力以及大局觀顯然,有統帥的潛質,可是高順卻沒能在呂布手下得到更多的機會。一方面自然和高順不是呂布嫡系有關,後來呂布越混越差,不安感日漸加重,擁有私兵的高順反倒成了他忌憚的物件。為防患於未然,呂布剝奪了高順的軍權,轉而將軍權交給了自己的親戚魏續。另一方面,高順因為,為人處事的風格,自然和呂布其他部將格格不入,而且當初郝萌反叛,拔出蘿蔔帶出泥,呂布最重要的謀士陳宮也牽扯其中,被指認和郝萌同謀。呂布由於倚重陳宮對此不了了之,但高順和陳宮不合成了眾人皆知之事,得罪了地位僅次於呂布的陳宮,高順的發展勢必受到限制。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親自率軍東征呂布,此時高順已經沒有了軍權,而且陷陣營也被魏續控制,即便想要效力也有心無力。呂布三戰三敗,抵擋不住,被曹操包圍在下邳。陳宮建議呂布出城駐軍,自己駐軍在城內以變形成犄角之勢,互相策應。但呂布擔心內部反叛,猶豫不絕,錯失良機。可見,直到生死存亡之際,呂布還是沒重用高順,或者說他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信任過高順。十二月,呂布眾叛親離,部將捉了陳宮,開城投降曹操。諷刺的是,投降者中就包括了呂布最信任的魏續,而不受信任的高順沒有和這些部將同流,和呂布、陳宮等被一起絞殺。

可是,為什麽愛惜人才的曹操會收下張遼而處死高順呢?事實上,下邳城破時,張遼率領一支軍隊在外,並不在城中,直到呂布等人被處死後,他才率領自己的手下軍隊主動投降曹操。從對待張繡、臧霸、劉備的態度上看,曹操對主動投降之人從來都不計前仇,悉數接納。張遼能活下來不足為怪。高順最後行為舉止如何,雖然沒有史料記載,但從他個人品性和結果上看,應當是沒有卑躬屈膝,終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