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那個50歲紅遍全國,60歲被「封殺」的李保田,如今怎樣了

2025-01-11娛樂

1960 年,14 歲的李保田正處在青春叛逆期,家中氣氛劍拔弩張。「你要是走了,就別回來!」 父親的怒吼聲震得屋子都晃了晃,李保田小臉漲得通紅,脖子一梗,吼回去:「我就不去上學,我就要進戲班子!」 話落,他像頭倔強的小牛犢,撒腿就往心心念念的戲班子奔去,壓根沒去想往後的日子會有多艱難。

進了劇團,李保田才知道什麽叫 「苦日子」。「我們在劇團,最常玩的遊戲,就是抓虱子。」 身上癢得難受,伸手一抓,指縫間就捏住只虱子,往蠟燭那兒一湊,還沒挨近呢,「啪」 的一聲,虱子瞬間爆掉。生活條件艱苦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常常餓肚子。那陣子趕上自然災害,到處鬧饑荒,劇團裏也只是勉強能填飽肚子,沒啥富余。正值長身體、飯量驚人的年紀,每天那點定量口糧,塞牙縫都不夠。他時常餓著肚子練功,餓得手腳發軟、頭暈目眩。老師見他這副模樣,以為他偷懶,操起棍子就打。

有一回,他餓得眼前一黑,直接暈在了地上。老師以為他裝死,氣不打一處來,狠狠踹了他肚子一腳。李保田又氣又急,口不擇言罵了老師沒孩子,這話正巧戳到老師痛處,老師當下就要趕他走。好在一位好心領導路過,幫著說了幾句好話,他才勉強留了下來,不然真要流落街頭,連口飯都吃不上了。可還沒等他松口氣,日子愈發糟糕起來。「我有兩次都差點餓死。」 他回憶起那段時光,滿是感慨,「餓得實在沒招,就躺在草地上,做挺屍活動。」 最後關頭,靠著 2 斤救濟豆子,他才從鬼門關撿回條命。

遭了這番罪,李保田決定發憤圖強。別人六點起,他五點半就摸黑爬起來;別人五點半,他幹脆五點就開練,要是有人起得更早,他索性通宵不睡。這般高強度訓練,身體很快就扛不住了,染上傷寒。在當時,傷寒可是要命的病,一到晚上,他就燒得迷迷糊糊,白天燒退些,又咬牙接著練功,甚至跟著劇團下鄉演出。團裏領導瞧他狀態不對,派人送他回城裏治病,哪知道送他的人敷衍了事,把他丟在劇團門口就走了。望著緊閉的劇團大門,他沒轍,只能蜷縮在走廊熬過一晚。再睜眼時,人已經在醫院了。

「我以前上學的時候被孤立,受排擠,是大家眼中的‘異類’。」 小時候,李保田性子執拗得很,因為犯錯被老師罰站,他就梗著脖子站在那兒,一直站到老師下班,也不肯挪窩。下雪天,天都黑透了,母親尋到學校,才發現穿著單褲、孤零零站在雪地裏的他,心疼得眼眶泛紅,趕忙把他帶回家。離家出走後,他斷了和家裏的聯系,直到這次昏倒住院,團裏聯系上母親,母子倆才得以團聚,而此時,距離他離家已有整整 4 年。

躺在普通病房的李保田不知道,父親此時正在高幹病房。父親身為軍人,一直盼著他好好讀書,將來考大學,可他厭學離家,還和父親大吵一架。昏睡間,父親悄悄來看他,輕柔地幫他按摩因輸液而腫脹麻木的手臂。朦朧中,李保田睜眼,看到父親的那一刻,多年的隔閡瞬間煙消雲散,這一幕,往後多年,只要提起,他都會忍不住落淚。重新回家後,他轉進市文工團,還娶了個誌趣相投的妻子,生下兒子李彧。

1978 年,32 歲的李保田終於完成父親遺願,考進中戲進修班,後續又讀了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37 歲,他觸電影視圈,出演首部影視作品。44 歲,和鞏俐合作【菊豆】,一戰成名。此後佳作頻出,拿獎拿到手軟。1996 年,【宰相劉羅鍋】熱播,詼諧幽默的風格深受觀眾喜愛,他和張國立、王剛的組合,更是成了觀眾心中難以磨滅的經典。

然而,就在組合大火時,李保田卻直言:「再也不和這二人合作」,惹得眾人一片唏噓。根源就出在他的 「清高」。拍戲時,王剛癡迷古董收藏,常因四處搜羅古董而遲到劇組,這讓對演戲有 「潔癖」 的李保田心裏很是不滿,「不能因為私事,耽誤整個劇組進度!」 劇集大火後,導演想趁熱打鐵拍續集,張國立、王剛熱情高漲,唯獨李保田投了反對票,「劇本倉促,瑕疵太多,不能為眼前利益,對不起藝術、對不起觀眾!」 任旁人怎麽勸,他都不為所動,沒了 「劉羅鍋」,續集自然泡湯。張王二人無奈,找來張鐵林,重組 「鐵三角」,繼續在演藝圈風生水起。

圈內人評價李保田 「戲好人清高」,他自己也坦言:「我喜歡跟還沒成腕兒的演員合作,他們處在發展期,上進心足,有奮鬥精神。」 他受母親性格影響,本就不擅處理人際關系,為人處世不夠圓滑。對藝術,他又有著極高追求與嚴苛標準,不少合作演員都 「苦不堪言」,也難怪落下 「清高」 印象。不過,他的戲確實精湛,「喜來樂」「王保長」 等角色,個個鮮活生動,成了難以逾越的經典。

只是,60 歲那年,李保田接拍【欽差大臣】,卻遭遇數十家公司聯名 「封殺」。開拍前合約寫明 30 集,播出時卻成了 33 集,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他,以 「無故拉長播出集數,影片嚴重‘註水’」 為由,把投資公司告上法庭,勝訴後,卻招來影視公司 「聲討」。還有投資方爆料,一場 20 名群眾演員的戲,李保田為保品質,非讓導演找來 60 人,逐個篩選,才肯罷休,因此被扣上 「戲霸」 帽子。就像【狂飆】裏的 「安欣」,堅守原則問心無愧,卻也得罪不少人。潘長江采訪時也曾透露:「李保田老師和我父親一樣,我父親也是優秀演員,就因拒絕領導親戚……」 而且,李保田從不接廣告賺報酬,「我不是逢迎拍馬的人,也做不來那種事。」 兒子李彧對此深有體會。

說起兒子李彧的人生,和李保田年輕時如出一轍。上學時,李保田因罰站被父母投訴老師,遭全校 「孤立」,漸漸厭學。李彧也不喜歡學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我名字,都會念錯。」 每次老師點名念成 「李或」,他大聲糾正,老師卻覺得他故意找茬,一學期都沒給他好臉色。「小時候總轉學,不愛上學。」 李保田盼著兒子考大學,有文化,才取名 「彧」,可年輕時的兒子不理解。

李保田家教嚴,信奉 「棍棒式教育」。兒子 13 歲那年,被老師訓斥半小時,事後證明老師有錯,他仍讓兒子自省,還處罰了兒子。兒子氣不過,雨夜離家出走。李保田騎著車,冒著雨找了一夜,好在第二天兒子餓了,自己回了家。李保田像自己母親一樣,很少陪伴兒子。兒子畫畫有天賦,高中想考美術院校,叛逆期的他卻報了中戲。「我爸在中戲當老師,卻一點忙都沒幫。」 兒子多次哭訴。李保田無奈道:「我張不開那個嘴,做不出走後門的事。」1994 年,李彧面試中戲,三試被刷,直到 2000 年才成功考入。

演員鄧婕評價李彧:「他很執著,跟導演、編劇、制片方都起過爭執,有時候得照顧大家感受。」 父子同在劇組時,李彧背好幾頁台詞信心滿滿對戲,話沒說完,就被李保田打斷,當眾斥責讓他把標點停頓背好再來,還批他 「撒狗血式胡演」,「不按生活、邏輯、人物來,只圖現場效果」,讓兒子又傷心又難堪,從此不敢同組。兒子結婚,他在外拍戲沒露面,連小孫女出生,都不讓兒子帶回家,被大眾說成 「冷血、固執、清高」。

其實,李保田遵循 「親者嚴疏者寬,當眾教子,背後訓妻」 的準則。他雖當面嚴厲斥責兒子,可一檔節目裏,主持人讓他評價兒子,他全是誇贊。兒子生病發燒,他總是第一個察覺,一晚上醒好幾次,檢視兒子病情,細心留意額頭是否冒汗、被子有沒有踢掉,甚至整夜抱著兒子。隨著年齡增長,兒子也理解了父親。

「封殺」 事件後,李保田依舊不改原則,接連推掉十幾部不滿意的劇本,「我最討厭虛偽,偶爾一試,臉得紅好幾天。」 不過,他也有 「破例」 的時候。兒子大學剛畢業,初出茅廬,仗著是他兒子,拿到 300 萬投資,看都沒看劇本就簽合約,結果劇本爛得一塌糊塗。無奈之下,兒子找他求助,父子倆 「忽悠」 來張豐毅,後期張涵予配音,才堵上窟窿。片子拍完,李保田 4 年沒理兒子。

如今,李保田很少出來拍戲,「這兩年為大家服務少了,不是機會少,是角色不喜歡,有合適的,我還會滿懷激情服務大眾。」 他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有了小孫女 「小草莓」,喜歡得不行,想取名 「李曉玉」,家人不同意。小草莓繼承了父子倆的叛逆,會說話卻不說,不讓幹啥就躺地上抗議。每次來家裏,把寶貝弄亂,李保田雖 「不敢」 讓她再來,卻常去兒子家吃飯看電視,和兒子兒媳關系越來越好。

除了陪伴家人,李保田還癡迷畫畫。他有個畫家弟弟,去新疆寫生為省錢拼車,司機睡著出車禍,弟弟不幸離世,成了他心底永遠的痛,「要是我當時多勸兩句,給點錢,或許他就不會出事……」 為紀念弟弟,他從在中戲時就開始畫,尤其鐘情殘荷主題,家裏花瓶還插著采來就已枯萎的殘荷,「這能時刻提醒我,生命短暫易逝,唯有藝術永恒。」

2020 年,李保田榮獲 「金鷹獎終身成就電視藝術家」。他曾言:「終身成就獎,不是最終成就獎,只是一個階段的句號。只要我還活著,就會為文藝愛好者、觀眾繼續貢獻力量!」 如今 77 歲的他,和任素汐合作的【尋漢計】在六套播出,他飾演的 「姥爺」 默默付出,為觀眾帶來一場笑中帶淚的精彩表演。

來源:海鳥與娛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