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開播吧!青春采銷】首播,競爭激烈的職場秀,正向宣傳京東了嗎

2025-03-13娛樂

3月13日午間,【開播吧!青春采銷】在愛奇藝一口氣兩期上線,正式開啟了首播。這檔綜藝節目,基於目前的兩期內容來看,應該是走職場競技秀的模式。京東的全球購品牌,對這檔職場競技秀進行了深度冠名合作。所謂的深度冠名合作,這個職場競技秀,就是在入職京東全球購的百萬年薪崗位當中展開的。

看完了兩期的節目,我比較奇怪的則是,京東為什麽要合作這樣的競爭激烈的職場秀呢?為什麽要讓自己成為激烈競爭職場秀的一部份?尤其是最為重要的一部份,所有的崗位,就是京東真實的工作崗位?「競爭激烈」和「京東全球購」對應起來,真的會有正向的廣告效果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歸一個原始的問題,京東搞這個,想要做什麽?是為自己的京東全球購招聘人才,還是透過招聘人才的秀場,來給自己打一波廣告呢?我傾向於認為,京東應該是透過【開播吧!青春采銷】來給自己的京東全球購打一波廣告。因為誰正經八百招聘人才的時候,還拍攝成真人秀啊。

那麽,既然是透過綜藝真人秀的方式打廣告,那就似乎可以按照廣告內容的原則,來分析這檔綜藝帶來的廣告效果是什麽了。當然,在分析這個之前,我們更應該思考,京東全球購最應該給消費者們什麽印象呢——透過廣告的方式,給消費者建立什麽印象呢?我的個人看法是,既然是消費場景,那應該給我們這些消費者建立愉悅的感覺才是。

反觀【開播吧!青春采銷】給我們這批觀眾,京東全球購的潛在消費者們,建立了什麽場景呢?緊張兮兮的面試,異常刺激的職場競爭。緊張與刺激,這不是消費場景啊。作為消費者,我透過這個真人秀,對京東全球購留下的印象,是職場的那些激烈競爭啊。誰會在激烈競爭環境之下消費呢?這是留給節目組和京東需要思考的問題。

京東全球購難道不應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宣傳自己,才是正道嗎?所以,我很奇怪,京東和【開播吧!青春采銷】在策劃的時候,是否考慮到自己想要做什麽,實作什麽效果等問題。尤其是節目內容當中重點展示的那些待定和過關的面試者們,都是嘴皮子很溜的主播啊——這給人什麽感覺呢?

嘴皮子很溜,當然會帶貨。從京東的角度講,可能面試這樣的人才,確實是需要的。但是,從我們消費者的角度上講,我們看到京東有這麽多嘴皮子很溜的人才,我們是高興呢,還是警惕呢?我個人,肯定是非常警惕的,我可得小心了,不能被這些主播給忽悠了。

我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說,節目內容當中,京東的那位小哥哥讓面試的小姐姐介紹一款冰激淩。這位小姐姐說,吃一口這冰激淩有艾爾卑斯山雪山的感覺。而稍後,這位小姐姐還拿到了工作崗位。站在節目效果的角度講,這種耍嘴皮子,當然有一些意思。但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講,我們肯定會警惕這類耍嘴皮子啊。這樣的人才,進入到了京東,我們這些消費者,會有正向聯想嗎?節目,好像沒有考慮自己播出之後的受眾效果。

我再舉個例子。在節目的最後,好像需要面試的那三位同僚說幾句有深度的話。那位影視女老總說了一句很勵誌的話,這似乎沒啥,當然,這職場勵誌話語,和溫馨甜蜜的消費場景,肯定是背道而馳的。稍後,京東的HR小姐姐說了一句很奇怪的話:靈魂的欲望是命運的先知。繼而,小姐姐還把這句話重點解釋了一下:這種欲望和虎勁兒,沒有到那個程度的話,命運就很難走到那個方向去。

這是蠻奇怪的一句話,尤其是強調「欲望」和「虎勁兒」,就讓人感覺更奇怪了。京東HR小姐姐的發言,容易讓觀眾們覺得,這就是京東的價值觀——當然,這種感覺應該是不成立的,小姐姐的發言,只是她自己的價值觀,雖然她代表著京東的HR出鏡。

這話的原版,應該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他這句話的原版英文應該是:the desire of his soul is the prophecy of his fate .按照原版英文來轉譯,似乎可以這麽轉譯:他靈魂的渴望是他命運的預言。這裏,轉譯成「渴望」,好像比轉譯成「欲望」要通順一些。我不太清楚,京東HR的這位小姐姐,為什麽會轉譯成為「欲望」,理解為「虎勁兒」?

其實,這一句英文,無論怎麽轉譯,都無法用漢語還原它本來的意思,說那話的那位美國同誌,他爹就是大詩人,他說這話,也是典型的詩歌語言。把咱們的詩歌語句轉譯成英文,也面對意思被削減或者被改變的問題。所以,我一直建議,盡量不要參照漢語轉譯出來的英文,實在想要參照,還是盡量用人家原句。此外,要盡可能的說中國話,講中國理。比如說,這句,是不是用「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更好呢?

綜上,我覺得【開播吧!青春采銷】是職場競技真人秀的樣子,緊張兮兮的面試,嘴皮子很溜的各位主播,價值觀充滿「欲望」的HR,這些,都不太像消費場景。這樣的場景,不太能為廣告商提供正向服務。作為消費者,我個人更想看到京東是一個充滿溫情的企業,並且如何在產品品質上有更高級的把控等等。我不想看到嘴皮子很溜和「欲望」。(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