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領導人、革命烈士馬駿之孫,原北京市老幹部局副局長馬為平,來到陶然亭公園為遊客講述馬駿烈士的光輝革命事跡。這也是陶然亭公園「陶然佳話」系列文化活動的首場活動,此後的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市民遊客可以在公園聽沙龍講座,感受紅色文化黨史教育、陶然亭二十四節氣、亭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慈悲庵舉行。位於陶然亭公園湖心島西南角的慈悲庵,始建於元代,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北京進行秘密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五團體會議」也在這裏召開。1979年,陶然亭慈悲庵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6月1日,慈悲庵作為31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對外開放,內設「先鋒的奮鬥——慈悲庵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專題展」。

「以馬駿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在覺醒年代成長起來,為理想而奮鬥,為信仰而犧牲。」馬為平向大家娓娓道來革命精神歷歷相傳的故事。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世強則為大家講述愛晚亭和毛澤東主席的故事,以及毛澤東主席領導秋收起義、建設中國共產黨我軍的光輝事跡。

「我小時候就常來公園玩,現在陶然亭跟以往不太一樣了,不僅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還有珍貴的紅色資源。」受邀來現場聆聽講座的南城居民張茹告訴記者,今後會常帶孩子來公園,緬懷先烈,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記者了解到,「陶然佳話」系列活動將持續至10月份。在立秋、中秋節、重陽節、國慶日等節點,陶然亭公園將為大家帶來黨史教育、陶然亭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節日、亭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陶然亭公園管理處黨委副書記張強介紹,近年來,公園持續挖掘、保護、利用獨有的紅色文化、傳統文化資源,透過沙龍、講座、研學打造紅色文化基地,接下來還將創新宣教形式,梳理紅色資源,力爭讓文物「活」起來,為廣大市民服務。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珊 程功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