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小嶽嶽那可是從德雲社小劇場一路殺出來的「黑馬」啊!
妥妥的勵誌典範!
從籍籍無名的學徒,到「德雲一哥」,這其中的辛酸,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估計只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

想當年在春晚舞台上,【五環之歌】一出,誰還沒跟著哼哼兩句?那可是真·國民神麴!

小嶽嶽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國民笑星」,可謂是人生巔峰了!

但是吧,這幾年,小嶽嶽好像有點走下坡路了。

忘詞、笑場這些「小毛病」就不說了,關鍵是表演風格也讓人感覺有點審美疲勞了,還是那些老梗,新意不足啊!

再加上他接了辣麽多代言,從手機到吃的喝的,感覺商業化太嚴重了,「銅臭味」有點重了,不少網友都覺得他有點「飄」了,開始質疑他的相聲基本功了。

哎,想當年那個淳樸的小嶽嶽去哪兒了? 為了突破瓶頸嘛,小嶽嶽也嘗試轉型,又是拍電影又是上綜藝的,但說實話,效果emmm……一言難盡啊!

【滿江紅】雖然票房大爆,但他演的秦檜,怎麽說呢,爭議很大,被罵得也挺慘的。

跟郭麒麟、於謙這些同行比起來,小嶽嶽的轉型之路就更顯坎坷了。

郭麒麟在影視圈混得風生水起,於謙老師更是「玩票」玩出了新高度,影視歌三棲,妥妥的人生贏家!

再看看小嶽嶽,感覺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不上不下的,尷尬得很。

今年春晚,他的節目聽說也一波三折,又是修改又是面臨被斃的風險,這其中的無奈和妥協,估計也只有他自己能體會了。

哎,心疼小嶽嶽一秒鐘!

不過,從他最近的采訪來看,心態倒是挺平胡的,可能也想開了,畢竟春晚這個舞台,競爭太激烈了,僧多粥少啊!

說到底,小嶽嶽的困境也反映了傳統相聲在現在這個娛樂環境下的尷尬,他得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摘掉「國民笑星」這個標簽,真正實作突破,你說是不? 說到春晚,那真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啊!

尤其是2013年的蛇年春晚,現在回想起來,那才叫一個精彩!

主持陣容強大不說,節目嘉賓也是個頂個的腕兒,各種名場面,現在提起來還是讓人津津樂道。

哪像現在,春晚節目審查越來越嚴格,像沈騰馬麗的小品「拒絕桌球」、郭冬臨因為「河南口音」被吐槽,都體現了春晚對「意義」的重視,但同時也限制了喜劇創作的空間,不讓玩梗不讓諷刺,這喜劇還咋搞?很多觀眾都懷念以前的春晚,覺得現在的春晚「重意義輕意思」,不好笑了,沒意思了,還是想看那些老面孔,聽那些熟悉的段子,圖個樂呵。

其實,春晚的變化也反映了時代發展和文化變遷,怎麽平衡「意義」和「意思」,一直是春晚面臨的難題。

喜劇傳承也是個大問題啊!

趙本山、宋丹丹、馮鞏這些老一輩喜劇演員,現在都慢慢淡出春晚了,就連李谷一老師今年都沒上,感覺一個時代真的落幕了,爺青結!

嶽雲鵬、沈騰、馬麗這些中生代喜劇演員,雖然還在一線,但也面臨創作瓶頸和觀眾審美疲勞的問題。

更讓人擔憂的是,新一代喜劇演員還沒真正冒出來,青黃不接的現象很嚴重,真是讓人操碎了心啊!

如何在繼承傳統相聲精髓的同時,進行創新和突破,這是擺在所有喜劇演員面前的難題。

喜劇的傳承不僅僅是表演形式的延續,更重要的是喜劇精神的傳承,我們都希望看到更多有才華、有擔當的喜劇新人,為春晚和中國喜劇註入新的活力,你說對吧? 有意思的是,一邊是觀眾對小嶽嶽的爭議和質疑,另一邊是春晚語言類節目人才的匱乏,即使有爭議,小嶽嶽依然是春晚的熱門人選,這本身就挺矛盾的。

想當年,他是「德雲一哥」,風光無限,現在卻面臨轉型危機;而他的師弟曹雲金,只能靠直播維持熱度,這其中的反差,也讓人唏噓不已啊!
除了小嶽嶽,其他喜劇演員在春晚舞台上的經歷也值得一說,像賈玲、張小斐,她們的成功和失敗,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總之,春晚這個舞台,永遠充滿著挑戰和機遇。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能不能死在沙灘上,就看各自的造化了。