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圈中,似乎存在著這樣一個不成文規則。

卻忽略了演員的重要性,他們想要再續經典。

離開了原班演員陣容的這些電視劇,終歸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神探狄仁傑】系列自首播以來已連續更新兩年,被許多觀眾譽為佳作。

這部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離不開「鐵三角」的功勞。
梁冠華和張子健之間的關系不言而喻,他們像「狄仁傑」和「元芳」一樣結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誼。

他不僅是這部戲的演員,還擔任了導演和編劇的角色。

三人似乎體現了「我主內,你主外」的含義。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了第四部,原本的「鐵三角」竟只剩下了其中一個成員。

吳卓翰扮演了元芳的角色,周潔則出演了武則天。

一個梁冠華,單憑他一個人就足以支撐起整部劇來嗎?

【神探狄仁傑之情花金人案】第四部終於面世,讓觀眾翹首以待近十年的期盼化為泡影。

更像第四部,相反。
在原班人員緊密合作的情況下,「狄仁傑系列」再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制作人張文玲和錢雁秋因版權問題分道揚鑣,這恰好發生在同一時間。

然而,毫無疑問,沒有了張子健和錢雁秋,「狄仁傑」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新聞聯播】在第二周的播出收視率被超越。
在許多人看來,【大宋提刑官】第一部是一個讓人神秘緊張的推理謎題。

飾演「竹英姑」的是羅海瓊,她聰慧敏銳,善於洞察人心。
兩位默契十足的合作夥伴聯手展開調查,成功揭開了一個又一個未解之謎。

【大宋提刑官】成為年度收視冠軍後,導演毫不意外地籌備起第二季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一下子把兩個主演全換了。

王慶祥接替了何冰,劉敏濤接替了羅海瓊。
而導演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秉持著對劇負責的態度。

一是第二部的設定是中年「宋慈」,何冰形象不符。
二是第二部探查現場的戲份減少,宮廷戲份增多,需要更有閱歷的人來演。

雖然導演是出於好意,但卻遠遠低估了觀眾對原班人馬的執念。
【大宋提刑官2】與【大宋提刑官】對比慘烈,評分從9.2降至6.6。

第一部是幾集一個案件,環環相扣。
而第二部則是拖拖拉拉,圍繞一件事講來講去。

2的劇情相較於1顯露出明顯的不足之處,同時反派角色也呈現出更加「人性化」的特點。
因為觀眾一開始就有先入為主的看法,所以第二部電影遭到了觀眾的批評,收獲了大量負面評價。

【春光燦爛豬八戒】
被稱為「盤包漿」的經典作品【西遊記】,已經翻拍了無數個版本,讓人數不盡。

隨著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豬八戒」這位懶惰好吃的角色也迎來了他的「春天」。
主角的身份由他承擔,開啟了獨屬於他自己的故事篇章。

甚至延續出一個獨立的IP,不斷推出新的續集。
大眾的認知在2000年被【春光燦爛豬八戒】徹底顛覆。

「豬八戒」與「小龍女」之間的愛情令人難以割舍,同時他還展現出了超凡的智慧,成功三番戲弄了「孫悟空」。
盡管這部劇對經典故事做出了大膽的改動,卻依然贏得了觀眾的心。

主演聯系兩位,制作方驚訝地發現山東衛視破3的收視率,迫使他們趕緊安排拍攝續集。
導演卻發現,這兩位主演竟然不約而同地拒絕了。
人們經常稱贊徐崢飾演的「豬八戒」栩栩如生,以至於他走在街上時被認作「那頭豬」。
為了規避被定義,他毅然做出了拒絕的決定。
陶虹由於最近接受了手術,身體狀況不佳,所以無法參加演出。
由黃海波出演第二部【福星高照豬八戒】的人選最終確定。
觀眾對黃海波飾演的「豬八戒」卻毫不留情地進行了吐槽。
他的外表並不那麽智慧,似乎存在認知障礙。
說話的時候夾住嗓子感覺不舒服嗎?
第二部相較於第一部在熱度和口碑方面都有明顯的下降。
片方並沒有停下腳步,竟然推出了第三部【喜氣洋洋豬八戒】。
這一次,他們選用了比前兩位主角更加英俊俊俏的王學兵。
主角已康復,而配角們卻陷入混亂,各顯奇招,爭相出風頭。
可以想見,這個失敗之作徹底畫上了「豬八戒」系列的句號。
【家有兒女】
【家有兒女】的魅力在於它能夠吸引觀眾連續觀看上百集而難以割舍。
2005年首播的這部輕松喜劇,在播出後立即受到大量觀眾的喜愛。
盡管情景劇的制作數量較少,但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之作。
【家有兒女】是在這些作品中獨樹一幟,尤為突出的一部少兒題材佳作。
「夏季不僅有雨水,還有雪和冰雹。」
三位性格迥異的孩子是【家有兒女】的主角。
編劇慷慨地投入大量篇幅來描繪他們的成長經歷,毫不吝嗇。
「小雪」成績優秀,喜歡調皮搗蛋的「劉星」,還有貪吃愛玩的「夏雨」。
200集的劇情,三個角色陪伴了觀眾共兩季。
早已成為眾人心目中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然而,到了第三部,角色「夏雪」卻意外地展現了一個全新的面孔。
留學歸來的寧丹琳已取代楊紫出演了角色「夏雪」。
第三部缺席是因為劇組稱楊紫正準備參加中考。
多年後進行的采訪揭示,楊紫卻提供了不同的回答。
我和我的母親匆忙整理行裝離開,因為資方的女兒渴望扮演「小雪」。
【家有兒女】的收視率迅速下滑,這或許與換了演員有關。
觀眾吐槽了寧丹琳表演的浮誇。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投資方或許早已後悔起初的決定。
【還珠格格】
在多少人的回憶裏,是在【還珠格格】的背景音樂下度過的那個難忘的暑假呢?
當年【還珠格格】的熱度不是現在的所謂「註水熱劇」所能與之媲美的。
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幾乎無人不曉此劇。
主創們的名聲不僅在大江南北傳播開來,而且家喻戶曉。
即使是像「金鎖」、「容嬤嬤」這樣的配角,也已經被人們熟知。
就在觀眾期待這部劇再次取得成功時,【還珠格格】卻進行了一場「大換血」。
新人接替了所有主創人員的位置,唯一保留不變的是"爾康"和"晴兒"。
黃奕飾演的「小燕子」和馬伊琍扮演的「紫薇」,的確都十分美麗。
只是覺得這部作品與前兩部相比,似乎稍顯不足。
其實主創人員原本一直在期待第三部作品的出現。
特別是林心如,她甚至不惜苦苦哀求,希望保留在原職位上,不被替換。
然而,在關鍵時刻,該劇的「靈魂編劇」瓊瑤卻失誤了。
由於家庭不幸的發生,導致她一直無法完成第三部劇本的寫作。
兩年已經過去,但沒有任何進展,瓊瑤也明確告訴主創團隊不必再等待她了。
原著作者已經做出了這樣的表態,導致原本的主角們紛紛開始尋找其他劇組的機會。
王艷和周傑是唯一在【還珠格格3】開拍時有空檔的演員。
在某種程度上來看,那些未能參與演出的演員其實是幸運的。
一群曾經在江湖上闖蕩的人,因為家庭的折磨而喪失了生機,我相信主演也會為這些角色感到心痛。
結語
一部戲劇的靈魂在於劇本,而骨幹則是演員。
欲創作出一部優秀的劇作,這兩者缺一不可。
當各位制作人在考慮制作續集時,請三思而後行。
應充分考慮原先主要演員的重要性。
大家還知道哪些劇因為後續換角而功虧一簣呢,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