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於振甲是【天下長河】中比較討喜的角色,雖說腦袋榆木了點,但為官清廉,是個真心為老百姓辦事的好官,相信很多觀眾都把於振甲,陳潢還有靳輔化為一類人了,本以為這種傻乎乎的角色壓根翻不起多大的風浪,誰曾想康熙年間最大的災難,竟然是出自於振甲之手。

王老虎是個典型的貪官,靳輔讓他修建堤壩,偷工減料就罷了,還把大堤給掏空了,這在內行人看來,就是個紙糊的大壩,眼看著秋汛提前到來,於振甲又正好接手了王老虎的壩,即便他命人連夜修補,也終究成不了什麽大器,而距離於振甲大堤不遠的,還有一座剛修好的提拔,萬一黃河的水來了,遭殃的可是後面三個省的老百姓。

靳輔已經想到解決辦法了,讓於振甲帶領自己縣裏的老百姓趕緊撤離,至於遷走的費用由朝廷來承擔,可於振甲偏偏是顆倔木頭,不按規章制度辦事也就罷了,還慫恿老百姓一起守護桃源縣的大堤,無論陳潢如何勸說,都將這頭老牛拉不回來,而於振甲死守大堤的後果,的確保住了自己的小縣城,然而陳潢與靳輔卻氣得暈了過去。

於振甲不知,桃源縣是最關鍵的泄洪口,如果不把黃河水放在這裏的話,就會直接淹了3個省,他是為了那聲好官保住了自家老百姓,可有沒有想過,其他三個省的人口是桃源縣的十幾倍呢?而黃河這次決堤,朝廷重臣已經商議著要如何拿下靳輔陳潢的人頭了,於振甲的所作所為,著實氣壞了不少觀眾。

或許有些觀眾會認為,靳輔陳潢沒擋住這次水災,罪魁禍首在於振甲身上,可事實當真如此嗎?從個人角度來看,於振甲背後的老母親才是害了3個省的關鍵因素。靳輔早就知道於振甲不會輕易撤離,這才穿上了黃馬褂,請到了皇帝的寶劍,礙於天子權威,於振甲明明已經妥協了,可回去之後又反悔了,原因就在他的老母親身上。

以往在斷案的時候,但凡於振甲處事不公,或者斷案結果不如人意了,總會被人指著鼻子罵有一個瞎了眼的老娘,這才生出個瞎了眼的縣太爺。本來挺為於振甲感到不忿的,誰曾想這次人命關天的節骨眼上,於母楞是不肯搬走,還說什麽要跟桃源縣共存亡,於振甲偏偏是個大孝子,母親都不走,他如何能走?

本來老百姓就對朝廷上的政策有埋怨,一聽說於振甲都不走了,誰還願意搬離自己的家鄉?人都是自私的,寧可拼死守護家園,也不願讓任何人觸碰自己的利益,誰會在乎其他三省的百姓?於振甲不相信就算了,一向英明的於母竟然也不在乎,如果不是這位雙目失明的老婦人,三省的百姓會遭殃嗎?

都說慈母多敗兒,想不到於母如此嚴厲,竟然也把兒子給教壞了,雖說不至於是個貪官,但是非不分,腦袋愚昧,那不照樣是老百姓的悲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